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千年万里 命运与共

2023-10-09      本刊综合报道

  • 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沿线的马泽拉斯铁路大桥。 摄影 陈诚  新华社.jpg

    列车行驶在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沿线的马泽拉斯铁路大桥上。蒙内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标杆项目,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 摄影 陈诚/新华社

  • 02.第二对页 丝路文物-(主图二选一)  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_INB6170.jpg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这件载乐骆驼陶俑极具艺术性,骆驼驮载了五位汉、胡成年男子,五人的中心是一位跳舞的胡人,其余四人围坐演奏。此俑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和制作工艺发达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摄影 秦斌

  • [D-25]莫高窟壁画--张迁出使西域图 唐(原01335).jpg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的佛教史迹画《张骞出使西域图》 张骞出使西域,被史学家司马迁称为“凿空”之行。这一事件标志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本刊资料

  • 03.第三对页 陆上丝绸之路 201706130954_1497318886863_p 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jpg

    甘肃嘉峪关市,航拍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嘉峪关。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古道依稀可见。 摄影 罗铭

  • 02.第二对页 丝路文物(拼图) 20140415130420056155502500_p 鎏金银壶,是世界现存波斯萨珊.jpg

    鎏金银壶 此物出土于宁夏固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世界现存波斯萨珊王朝文物中的珍品,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波斯的商贸往来。 本刊资料

  • 2007011011732409236872942072_p.jpg

    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反弹琵琶舞乐图》 这是一幅精心描绘的反弹琵琶舞乐图。反弹琵琶是一种多元文化复合体的艺术形象,由西域文化、中亚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 摄影 孙志江/人民画报

  • 03.民心相通 01-拼图(巴基斯坦)  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公立小学学生收到基金会捐赠的书包文具.jpg

    巴基斯坦瓜达尔市,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小学的孩子们在收到中方捐赠的书包文具后露出开心的笑容。2016年9月1日,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建的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小学建成并正式交付使用,成为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友谊的又一段佳话。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 供图

  • p8 -2.jpg

    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当地医生正在观摩中国医生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国自2010年在非洲开展“光明行”活动以来,已为数千名非洲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 摄影 任晨鸣/中新社

  • 03.民心相通(西欧 瑞士) 2015年11月11日晚,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在洛桑与瑞士贝嘉精英舞蹈学院的芭蕾舞演员.jpg

    2015年11月11日,瑞士洛桑,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与瑞士贝嘉精英舞蹈学院的芭蕾舞演员在合作演出后合影。当日两个团队的合作演出,展示了东方民族风情和世界高超水准,赢得了上千名现场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 摄影 徐金泉/新华社

  • QINB4971.jpg

    2017年5月3日,缅甸仰光,寺庙的尼姑与收容的孤儿在认真听中文课。在仰光,中缅合资学校卓越语言教育中心推出汉语教学公益项目,以帮助经济条件受限的孩子们接受技能培训。 摄影 秦斌

  • p10 -1.jpg

    2019年10月20日,福建福州,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举行闭幕式。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文化互通、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全世界电影工作者和影迷朋友的盛大节日。 摄影 陈暖

  • 20171029103558273ta.jpg

    2017年10月28日,云南昆明,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闭幕式后,各国学生上舞台自拍合影。 摄影 李进红/中新社

  • VCG111420968698.jpg

    当地时间2023年2月4日,巴西圣保罗,人们表演舞龙,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 视觉中国 供图

  • p10 -4.jpg

    2017年3月,拉脱维亚里加理工大学副校长伊格斯·提潘斯(左一)参观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四大发明广场上的活字印刷术雕塑。 摄影 李一博/新华社

< >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正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它植根于历史,又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此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驼铃悠悠,丝路延绵。2000多年前,中国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穿越不同时空、跨越不同文明。一条陆路,一条海路,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浓缩了亚欧大陆漫长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商品互通、文化交汇、文明包容、科技互动,各国人民共同谱写了经济互利、人文互启的友好篇章,创造了文明互鉴与文明交融之路。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世界对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更是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古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延续千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各国正携手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中国首倡共建“一带一路”时,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但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累积,全球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贸易和投资低迷,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发展不平衡加剧。

