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前世今生“画”相声

2017-12-11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本刊记者 段崴 莫倩

  • 20170211103176192ta.jpg

    2017年2月11日晚,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的百年谦祥益文苑客座满堂,许多市民及游客到此喝茶,听相声。起源于北京的相声,于清末扩展至天津等地。由此,相声也获得了更大的观众基础。 摄影 佟郁/中新社

  • 2008012512030583800789270581_p.jpg

    1951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左)和赵佩茹在抗美援朝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表演相声。1951年4月23日,在回国途中,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遭到敌人飞机的轰炸,常宝堃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本刊资料

  • 常氏相声世家2.jpg

    常氏相声的创始人常连安(右)指导常氏相声传人。在中国相声发展史上,常氏相声占有重要位置。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贵田等耳熟能详的相声演员,都是常氏相声的传人。中国曲艺家协会 供图

  • 2007101811934711957657600612_p.jpg

    1957年,北京田村,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左)和郭启儒,与大家一起联欢,为大家表演相声助兴。他们捧逗默契,合演的对口相声引发了群众的阵阵欢笑。 本刊资料

  • 200711121195519199062501002_p.jpg

    1954年,北京印刷厂工人表演相声《飞油壶》。新中国成立后,相声逐渐成为了全国性、全民性曲艺种类。 本刊资料

  • 20080319120600976362521580172_p.jpg

    1958年,为提升教学效果,上海教师将相声引进课堂。 本刊资料

  • 20040518116918416573413093386_p.jpg

    1962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左)和赵佩茹在表演相声。 本刊资料

  • 13158502_8.jpg

    1979年4月28日,中国铁路文工团相声演员侯耀文(左)、石富宽,在广西为边防战士表演相声。 摄影 谭志强/新华社

  • 15437392_8.jpg

    1982年9月1日,正在列车上的相声演员卜照华,即兴为乘客表演相声。  摄影 张震/新华日报

  • 75932405_4.jpg

    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马季(左二)、赵炎(右一)、冯巩(右二)和刘伟等合说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新华社 供图

  • {B5B70CAB-FBA2-4DFA-BBD5-447143A94153}.jpg

    1987年,姜昆(左)与唐杰忠表演相声《虎口遐想》。  中国曲艺家协会 供图

  • p025740_62.jpg

    2004年4月16日,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莫岐在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表演双簧。 东方IC 供图

  • pau246636_09.jpg

    2009年1月20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彩排,马季之子马东(中)、大山(左一)、刘伟(左二)、周炜(右二)和郑健等,合说由《五官争功》改编、创新的群口相声《五官新说》。 摄影 春宛/东方IC

  • 20110213129fa.jpg

    2011年2月13日,首届外国人闹元宵中华才艺大联欢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右)和弟子表演相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学习相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 摄影 廖攀/中新社

  • 201603151509_1458025750175_p.jpg

    2011年7月24日,高晓攀(左)率嘻哈包袱铺做客天津同悦兴茶社,与刘文步、郑福山等天津相声演员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周末京津欢乐汇”。 本刊资料

  • VCG11423570160.jpg

    2011年12月3日,北京,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星马布里(左)与相声演员曹云金共同表演了相声。 视觉中国 供图

  • 20120412_42722.jpg

    2012年4月12日,北京,录制节目中的相声演员方清平。方清平的相声似拉家常,“冷幽默”特色鲜明。 京华时报-东方IC 供图

  • pau708452_08.jpg

    2012年9月23日,李寅飞(左)、叶蓬参加第六届CCTV电视相声大赛总决赛。 东方IC 供图

  • 20121231229ta.jpg

    2012年12月31日,中国文联文艺小分队在西沙石岛的军营里慰问演出,为驻岛官兵表演相声等节目。 摄影 王晓斌/中新社

  • 226916313_11.jpg

    2014年4月30日,北京相声团队“乐活卉”成员贾旭明(左)、张康在表演相声《三顾茅庐》。 新华社 供图

  • VCG11454190570.jpg

    2014年6月24日,在西安铁路局举办的乘坐动车旅行体验活动中,苗阜、王声两位相声演员成为特约嘉宾。两个人在路途中表演相声,引发人们的阵阵欢笑。  视觉中国 供图

