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关键词 冰雪丝路

2023-01-19      

撰文/本刊记者 静图
  回望2022年的众多国际大事,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和第13届冬残奥会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冰雪丝路”构想也因这届盛会备受关注。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诞生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之外,也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次全部实现百分之百绿色供电的冬奥会,第一次设项和金牌数最多的冬奥会,第一次有直通赛场高铁的冬奥会……这次盛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社交媒体上,超过27亿人参与了北京冬奥会话题讨论。主转播商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制作视频时长超6000小时,创下了冬奥会历史新纪录。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这样评价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本届冬奥会奥运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组织工作非凡卓越。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赛事活动的圆满举办,还体现其核心价值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所作的贡献。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冬奥历史上普及冬奥知识、弘扬冬奥精神、推广冬季运动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奥林匹克活动,实现了一届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预期目标。在促使中国更多地区开展冰雪文化和大众健身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了“冰雪丝路”构想纳入“一带一路”建设。

  “冰雪丝路”构想最早来源于中国吉林省。吉林省是东北亚冰雪丝绸之路上的中心区域,有着深厚的冰雪文化支撑。基于对古代东北亚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吉林省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提出了“冰雪丝路”构想。自2018年提出“冰雪丝路”构想以来,吉林省立足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和冰雪文化,采取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的模式,不断丰富“冰雪丝路”的内涵和外延。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纳入了“冰雪丝路”的相关内容。在当年全国两会上,有委员提出共建“冰雪丝路”的相关提案,建议强化冰雪强国战略统筹,大力培育中国冰雪文化以及构建现代化冰雪经济体系。“冰雪丝路”构想不断走向完善,并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如今,从银装素裹的长白山到广州的室内冰雪场,冰雪运动风靡全国,冬季健身锻炼的新时尚和新玩法层出不穷。从冬季到全年、从“小众冷门”到大众体育,冬奥会使得“大众上冰雪”的热情被全面激发,越来越多的人由此感受到来自冰雪的乐趣和魅力。“冰雪丝路”正作为新的文化潮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冰雪丝路”构想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也带动中国各地冰雪运动的设施环境得以加强。仅2022年一年间,成都建成14个冰场和6个雪场,昆明大海草山冰雪运动中心开设“全民冰雪公开课”,烟台推动滑雪运动进校园,建立了众多专业性的冰上运动场所……“冰雪丝路”打破地域和季节限制,让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冰雪丝路”构想有力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冬奥效应在赛后持续推动各地冰雪运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由此衍生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冰雪市场发展活力十足。湖南永州蓝山县以云冰山景区为依托发展冰雪旅游,带动旅游人数每年超百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3亿元。河北张家口崇礼充分利用冬奥场地资源开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等,截至2022年7月,已承办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户外赛事活动超过20项,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冰雪丝路”构想还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为牵引,冰雪运动与文旅、休闲、科技、制造、康养等相结合,串接起文化产业全链条,推动冰雪运动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为冰雪体育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吉林省借北京冬奥之机,精心做好后冬奥时代“冰雪+”文章,聚焦娱乐性、艺术性,差异化建设一批冰雪文旅项目,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进而促进冰雪经济发展,冰雪文化绽放,冰雪事业飞跃。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使“冰雪丝路”的种子广为播撒,冰雪文化的花朵次第绽放,也将一段隽永记忆、一份美丽憧憬还原为全民健身深入开展、冰雪经济蓬勃发展的美好生活现实。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