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浩轩笑了起来,双眼眯成线,门牙间露出一条缝。9月22日早晨,蒲剧桌子戏《面对黄河一声喊》的彩排相当顺利,音乐声已停,四周的观众仍在欢呼,有人兴奋地把手举过头顶鼓掌。蒲剧是兴起于晋南的传统地方戏剧,在山西运城颇受欢迎。11岁的孔浩轩在新绛县泉掌村长大,是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的学生,也是组里年纪最小的演员。为了当天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庆祝活动的表演,他和吴王桌子戏剧团的搭档们排练了半个月有余。彩排间隙,他们不时打闹嬉戏、有说有笑。
2020年9月22日,农历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庆祝活动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这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第一次设在北京之外。图为活动现场主舞台上的表演。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在活动现场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像孔浩轩这样的表演者数以百计,他们大多来自运城市的各个乡镇。今年秋分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2020年,这场盛大庆典的主会场第一次设在北京之外,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运城承担了此次重任。
在主舞台东侧的广场上,十多个临时搭建的线上销售直播间围成圆环。直播间内,桌面上、地面上,密密堆放着小米、木耳、核桃、蘑菇、苹果、柿子、葡萄、冬枣、挂面、茶叶、牛奶……电商主播一大早就熟练地打开补光灯,架起若干个手机,推介起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圆环中心立着阿里巴巴集团架设的大型展示屏,屏幕上滚动显示着丰收节期间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农产品销售数量。展示屏还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农产品销售县域50强榜单”,临猗县取得了全山西省最靠前的名次——全国第9名,苹果销量9,171,300件。
今年,素有“山西粮仓”之称的运城市夏粮收获面积达到420.7万亩,总产量13.26亿公斤,比前一年提高了4.6%,预估全市秋粮总产量将达到16.51亿公斤。秋分已至,运城农人正迎来谷粮丰收、鲜果飘香的时节。
2020年,素有“山西粮仓”之称的运城市夏粮收获面积达到420.7万亩,总产量13.26亿公斤,比前一年提高了4.6%,预估全市秋粮总产量将达到16.51亿公斤。
酸中带着甜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的展台上,色泽亮丽的“七里坡”山楂果包装在硬壳礼盒里,一排8颗,一盒5排,每颗都由橙黄色的绸布包裹着隔开。
这些山楂产自闻喜县的七里坡山楂种植片区。走进闻喜,石磨形状的梯田绵延起伏,当地人把酷似磨盘的小山包叫“磨盘岭”,这样的“磨盘岭”全县共3600多个。当“磨盘岭”延伸到稷王山脚下郭家庄镇,便换上由青翠的山楂树和鲜红的山楂果装点而成的“外衣”。七里坡片区包括七里坡村等9个行政村,共有3万多亩山楂地。而在2009年,这里还只有寥寥几百亩山楂。
走进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石磨形状的梯田绵延起伏,当地人把酷似磨盘的小山包叫“磨盘岭”,这样的“磨盘岭”全县共3600多个。图为闻喜县七里坡山楂种植片区,该片区包括七里坡村等9个行政村,共有3万多亩山楂地。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当时大多数村民种的都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普遍贫穷。七里坡村的村委会主任李玉仙怀着“为村里找一条出路”的念头开始建立山楂种植合作社。
“那时候大家对山楂不了解,也没信心,村里400多户人家,只有5户愿意参加。” 李玉仙说,“我们这里其实很适合山楂生长,年平均气温12.6摄氏度,降雨量510毫米,日照2460小时,地下水水质也好。”