  • 陈印泉侯振鹏.jpg

    2015年1月9日,陈印泉(左)与侯振鹏表演相声。 中国曲艺家协会 供图

  • 20160121_60879.jpg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校友、相声演员李宏烨(右)和妻子郑钰。如今,越来越多的“非职业”相声演员“职业”地探索着相声艺术。 第一财经日报-东方IC  供图

  • VCG11483043459.jpg

    2016年4月16日,德云社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演出开幕式庆典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德云社的走红,带动了一批相声剧社的建立,同时,德云社也培养了一批知名的相声演员。 视觉中国 供图

  • 160252956_8.jpg

    中国土生土长的相声,丰富了中国的曲艺形式,充实了大众的闲暇时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听相声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 新华社 供图

<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来源。相声是中国民间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修订出版,全面涵盖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相声作品。土生土长的相声,丰富了中国的曲艺形式,充实了大众的闲暇时光,给人们带来欢乐与思考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传统作品为基础,作为中国社会生活“风俗画”的相声从“地摊儿”登上了大雅之堂。之后,它经历了大发展,也经历过坎坷与挫折,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思考。

  相声,“生”于中国,也“长”于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逗笑艺术的滥觞“俳优”,便蕴含了相声讽刺、娱乐等元素。时至唐宋,唐朝参军戏中的类似于对口相声的结构与内容,宋代百戏中“说”“学”“文字游戏”等说唱艺术形式,都能看到相声的影子。在历史的演进中,中国古代喜剧艺术的滋养、艺术流派的细化及艺人的探索,使得中国“热闹”的艺术流派,在清末民初多了相声这样一个行业。

  在“相声”出现之前,有“像生”或“象声”的叫法,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模仿或口技。1870年前后,朱绍文(艺名“穷不怕”)、阿彦涛、沈春和三人在北京各立门户,授徒传艺,将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奉为祖师爷。相声正式成为一门经营行业,开始了师承关系。那个时候,相声艺人“撂地”作艺,逐渐由单口发展为对口,并形成了包含“说”“学”“逗”“唱”的多样艺术形式。1908年,英敛之的《也是集续篇》出版,出现“相声”一词,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并这样写道:“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相,或音声,模拟仿效,加以讥评。”

  作为市民艺术,相声流传很快。在清末的第三代、第四代艺人时,相声便由北京向外地的大中城市发展。天津的南市、济南的大观园、南京的夫子庙等,都成了市民听相声的场所。相声获得了更大的观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相声走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社会生活“风俗画”的相声从“地摊儿”登上了大雅之堂。之后,它经历了大发展,也经历过坎坷与挫折,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思考。

  侯宝林/郭全宝 《关公战秦琼》

  —从“撂地”艺人到人民艺术家

  清末民初,相声艺人在北京的茶馆、杂耍园子演出,但更多还是在街头、庙会“撂地”作艺,“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他们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行话叫做“画锅”,就是靠演出吃饭的意思。圆圈内是相声艺人的舞台,圈外面是观众。这时的相声艺人为生活所迫,表演中包含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取悦观众。也因为这样,相声被很多人认为是“耍贫嘴”。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在国家及曲艺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发展。国家领导人给予了相声高度的认可和关心。中国广播说唱团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与中期,会定期前往中南海表演,而之前北方相声与南方滑稽之间的艺术交流,也是源自于周恩来总理的首倡。“相声改进小组”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都促进了文艺思想的活跃和解放,相声的继承、批判与革新,也使得相声发展迎来了新局面。

  传统相声题材,由小市民生活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交往等方面;相声因慰问演出走进了军队、矿山、工厂以及农村地区;同时,相声内容与语言得到净化、队伍得以发展,相声逐渐成为全民性、全国性曲艺种类。艺人的社会地位也由此提高,相声演员从“撂地”艺人变为了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与建设者。马三立、张庆森讽刺马虎作风的《买猴儿》,讽刺教条主义的《开会迷》,侯宝林、郭启儒讽刺官僚主义的《关公战秦琼》,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夜行记》等相声,受到群众欢迎。其中,《关公战秦琼》这一经典的相声作品,也深得毛泽东主席的喜欢。

  1951,常宝堃(艺名“小蘑菇”)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一员,赴抗美援朝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在顺利完成任务回国途中,遭到敌人飞机的轰炸,壮烈牺牲,年仅29岁。灵柩返回天津,当地参加悼念和送殡的群众达几万人。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了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进行,“歌颂型相声”出现。李锦田(艺名“小立本”)、杨海荃的《社会主义好》,常宝华、钟艺兵等歌颂新时代风貌的《昨天》,都是“歌颂型相声”的代表作。歌颂与讽刺、娱乐共同成为相声的三大功能。

