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戴帽子拍,还是不戴帽子拍?”
“您头往这边侧一下”
“对,笑一笑,特别好”
11月16日-19日,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西三环社区开展“重阳留影,幸福相伴”活动,邀请人民画报社摄影师为户籍在本社区的70岁以上居民免费拍照。老人们或自己、或同朋友相伴、或与老伴携手来到拍摄现场。摄影师引导老人调整拍照动作姿势,用相机捕捉最美画面。三天半的时间里,百余位老人留住幸福瞬间。
“年纪大了,对这些比较珍视”
“您和叔叔可以拍两张照片,您看要怎么拍?” 西三环社区45号院活动室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曾映鹃、朱尧洲两位老人登记信息。“给他拍一张单人照,我们再拍一张合照。”曾映鹃老人答道。

摄影师在为曾映鹃、朱尧洲夫妇拍摄合影。摄影 陈烨/人民画报

摄影师同老人一起确认照片。摄影 陈烨/人民画报
“他年龄大,所以单人照给他拍。”80岁的曾映鹃老人目光时而转向老伴, “他身体不好,平常出门少。年节里,孩子回来时会用手机拍,但他不愿使用手机,就看不到,更喜欢能拿到手里的照片。知道这个活动后,他说,‘这不是可以留张照片看吗?咱们也去照一下。’我们就来了。”
曾映鹃老人提到,许多老人对拍照兴趣不浓,不像年轻时候,到哪里都想拍照,很兴奋,年纪大了想法不一样。但像这种专门组织的拍照活动,大家就觉得是个机会。它相当于开阔了眼界,接触的人多了,就是好的。总是一个人呆着,容易孤独和忧郁,有这样的活动,可以改善环境。“这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比较重要。想到国家重视老年人,社区服务周到,社会关心我们,就挺高兴。年纪大了,对这些比较珍视。”曾映鹃老人说。
“你们想到我们心里去了”
活动第二天的拍摄现场,叶心珠老人格外高兴。“我喜欢今天的拍摄背景,红墙琉璃瓦,多喜庆。”85岁高龄的她是社区的热心人,收到活动通知后联系了朋友圈许多人。
“也有人说,一把年纪来干吗?老有所乐,我和他们说,去看看,咱们这是一种精神。”叶心珠老人说。想到一些老同志平常鲜少使用手机,她便奔走相告,鼓励大家去拍照留念。
“牙掉了,眼睛也不行了,但我的精神没有垮。我愿意参加活动,就好像没那么大岁数。”活动第三天,叶心珠老人和老伴一起拍了合影。叶心珠老人说:“我们不服老。”

摄影师在为两位老人拍摄合影。摄影 陈烨/人民画报
74岁的董济深老人日常喜欢用手机拍风景,不久前便去地坛拍了秋日银杏。“但已经几十年没有拍过这种实体照了,结婚的时候也没留影。记忆中上次拍实体照,还是年轻时逛颐和园的时候。”董济深老人对记者说,“你们想到我们心里去了,这就是尊老敬老。”
西三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三环社区老年人较多,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我们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幸福洋溢在老人们脸上,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第三天下起了雨,考虑到路面湿滑,老人出门较少,又增加了半天拍摄。
“人民画报社和西三环社区是老邻居了。考虑到老人们不同的审美和喜好,我们准备了三种拍摄背景,有比较素雅的山水画,有大气的红墙琉璃瓦,有菊花、松树等自然风物背景。我们希望记录老人的美好时光,为老人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摄影师对记者说。

摄影师为老人拍摄单人照。摄影 陈烨/人民画报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根据预测,203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68亿,占总人口的19%,2050年将达到4.02亿,占总人口的29%。离开工作岗位后,家庭和社会成为老年人主要活动空间。随着家庭的小型化,空巢和独居老人比例不断提高,许多老人缺乏人际交往和高质量社会活动,缺乏社会归属感。重视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对许多老人来说,拍照可以留念,更是一种社会活动,重要的是“莫道桑榆晚”,更多老人拥有了健康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