  面对挑战,各国都在探讨应对之策,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挑战和危机叠加的时代,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因应世界大势,致力于把各方潜力挖掘出来,把彼此的互补性结合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汇起来,把不同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合起来,持续营造地区稳定和平的政治环境,持续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繁荣,最终实现政治上讲信修睦、经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文化上心心相印、对外关系上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年来,相关国家齐心协力,将“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实际行动,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掀起了全球范围内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的新高潮。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在深化各国政策沟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其中,中欧班列已铺画运行线路84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一大批互利共赢项目成功落地,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共建国家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使得全球增长更为普惠。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2012—2021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份额提高3.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特别是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从扩大科技人文交流到共建联合实验室,从加强科技园区合作到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一系列务实举措,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与共建国家在智慧城市、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支持共建国家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举办一系列科研交流和培训活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沿着“一带一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顶层设计、贯穿于各方面全过程。目前,中国同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同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产能及装备制造合作,建立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体系,中国与共建国家建立起“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肯尼亚蒙内铁路沿线,中国公司修建了大型动物通道,长颈鹿也能轻松穿过铁路桥;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阳能电站,光伏板下能长草种瓜,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十年来,“一带一路”这条文明之路正通向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建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网络、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平台,教科文卫体旅等领域的合作广泛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遵循文明发展规律,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文明成果共享,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铺就了康庄大道。

  ……

  一组组数据,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这一成功源于中国对世界历史大势的尊重,源于共建国家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追求,源于世界各国人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可与期盼。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十年扬帆再起航,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同国际社会一道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绘就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章。

上一页

下一页

“一带一路”十年回眸
心相通 情相融 志相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故事
舒勇 架起丝路金桥 助推文明互鉴

千年万里 命运与共

2023-10-09      本刊综合报道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正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它植根于历史,又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此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驼铃悠悠,丝路延绵。2000多年前,中国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穿越不同时空、跨越不同文明。一条陆路,一条海路,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浓缩了亚欧大陆漫长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张骞出使西域完成“凿空之旅”,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商品互通、文化交汇、文明包容、科技互动,各国人民共同谱写了经济互利、人文互启的友好篇章,创造了文明互鉴与文明交融之路。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世界对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更是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古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延续千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这是一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各国正携手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中国首倡共建“一带一路”时,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但与此同时,全球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累积,全球经济增长基础不够牢固,贸易和投资低迷,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发展不平衡加剧。

  面对挑战,各国都在探讨应对之策,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挑战和危机叠加的时代,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因应世界大势,致力于把各方潜力挖掘出来,把彼此的互补性结合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利益融汇起来,把不同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合起来,持续营造地区稳定和平的政治环境,持续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繁荣,最终实现政治上讲信修睦、经济上合作共赢、安全上守望相助、文化上心心相印、对外关系上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年来,相关国家齐心协力,将“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实际行动,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掀起了全球范围内交流合作、互学互鉴的新高潮。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在深化各国政策沟通、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其中,中欧班列已铺画运行线路84条,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覆盖中国中西部18个省(区、市)……一大批互利共赢项目成功落地,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拉动共建国家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使得全球增长更为普惠。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2012—2021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份额提高3.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特别是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从扩大科技人文交流到共建联合实验室,从加强科技园区合作到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一系列务实举措,创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与共建国家在智慧城市、移动支付和跨境电商等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支持共建国家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举办一系列科研交流和培训活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沿着“一带一路”,一个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顶层设计、贯穿于各方面全过程。目前,中国同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同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产能及装备制造合作,建立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体系,中国与共建国家建立起“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肯尼亚蒙内铁路沿线,中国公司修建了大型动物通道,长颈鹿也能轻松穿过铁路桥;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阳能电站,光伏板下能长草种瓜,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十年来,“一带一路”这条文明之路正通向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建立“一带一路”经济信息网络、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等平台,教科文卫体旅等领域的合作广泛开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遵循文明发展规律,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文明成果共享,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铺就了康庄大道。