  从此,相声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段子的演绎,开启了新作品创作的时代。

  马季/唐杰忠 《友谊颂》—在挫折中前行

  1966年,十年动乱由此开始,文艺花苑一片凋零。

  刚刚迎来新生的相声重新陷入泥潭。相声被认为“庸俗低级”“耍贫嘴”,演出停止。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艺术家,成为了“黑线人物”“反动艺术权威”“反革命分子”,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到批斗与迫害。相声艺术家刘宝瑞遭受严重冲击和迫害,被下放北京房山农场劳动。196810月,在受到批斗后逝世。

  但是,在 “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大背景下,歌颂类题材的相声也获得一定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侯宝林、马季从河南“五七”干校返回北京,与其他陆续回归曲艺团体的艺人,开始小心翼翼恢复相声艺术。那个时候,侯宝林的《银针颂》《种子迷》,马季的《友谊颂》《海燕》《山鹰》等相声,为业余生活一片沉寂的老百姓送去了几许欢乐。马季曾说,在其一生为相声奋斗的过程中,最值得欣慰的事,就是在众所周知的最艰难的年岁中,依然顽强地写了几段相声。

  很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还记得《友谊颂》中的斯瓦西里语“夸哈里尼,夸哈里尼”(再见)一词。这段以中国人民帮助修建坦赞铁路为内容的相声,拓展了当时相声艺术的主题,在欢笑中赞扬了中非友谊,成为“文革”中相声的代表作。

  姜昆/李文华 《如此照相》

  —创作与表演的“黄金时代”

  “文革”结束后,相声迎来了重生,也渐渐走进了“黄金时代”。

  经过十年浩劫的人们,迫切需要文艺与欢乐。文艺界也进一步明确了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杨振华、金炳昶的《假大空》等一批反思“文革”之作,引起人们强烈共鸣。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相声也由此驶入了快车道。

  通过电视这一媒介,邀请赛、大型综艺晚会、曲艺专栏节目、节目录制与再剪辑等方式,相声观众的数量增多,也极大地扩大了相声的影响。相声观众由旧时的数以十计、数以百计、数以千计,一时间变成了电视机前的数以亿计。1984年,马季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宇宙牌香烟》,讽刺了当时一些商家以假乱真做广告、推销劣质产品的行为,大获成功,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相声时代。电视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当时社会小恶、不文明现象的批判与厌恶,使得一大批优秀相声演员涌现出来,姜昆、唐杰忠、侯耀文、石富宽、牛群、冯巩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当时,相声获得了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吸引了很多喜爱相声艺术的外国人的关注。包括侯宝林、郭全宝、常宝华、常贵田、侯耀文、石富宽、马季、唐杰忠、姜昆、李文华等在内的相声演员,以及各类艺术团体,将相声带到了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交流;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莫大伟,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盖玛雅等人,对相声进行了学术研究。加拿大籍相声演员大山更是在这一时期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

  但是,电视产业在为相声带来“新机遇”之时,也加剧了相声的危机。相声,从诞生之时,就不是单方向的听觉艺术,而是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推进、加工与反复改善的——这便是相声“一遍拆洗一遍新”的继续创作过程。然而,电视媒介巨大的传播效应,使得作品一旦公开演出,便是创作的终结,相声作品与观众面对面打磨、交流,或者在工作生产第一线和群众直接交流、锻造的过程缺失了。同时,在电视屏幕上,视觉冲击力更强的小品开始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青睐,很多相声演员转投小品领域一试身手。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回归剧场的说唱艺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声不再单纯依赖电视,开始回归小剧场,重新实现从创作、演出到不断磨炼的完整过程。

  21世纪初,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涌现了一大批跟演员观众面对面的“园子”。逛茶馆、进剧场,听一场相声,逐渐成为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休闲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相声依靠广播电视的发展生态,让起于“江湖”的平民艺术再次回归“江湖”。

  200310月,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这个“小剧场运动”的先驱,设立的初衷是给青年相声演员提供一个临时场地,让那些对高票价影院望而却步的人群走近相声。十几年的时间,一拨拨相声新锐展露,一个个相声新作推出,一场场演出呈现。宋德全是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每场演出结束,演员们要列队欢送观众,并直接听取观众的意见。相声,再次与观众直接面对面。

