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小技术 大丰收” —— 中坦农业合作项目的非洲实践

—— 中坦农业合作项目的非洲实践

2022-12-21      

撰文/刘铮
  去年年底,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在微博上转载了一篇题为《非洲烙饼与重庆火锅 被种玉米改变的年轻人》的报道,报道讲述了6位中国和非洲学生在“小技术 大丰收”中坦农业合作项目中发生的故事,也让这个项目被更多的人知晓。

  用“播种绳”推广增产技术

  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在走访“坦桑尼亚南部粮食走廊建设”可研论证时,发现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非常低,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相较中国华北平原同期动辄亩产800斤以上的玉米产量,差距非常巨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经过调研,李小云发现了问题所在:“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植密度不够,当地每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而在中国玉米每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

  之前很多国家对非洲援助时,往往缺乏实用技术的引进,只是提供了一些灌溉农业、机械化农场等超越非洲发展情况的方案。而坦桑尼亚农户极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用不起也承担不了高昂的能源、维护等成本,加上道路条件差造成的损耗,这些都造成了之前推广的技术“水土不服”。

  为了找到适合非洲的农业增产技术,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提出了“平行经验”的概念,“就是考虑当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采用那些最简易、最朴素、最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技术。”他们深入村选中了坦桑尼亚东部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开展调研,发现了中国上世纪的技术恰恰是在当下非洲相对好用的技术,“在过去,我们长期有过和非洲国家类似的阶段。在农业生产劳动密集的时代,我们通过合理密植、有机肥、间作、轮作等许多技术维持了我们的生计。在非洲推广这些经验,是现阶段具备可操作性的增产技术”,李小云说。

  李小云团队为此设计了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方案,这套方案考虑到农户普遍没钱购买化肥,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因为没有灌溉,化肥的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等都是劳动密集型种植技术,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实现玉米在低水平基础上的提升。

  方案中的“播种绳”技术应用,也让当地农民可以直观掌握播种间距问题。“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条彩带,用以标记播种的点。我们在田地里插上了木桩,播种时,把‘播种绳’两头绑在木桩上,农户们按照绳子上彩带的位置进行播种,这样就确定了精准株距。行距则通过摆放在垂直于‘播种绳’的一根长75厘米的木棍确定。一行播种完成后,农户们将木桩移到地上木棍的另一端,如此往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执行院长的武晋教授曾多次在田间手把手地教当地农户“播种绳”的正确使用方法,谈起绳子的使用方法,武晋如数家珍。

  1袋是坦桑尼亚农村特有的农作物产量计量单位,在过去,当地1英亩玉米只能收获3-4袋,但是在采用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第一年,示范户的产量就有12袋之多,李小云团队推广的技术在当地获得了成功。从佩雅佩雅村开始,玉米密植增产技术在莫罗戈罗省的乡村逐渐推广开来,目前已经有10个村的1000多户农民用上了这个技术。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52岁的法图玛·穆卡姆巴在佩雅佩雅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李小云团队十年前来村里的情景。来村里的中国专家非常关注村民们生活的细节,详细询问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况,经常下地观察玉米的长势。

  然而,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传统上形成的种植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从来没见过那样种玉米的,太复杂,也太辛苦了,投入的劳动要多出来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和很多村民一样,穆卡姆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新技术。

  在佩雅佩雅村推广技术的第一年,只有一位叫沙玛的执行官员表示愿意试一试。但前提是不能在他自家的地里试种,而是在村里一块很小的公用土地里种植。

  勘查土壤状态,挑选相对优质的种子,合理的株距行距种植、定期锄草和浇水……在按照中国技术辛苦耕作了一季后,沙玛惊喜地发现当年产量就提高了整整一倍。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技术在佩雅佩雅村逐渐传开,尝试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当地建设公共设施,李小云团队帮助佩雅佩雅村平整了村里的公路,建起了村公所,村民头一次有了议事办公的地方。

  在武晋看来,修村公所和教农民种地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在于中非思维文化的差异。“修路建村公所,这对于中国援外项目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但我们更强调的是做好示范,启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武晋说。

  在这方面,中国智慧和经验发挥着作用,李小云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当地人的主动性。在佩雅佩雅村,中国援非人员试图让当地农民参与到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中,侧重传授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而避免过多的资本介入,带动当地政府人员主动来做这些工作。“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我们刻意退后一步,让当地政府主导主动去做。”武晋说。

  目前,“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在坦桑尼亚已经拓展到10个村庄,累计培训超过一千户农民。团队还聘请当地人担任农技推广员,把中国的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当地农民。目前,这样的农技推广员数量已经达到了41人,累计覆盖人口超过2000人。为了鼓励农技推广员,2021年初,莫罗戈罗省政府和中国学者一起,举办了奖励农技推广官的活动,奖品是摩托车。

  当重庆火锅遇上非洲烙饼

  在向非洲推介中国农业技术的同时,该项目也为中国师生提供田野调查的实践机会,这也是“小技术大丰收”项目的特点之一。2013年以来,人文与发展学院已经派出6届农村区域发展(国际发展方向)本科生去坦桑尼亚海外实习基地实习。

  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就读的李嘉毓已经去过4次非洲了,第一次去还是本科刚毕业,如今她的博士毕业论文选题仍与坦桑尼亚的农业发展有关。“非洲是多样的、丰富的,每一座城市和村庄都不一样。” 瓦辛巴村是10个中坦两国合作支持的村级减贫示范项目所在地之一。在那里,李嘉毓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已经有村民引入了控制作物间距、犁地、锄草、培土等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户的玉米单位产量比以前高了2.5倍。“但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使用高产的技术,怎样让当地的村民们愿意也能够使用更好的农业技术呢?”李嘉毓为此还对支撑该区域农业运转的制度体系乃至外部发展环境开展了研究。

  非洲的调研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工作,还有跨文化的交流。李嘉毓说:“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听来蛮宏大的,但实际上个体之间的朋友式交往,是更有温度更真实的体验。”她还喜欢上了当地一种名为“Chapati”的饼,“有点像中国的烙饼,但味道又不一样。有非洲当地朋友知道我喜欢吃这个,会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给我做好多。”

  李嘉毓还交到了一位非洲朋友克瑞斯。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克瑞斯曾在重庆留学,这也让他在回到非洲后特别怀念重庆火锅的辣味,更怀念中国朋友们,“当年下苦功夫学中文,是希望能和中国人建立商业合作关系,没想到认识了许多非常要好的中国年轻人”。

  李小云团队首次到海外开展这一项目,让中国的农业发展方案在海外得到应用,探索中国发展方案在国外落地生根,不仅实现了团队去坦桑尼亚的助农初衷,也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成果多次入选联合国和国家减贫优秀案例库。

  (本文图片由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提供)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