  ……

  一组组数据,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这一成功源于中国对世界历史大势的尊重,源于共建国家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追求,源于世界各国人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可与期盼。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十年扬帆再起航,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同国际社会一道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绘就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书写国家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丝路时代新篇章。

  • 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沿线的马泽拉斯铁路大桥。 摄影 陈诚  新华社.jpg

    列车行驶在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沿线的马泽拉斯铁路大桥上。蒙内铁路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标杆项目,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 摄影 陈诚/新华社

  • 02.第二对页 丝路文物-(主图二选一)  唐三彩釉陶载乐骆驼俑_INB6170.jpg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这件载乐骆驼陶俑极具艺术性,骆驼驮载了五位汉、胡成年男子,五人的中心是一位跳舞的胡人,其余四人围坐演奏。此俑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和制作工艺发达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摄影 秦斌

  • [D-25]莫高窟壁画--张迁出使西域图 唐(原01335).jpg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的佛教史迹画《张骞出使西域图》 张骞出使西域,被史学家司马迁称为“凿空”之行。这一事件标志着古代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 本刊资料

  • 03.第三对页 陆上丝绸之路 201706130954_1497318886863_p 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jpg

    甘肃嘉峪关市,航拍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嘉峪关。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冲,是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古道依稀可见。 摄影 罗铭

  • 02.第二对页 丝路文物(拼图) 20140415130420056155502500_p 鎏金银壶,是世界现存波斯萨珊.jpg

    鎏金银壶 此物出土于宁夏固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世界现存波斯萨珊王朝文物中的珍品,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波斯的商贸往来。 本刊资料

  • 2007011011732409236872942072_p.jpg

    敦煌莫高窟第112窟《反弹琵琶舞乐图》 这是一幅精心描绘的反弹琵琶舞乐图。反弹琵琶是一种多元文化复合体的艺术形象,由西域文化、中亚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 摄影 孙志江/人民画报

  • 03.民心相通 01-拼图(巴基斯坦)  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公立小学学生收到基金会捐赠的书包文具.jpg

    巴基斯坦瓜达尔市,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小学的孩子们在收到中方捐赠的书包文具后露出开心的笑容。2016年9月1日,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建的中巴瓜达尔地区法曲尔小学建成并正式交付使用,成为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友谊的又一段佳话。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 供图

  • p8 -2.jpg

    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当地医生正在观摩中国医生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国自2010年在非洲开展“光明行”活动以来,已为数千名非洲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 摄影 任晨鸣/中新社

  • 03.民心相通(西欧 瑞士) 2015年11月11日晚,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在洛桑与瑞士贝嘉精英舞蹈学院的芭蕾舞演员.jpg

    2015年11月11日,瑞士洛桑,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与瑞士贝嘉精英舞蹈学院的芭蕾舞演员在合作演出后合影。当日两个团队的合作演出,展示了东方民族风情和世界高超水准,赢得了上千名现场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 摄影 徐金泉/新华社

  • QINB4971.jpg

    2017年5月3日,缅甸仰光,寺庙的尼姑与收容的孤儿在认真听中文课。在仰光,中缅合资学校卓越语言教育中心推出汉语教学公益项目,以帮助经济条件受限的孩子们接受技能培训。 摄影 秦斌

  • p10 -1.jpg

    2019年10月20日,福建福州,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举行闭幕式。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作为实现“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文化互通、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全世界电影工作者和影迷朋友的盛大节日。 摄影 陈暖

  • 20171029103558273ta.jpg

    2017年10月28日,云南昆明,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闭幕式后,各国学生上舞台自拍合影。 摄影 李进红/中新社

  • VCG111420968698.jpg

    当地时间2023年2月4日,巴西圣保罗,人们表演舞龙,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 视觉中国 供图

  • p10 -4.jpg

    2017年3月,拉脱维亚里加理工大学副校长伊格斯·提潘斯(左一)参观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四大发明广场上的活字印刷术雕塑。 摄影 李一博/新华社

“一带一路”十年回眸
心相通 情相融 志相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故事
舒勇 架起丝路金桥 助推文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