  2005年左右,北京德云社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它的走红,推动了一大批相声剧社的出现。20085月,“80后”相声表演团体嘻哈包袱铺成立,迅速成为了京城相声小剧场的代表之一。他们重视年轻人的相声体验,作品融入流行词汇、新闻事件等元素,并推出舞台相声剧等艺术形式。2007年在西安成立的青曲社、2011年在重庆成立的逗乐坊等相声剧社,都参与并推动了相声的“回归”。

  但是,随着市场对小剧场模式的认可,小剧场开始快速扩张,相声演员出现赶场式表演。“市场化”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专业化”,出现了作品质量不高、格调不雅甚至恶性竞争等现象,这也使得相声剧场经历了一波“关停潮”。

  李寅飞 李宏烨—说学逗唱新样态

  如今,小剧场发展已趋于稳定。而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回归,使得相声这个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上了舞台,高校相声社团、民间青年相声社团纷纷建立。

  可以说,今天的高校,为相声提供了新生和发展的环境。大学生,有着自己的校园生活,对时事、科技、社会、情感等众多元素有着广泛的触角和天然的敏感度。他们创办相声社团、发起相声活动,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创作,通过相声艺术,在欢乐中传递科学而优质的思考。清华大学的李寅飞、北京化工大学的李春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新语相声协会成立,校友李宏烨博士是“元老级”人物。在协会基础上,新语相声俱乐部由李宏烨牵头成立。如今,新语相声活跃在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校校园。十几年中坚持创作,也兼顾理论研究。数百段相声作品、近十台大型相声剧、各地巡演、相声理论专著……一群“非职业”相声演员,“职业”地探索着相声艺术。

  很多民间青年相声团体纷纷建立,进行自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原创、接地气、不低俗、传递时代思想——如今的青年相声演员正在自觉践行着相声重要的创作与表演传统。  

上一页

下一页

曲艺: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传统与传承:那么远?这么近!

前世今生“画”相声

2017-12-11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本刊记者 段崴 莫倩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来源。相声是中国民间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修订出版,全面涵盖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相声作品。土生土长的相声,丰富了中国的曲艺形式,充实了大众的闲暇时光,给人们带来欢乐与思考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传统作品为基础,作为中国社会生活“风俗画”的相声从“地摊儿”登上了大雅之堂。之后,它经历了大发展,也经历过坎坷与挫折,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思考。

  相声,“生”于中国,也“长”于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逗笑艺术的滥觞“俳优”,便蕴含了相声讽刺、娱乐等元素。时至唐宋,唐朝参军戏中的类似于对口相声的结构与内容,宋代百戏中“说”“学”“文字游戏”等说唱艺术形式,都能看到相声的影子。在历史的演进中,中国古代喜剧艺术的滋养、艺术流派的细化及艺人的探索,使得中国“热闹”的艺术流派,在清末民初多了相声这样一个行业。

  在“相声”出现之前,有“像生”或“象声”的叫法,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模仿或口技。1870年前后,朱绍文(艺名“穷不怕”)、阿彦涛、沈春和三人在北京各立门户,授徒传艺,将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奉为祖师爷。相声正式成为一门经营行业,开始了师承关系。那个时候,相声艺人“撂地”作艺,逐渐由单口发展为对口,并形成了包含“说”“学”“逗”“唱”的多样艺术形式。1908年,英敛之的《也是集续篇》出版,出现“相声”一词,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并这样写道:“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或形相,或音声,模拟仿效,加以讥评。”

  作为市民艺术,相声流传很快。在清末的第三代、第四代艺人时,相声便由北京向外地的大中城市发展。天津的南市、济南的大观园、南京的夫子庙等,都成了市民听相声的场所。相声获得了更大的观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相声走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社会生活“风俗画”的相声从“地摊儿”登上了大雅之堂。之后,它经历了大发展,也经历过坎坷与挫折,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思考。