七里坡片区在2013年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统一种植大金星、大五棱、大棉球、歪把红等优质山楂品种。经检测,七里坡山楂中的17种氨基酸高于其他产地。半山腰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山楂新品种。最近快上市的是一种无核的小型山楂果,李玉仙叫它“珍珠果”。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七里坡山楂种植片区在2013年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目前统一种植大金星、大五棱、大棉球、歪把红等优质山楂品种。据半山腰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仙介绍,当地村民种山楂,每亩地每年的纯收入已经能达到4000元。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合作社还开发了山楂球、山楂蜜、山楂酒、山楂醋、山楂叶茶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2019年,这些山楂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总销售额超过了400万元。李玉仙说,“都是一步一步摸索。最开始做山楂片的时候,我们还是拿着自己家的刀,一刀一刀切,现在都换成了自动切割机。”
据李玉仙介绍,当地村民种山楂,每亩地每年的纯收入已经能达到4000元,在合作社从事山楂地托管服务工作,每月工资能拿3000多元。“大家盖新房、买小车,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近来,她总会抽空去合作社附近的一个“磨盘岭”上转转,看一看正在建设中的山楂展览馆。这个展馆占地百平,建筑主体已经成形,但内部的布置还得耗费一番心力。展馆外是一片开阔的观景台,站在那里放眼望去,穿过密密的山楂林,村民们的房屋隐约可见。
2020年9月17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卫嫂食品公司的工人正在制作传统名点闻喜花馍。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闻喜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其制作技艺包括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序。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苹果大王”的“小银行”
黄河边的临猗县有苹果林近70万亩,约占全县水果林的七成。角杯乡上豆氏村的“老吴果园”颇有名气,果园的主人叫吴中定,今年63岁,种苹果已有近40年时间。
“老吴果园”里的富士苹果尚未到采收期,还套在棕色纸袋中,已经摘袋的红星苹果率先露出喜人的长势——果实硕大、色泽红润均匀。鼻尖凑近,能闻到淡淡晕开的清香。每颗红星苹果上,都贴着一张倒置的“福”字贴纸。吴中定说,这样的苹果单个就能卖8到10元钱。但在他最难的时候,因为苹果品质不佳,甚至都找不到人收购。“1997年,我们只能自己把苹果拉到广东江门去卖,才卖4毛钱一斤。”
“种苹果,一要有技术,二要有投资,三要勤劳,缺一不可。”10年前,吴中定自费前往日本学习先进种植理念和技术,深受触动。“人家的果树种得很稀,每亩地的株数很少,土地种了100多年还在挂果,一个苹果就能卖45块人民币!”
回国后,吴中定和妻子杨会彩忍痛对自家的苹果树“动了刀”。“养了20多年的果树,一棵一棵砍。锯一棵树,就像剜自己的心一样。我们都是天不亮的时候去间伐,天亮了心疼,下不去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吴中定和妻子杨会彩(左)种植的红星苹果已经成熟。这些苹果果实硕大、色泽红润均匀, 每颗都贴着一张倒置的“福”字贴纸,单个能卖8至10元。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间伐后,吴中定的果树行距和株距达到8米以上,虽然苹果产量从每亩8000斤降到了5000斤,但产值从每亩15000元提升到了40000元。吴中定说:“有的人卖了果子就比谁的银行存款多,我不比。土地就是我的‘小银行’,我要做成百年果园。”
吴中定坚信,苹果种植应该从追求“高产量”转向“高质量”。这些年,通过使用有机肥、生草、生物防治等措施,果园的土壤质量逐年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10年的1.2%提高到现在的2.8%。2019年,吴中定还花费30万建成了水肥一体化的节水灌溉系统,用水量比从前节省了一半。
“种苹果是个辛苦活,一年四季都不得休息。” 杨会彩感叹,“种1亩果树比种100亩粮食还累。”平日,果园主要由吴中定夫妇俩人打理,有时也从周边村子里请人帮忙。“浇地、割草和喷药都用机械了,但是像套袋、脱袋、贴字、施肥,还得找人。请一个人工,每天要200块。”