  侯宝林/郭全宝 《关公战秦琼》

  —从“撂地”艺人到人民艺术家

  清末民初,相声艺人在北京的茶馆、杂耍园子演出,但更多还是在街头、庙会“撂地”作艺,“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他们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行话叫做“画锅”,就是靠演出吃饭的意思。圆圈内是相声艺人的舞台,圈外面是观众。这时的相声艺人为生活所迫,表演中包含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取悦观众。也因为这样,相声被很多人认为是“耍贫嘴”。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在国家及曲艺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发展。国家领导人给予了相声高度的认可和关心。中国广播说唱团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与中期,会定期前往中南海表演,而之前北方相声与南方滑稽之间的艺术交流,也是源自于周恩来总理的首倡。“相声改进小组”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都促进了文艺思想的活跃和解放,相声的继承、批判与革新,也使得相声发展迎来了新局面。

  传统相声题材,由小市民生活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交往等方面;相声因慰问演出走进了军队、矿山、工厂以及农村地区;同时,相声内容与语言得到净化、队伍得以发展,相声逐渐成为全民性、全国性曲艺种类。艺人的社会地位也由此提高,相声演员从“撂地”艺人变为了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与建设者。马三立、张庆森讽刺马虎作风的《买猴儿》,讽刺教条主义的《开会迷》,侯宝林、郭启儒讽刺官僚主义的《关公战秦琼》,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夜行记》等相声,受到群众欢迎。其中,《关公战秦琼》这一经典的相声作品,也深得毛泽东主席的喜欢。

  1951,常宝堃(艺名“小蘑菇”)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一员,赴抗美援朝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在顺利完成任务回国途中,遭到敌人飞机的轰炸,壮烈牺牲,年仅29岁。灵柩返回天津,当地参加悼念和送殡的群众达几万人。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了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进行,“歌颂型相声”出现。李锦田(艺名“小立本”)、杨海荃的《社会主义好》,常宝华、钟艺兵等歌颂新时代风貌的《昨天》,都是“歌颂型相声”的代表作。歌颂与讽刺、娱乐共同成为相声的三大功能。

  从此,相声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段子的演绎,开启了新作品创作的时代。

  马季/唐杰忠 《友谊颂》—在挫折中前行

  1966年,十年动乱由此开始,文艺花苑一片凋零。

  刚刚迎来新生的相声重新陷入泥潭。相声被认为“庸俗低级”“耍贫嘴”,演出停止。一些曲艺团体和相声组织被强行解散。一些相声艺术家,成为了“黑线人物”“反动艺术权威”“反革命分子”,被打成“牛鬼蛇神”,遭到批斗与迫害。相声艺术家刘宝瑞遭受严重冲击和迫害,被下放北京房山农场劳动。196810月,在受到批斗后逝世。

  但是,在 “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大背景下,歌颂类题材的相声也获得一定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侯宝林、马季从河南“五七”干校返回北京,与其他陆续回归曲艺团体的艺人,开始小心翼翼恢复相声艺术。那个时候,侯宝林的《银针颂》《种子迷》,马季的《友谊颂》《海燕》《山鹰》等相声,为业余生活一片沉寂的老百姓送去了几许欢乐。马季曾说,在其一生为相声奋斗的过程中,最值得欣慰的事,就是在众所周知的最艰难的年岁中,依然顽强地写了几段相声。

  很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还记得《友谊颂》中的斯瓦西里语“夸哈里尼,夸哈里尼”(再见)一词。这段以中国人民帮助修建坦赞铁路为内容的相声,拓展了当时相声艺术的主题,在欢笑中赞扬了中非友谊,成为“文革”中相声的代表作。

  姜昆/李文华 《如此照相》

  —创作与表演的“黄金时代”

  “文革”结束后,相声迎来了重生,也渐渐走进了“黄金时代”。

  经过十年浩劫的人们,迫切需要文艺与欢乐。文艺界也进一步明确了文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杨振华、金炳昶的《假大空》等一批反思“文革”之作,引起人们强烈共鸣。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动了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相声也由此驶入了快车道。

  通过电视这一媒介,邀请赛、大型综艺晚会、曲艺专栏节目、节目录制与再剪辑等方式,相声观众的数量增多,也极大地扩大了相声的影响。相声观众由旧时的数以十计、数以百计、数以千计,一时间变成了电视机前的数以亿计。1984年,马季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宇宙牌香烟》,讽刺了当时一些商家以假乱真做广告、推销劣质产品的行为,大获成功,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相声时代。电视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当时社会小恶、不文明现象的批判与厌恶,使得一大批优秀相声演员涌现出来,姜昆、唐杰忠、侯耀文、石富宽、牛群、冯巩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当时,相声获得了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吸引了很多喜爱相声艺术的外国人的关注。包括侯宝林、郭全宝、常宝华、常贵田、侯耀文、石富宽、马季、唐杰忠、姜昆、李文华等在内的相声演员,以及各类艺术团体,将相声带到了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交流;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莫大伟,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盖玛雅等人,对相声进行了学术研究。加拿大籍相声演员大山更是在这一时期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

  但是,电视产业在为相声带来“新机遇”之时,也加剧了相声的危机。相声,从诞生之时,就不是单方向的听觉艺术,而是在与观众的交流中推进、加工与反复改善的——这便是相声“一遍拆洗一遍新”的继续创作过程。然而,电视媒介巨大的传播效应,使得作品一旦公开演出,便是创作的终结,相声作品与观众面对面打磨、交流,或者在工作生产第一线和群众直接交流、锻造的过程缺失了。同时,在电视屏幕上,视觉冲击力更强的小品开始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青睐,很多相声演员转投小品领域一试身手。

  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回归剧场的说唱艺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声不再单纯依赖电视,开始回归小剧场,重新实现从创作、演出到不断磨炼的完整过程。

  21世纪初,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涌现了一大批跟演员观众面对面的“园子”。逛茶馆、进剧场,听一场相声,逐渐成为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休闲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相声依靠广播电视的发展生态,让起于“江湖”的平民艺术再次回归“江湖”。

  200310月,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这个“小剧场运动”的先驱,设立的初衷是给青年相声演员提供一个临时场地,让那些对高票价影院望而却步的人群走近相声。十几年的时间,一拨拨相声新锐展露,一个个相声新作推出,一场场演出呈现。宋德全是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他说,每场演出结束,演员们要列队欢送观众,并直接听取观众的意见。相声,再次与观众直接面对面。

  2005年左右,北京德云社获得了市场的巨大认可。它的走红,推动了一大批相声剧社的出现。20085月,“80后”相声表演团体嘻哈包袱铺成立,迅速成为了京城相声小剧场的代表之一。他们重视年轻人的相声体验,作品融入流行词汇、新闻事件等元素,并推出舞台相声剧等艺术形式。2007年在西安成立的青曲社、2011年在重庆成立的逗乐坊等相声剧社,都参与并推动了相声的“回归”。

  但是,随着市场对小剧场模式的认可,小剧场开始快速扩张,相声演员出现赶场式表演。“市场化”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专业化”,出现了作品质量不高、格调不雅甚至恶性竞争等现象,这也使得相声剧场经历了一波“关停潮”。

  李寅飞 李宏烨—说学逗唱新样态

  如今,小剧场发展已趋于稳定。而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回归,使得相声这个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上了舞台,高校相声社团、民间青年相声社团纷纷建立。

  可以说,今天的高校,为相声提供了新生和发展的环境。大学生,有着自己的校园生活,对时事、科技、社会、情感等众多元素有着广泛的触角和天然的敏感度。他们创办相声社团、发起相声活动,吸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创作,通过相声艺术,在欢乐中传递科学而优质的思考。清华大学的李寅飞、北京化工大学的李春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新语相声协会成立,校友李宏烨博士是“元老级”人物。在协会基础上,新语相声俱乐部由李宏烨牵头成立。如今,新语相声活跃在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校校园。十几年中坚持创作,也兼顾理论研究。数百段相声作品、近十台大型相声剧、各地巡演、相声理论专著……一群“非职业”相声演员,“职业”地探索着相声艺术。

  很多民间青年相声团体纷纷建立,进行自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原创、接地气、不低俗、传递时代思想——如今的青年相声演员正在自觉践行着相声重要的创作与表演传统。  

  • 20170211103176192ta.jpg

    2017年2月11日晚,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的百年谦祥益文苑客座满堂,许多市民及游客到此喝茶,听相声。起源于北京的相声,于清末扩展至天津等地。由此,相声也获得了更大的观众基础。 摄影 佟郁/中新社

  • 2008012512030583800789270581_p.jpg

    1951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堃(左)和赵佩茹在抗美援朝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表演相声。1951年4月23日,在回国途中,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遭到敌人飞机的轰炸,常宝堃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本刊资料