2008年,吴中定创建了临猗县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他希望把多年来摸索的经验传授给更多农户。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经超过200户,服务对象达到700户。“老吴果园”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至今已有8个国家14万人曾在这里学习培训。
“学起来不难,做起来难。”吴中定解释道,“现在桃子和柿子价钱好,有人就想砍掉苹果树,改种桃子和柿子。种苹果不仅要懂行,还要有耐心才行。”
“我们农民,离不开土地”
1982年,18岁的焦俊杰从水头高中毕业,成了夏县水头村生产队的一员。“那时候耕地用牛,用驴,有时候还纯靠人力。那种耧车,一个人在后面把着,三人在前面拉,可费劲。夏收秋种,全组的地要两个月才能干完。天没亮就带着口粮下地,有时要干到半夜。”如今,焦俊杰家的3亩多小麦地生产全用机器,只需一天,就能完成收割和播种。
“我上学的时候,带的都是棒子面窝头,硬得都可以当砖块用。改革开放,土地包产到户,才慢慢开始有白面吃。有时候去外面看到别人点了一桌菜,没怎么动,人就走了,真是心疼。”
“现在我们村里耕地少,年轻人也不愿意种地,出去打工的人多,蒸馍的最有名,夏都馍,各地都有。”焦俊杰补充道,“一对夫妻,每年少说能挣10万。”
不论外出有多远,大年三十,水头村的村民总要赶回家团聚。焦俊杰介绍说,按照水头村的传统,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定要吃饺子。“以前除夕夜包饺子,只有胡萝卜馅,放点猪油就很好了。现在我们都是一边看春节晚会,一边包饺子,猪肉大葱的,羊肉的,鸡肉的,什么馅的都有,要是晚上饿了,包完就直接煮点吃。以前缺粮食,绝对不可能提前吃,饺子必须留到大年初一早上。”
这些年,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每年元宵节,村里的威风锣鼓表演是最热闹的。平时,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要属广场舞,最多能有200多人一起跳,每天晚上6点,公园里自发集合。水头镇上的书法协会,每个月都有一天会来水头村的活动室,切磋交流书法。
从2018年开始,水头村开始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逐条打印在纸上,发到了各家各户:爱护卫生、孝敬老人、邻里和睦、信用良好……按照标准,村里每年评选出三星、四星和五星文明户。焦俊杰家评上五星文明户那天,是他的儿媳妇作为代表上台领奖,戴上了大红花和绶带。焦俊杰直言,评上文明户既是荣誉,也是压力。“要是做得不好,降级了脸上不好看啊。”
焦俊杰在村委会担任副主任,负责服务村里的小学,水头学校他最熟悉不过了。学校现有973名学生,是水头镇规模最大的小学,镇上28个村子几乎都有孩子在这里念书。48岁的柴继红是水头学校的校长,自从19岁嫁到水头村,她就一直在村里从教。柴继红回忆说,2003、2004年,民办学校时兴,水头学校的学生人数曾一度降到100多人。“好在这些年国家对公立学校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的学生人数也逐步上升。”
图为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水头学校现有973名学生,是水头镇规模最大的小学,镇上28个村子几乎都有孩子在这里念书。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种西红柿的“情绪自由”
郭江民穿过厚厚的土墙,从西红柿大棚里钻了出来,他戴着墨镜站在阳光下,细细的汗珠从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渗出来。郭江民掏出手机,准备先在小程序上查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再调节大棚的进风口和洒水量。
2019年,郭江民投入16万元积蓄建两个蔬菜大棚,7月动工,10月建成。种西红柿的利润十分可观,每年3到6月和8到11月是西红柿的采收季,一个大棚一季能收入7万元,刨去种子、肥料的成本1万元,能挣6万元。“今年的农业贷款申请方便了,我打算再建两个大棚。”
图为郭江民在自家的西红柿大棚中。郭江民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席村的村民,曾在外地务工多年。2019年,他投入16万元积蓄建起两个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据他介绍,每个西红柿大棚一个采收季能收入7万元,刨去种子、肥料的成本1万元,能挣6万元。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村里的蔬菜大棚连成一片,就在离郭江民所站不远处,还有若干个未成形的大棚正在动工,新翻出来的褐色泥土裸露在空气中。“地里的水电都是铺好的,村里的合作社可以帮忙搭建大棚,还可以统一采购化肥和农药。”郭江民说,“我以前也没种过西红柿,就是跟着旁边的人学,看人家怎么种。”