  • 常氏相声世家2.jpg

    常氏相声的创始人常连安(右)指导常氏相声传人。在中国相声发展史上,常氏相声占有重要位置。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贵田等耳熟能详的相声演员,都是常氏相声的传人。中国曲艺家协会 供图

  • 2007101811934711957657600612_p.jpg

    1957年,北京田村,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左)和郭启儒,与大家一起联欢,为大家表演相声助兴。他们捧逗默契,合演的对口相声引发了群众的阵阵欢笑。 本刊资料

  • 200711121195519199062501002_p.jpg

    1954年,北京印刷厂工人表演相声《飞油壶》。新中国成立后,相声逐渐成为了全国性、全民性曲艺种类。 本刊资料

  • 20080319120600976362521580172_p.jpg

    1958年,为提升教学效果,上海教师将相声引进课堂。 本刊资料

  • 20040518116918416573413093386_p.jpg

    1962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左)和赵佩茹在表演相声。 本刊资料

  • 13158502_8.jpg

    1979年4月28日,中国铁路文工团相声演员侯耀文(左)、石富宽,在广西为边防战士表演相声。 摄影 谭志强/新华社

  • 15437392_8.jpg

    1982年9月1日,正在列车上的相声演员卜照华,即兴为乘客表演相声。  摄影 张震/新华日报

  • 75932405_4.jpg

    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马季(左二)、赵炎(右一)、冯巩(右二)和刘伟等合说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新华社 供图

  • {B5B70CAB-FBA2-4DFA-BBD5-447143A94153}.jpg

    1987年,姜昆(左)与唐杰忠表演相声《虎口遐想》。  中国曲艺家协会 供图

  • p025740_62.jpg

    2004年4月16日,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莫岐在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表演双簧。 东方IC 供图

  • pau246636_09.jpg

    2009年1月20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彩排,马季之子马东(中)、大山(左一)、刘伟(左二)、周炜(右二)和郑健等,合说由《五官争功》改编、创新的群口相声《五官新说》。 摄影 春宛/东方IC

  • 20110213129fa.jpg

    2011年2月13日,首届外国人闹元宵中华才艺大联欢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右)和弟子表演相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学习相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 摄影 廖攀/中新社

  • 201603151509_1458025750175_p.jpg

    2011年7月24日,高晓攀(左)率嘻哈包袱铺做客天津同悦兴茶社,与刘文步、郑福山等天津相声演员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周末京津欢乐汇”。 本刊资料

  • VCG11423570160.jpg

    2011年12月3日,北京,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星马布里(左)与相声演员曹云金共同表演了相声。 视觉中国 供图

  • 20120412_42722.jpg

    2012年4月12日,北京,录制节目中的相声演员方清平。方清平的相声似拉家常,“冷幽默”特色鲜明。 京华时报-东方IC 供图

  • pau708452_08.jpg

    2012年9月23日,李寅飞(左)、叶蓬参加第六届CCTV电视相声大赛总决赛。 东方IC 供图

  • 20121231229ta.jpg

    2012年12月31日,中国文联文艺小分队在西沙石岛的军营里慰问演出,为驻岛官兵表演相声等节目。 摄影 王晓斌/中新社

  • 226916313_11.jpg

    2014年4月30日,北京相声团队“乐活卉”成员贾旭明(左)、张康在表演相声《三顾茅庐》。 新华社 供图

  • VCG11454190570.jpg

    2014年6月24日,在西安铁路局举办的乘坐动车旅行体验活动中,苗阜、王声两位相声演员成为特约嘉宾。两个人在路途中表演相声,引发人们的阵阵欢笑。  视觉中国 供图

  • 陈印泉侯振鹏.jpg

    2015年1月9日,陈印泉(左)与侯振鹏表演相声。 中国曲艺家协会 供图

  • 20160121_60879.jpg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校友、相声演员李宏烨(右)和妻子郑钰。如今,越来越多的“非职业”相声演员“职业”地探索着相声艺术。 第一财经日报-东方IC  供图

  • VCG11483043459.jpg

    2016年4月16日,德云社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演出开幕式庆典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德云社的走红,带动了一批相声剧社的建立,同时,德云社也培养了一批知名的相声演员。 视觉中国 供图

  • 160252956_8.jpg

    中国土生土长的相声,丰富了中国的曲艺形式,充实了大众的闲暇时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把听相声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 新华社 供图

曲艺: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传统与传承:那么远?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