图为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精品蔬菜示范园,该园区集品种研发、展示示范、农民培训、蔬菜育苗、加工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瑞恒农业建有智能化育苗连栋温室4000平方米,育苗日光温室9000平方米,年育苗量2000余万株,蔬菜种苗销往周边200公里市场。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在瑞恒农业的新品种试验展示棚中,一位农民正在料理西瓜。该棚内还种植了贝贝南瓜、网纹甜瓜、水果黄瓜、水果玉米等。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在瑞恒农业的蔬菜试验网棚中,一位农民正在料理辣椒,该棚内种植了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提供的106个辣椒新品种。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郭江民是2018年回到席村的。17岁念完初中后,他长年从事车床加工工作,曾在陕西西安等多个地方务工,2014年辗转到江苏昆山。“在那边打工,一年能攒下五六万。” 郭江民说,“我们村5000多人,最多的时候,500多人都在昆山。”
昆山距离席村所在新绛县有上千公里。在昆山务工时,郭江民最盼望的就是每年春节和家人见上一面。郭江民今年40岁,儿子17岁,女儿8岁,决定返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想孩子”。如今,他骑着电动车往返在家和蔬菜大棚之间,单程只需5分钟。
“在城市生活,卫生好,交通购物也便利,但是在钢筋水泥里,还是觉得压抑。还是家里自由自在,空气也好,山清水秀嘛。”
回想起童年趣事,郭江民忍不住笑出了声。他曾和村里的一伙小孩在小河边偷吃草莓,吃完竟然还在草莓地里睡着,直到被草莓主人发现才“落荒而逃”。夏天,村里的小河开出莲花,他们会在河边的洞穴里抓河蟹,河蟹个头不大,抓起来手法却很讲究。“一不小心碰到钳子,夹得可疼了!可惜现在小河几乎没水了。”
郭江民记忆里的这条小河源自古堆泉,古堆泉水起于九原山麓,注入奔腾千里的汾河后,终在运城市万荣县随汾水汇入浩浩荡荡的黄河。
黄河回响
“站在桌子一声喊……跟着爷爷把大戏传。喊声震响河两岸,喊得黄河把大浪翻。喊出了华夏儿女人人向善,喊得咱大中华国泰民安!” 孔浩轩大声唱出这几句台词,被剧中扮演“爷爷”的演员托举过肩头。他用力张开双臂,完成最后的亮相,为这次丰收节的表演画上圆满的句号。
孔浩轩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他的记忆中,去地里干活,总是爷爷走在前面锄地,奶奶跟在后面推播种车。两位老人最大的消遣就是周日晚上约几个戏友唱蒲剧,拉二胡、拉三弦、打板,各有分工。孔浩轩听着戏里的故事,渐渐入了迷。8岁半那年,他主动提出想要学蒲剧,爷爷奶奶都表示支持,但父母给出的反应却是担心——这孩子不好好读书,怕是将来没出息。
“我拉着爸爸妈妈到学校看了以后,他们才变了念头。他们也觉得,学戏也可以有出息。”仅一年半以后,孔浩轩便和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的另外两名同学一起参赛,获得了全国戏剧少儿小梅花奖。
现在学校一个月放两天假,除假日外,孔浩轩每天练6小时的功,上4个小时的文化课。通常到晚上九点后,他才给父母打电话,那正是他们在西安的夜市忙着下饺子、煮面的时候。
“我每天都给他们打电话,但他们太忙了,只能讲几分钟。”眼下国庆假期临近,孔浩轩又可以回到村里,和爷爷奶奶一起唱蒲剧,顺道把丰收节上好玩的事悉数说给他们听。
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吴王村航拍的黄河落日。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都说坝上草原是摄影人的天堂,金秋的坝上更加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往。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金秋九月,我们走进古城,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独特风情,同时也走进了几家独具特色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