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传统与传承:那么远?这么近!

2017-12-12      

  • _YC_3476-2.jpg

    青年相声演员闫佳宝在相声体验课上教孩子们如何打快板。

  • DUAN3234.jpg

    青年京剧教师李国霞、乔建宏与体验京剧的孩子们合影。

  • DUAN3188.jpg

    通州区范庄小学四年级学生孟奕岑第一次体验京剧勾脸。

  • _YC_2300.jpg

    青年京剧教师李国霞在教孩子耍花枪。 

  • _YC_2785.jpg

    海文越剧团年度大戏《西厢记》在紧张排练中。

  • _YC_2835.jpg

    海文越剧团年度大戏《西厢记》在紧张排练中。

  • _YC_2711.jpg

    越剧台本和鼓板

  • DUAN3499_副本.jpg

    海文越剧团部分成员合影

  • _YC_3746.jpg

    青年相声演员闫佳宝

  • WechatIMG58.jpg

    闫佳宝随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赴西班牙巡演时与当地观众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_YC_3170.jpg

    闫佳宝和搭档韩雪松在相声体验课上即兴表演相声。

  • 微信图片_20171127174342.jpg

    闫佳宝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打快板。

< >

 

  对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传承,离不开执着的坚守。而这些执着坚守的人都谈到了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尝试。他们都是因为接触了,尝试了,慢慢地,就爱上了。

  如今,大众精神生活越发丰富,新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但这也让曾经兴盛一时的诸如戏曲、曲艺等传统文化形式面临演员队伍缩水、演出舞台减少、观众群体流失的现实尴尬。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甚至认为这样的传统文化是离他们很远的事物。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情况的另一面:一个勾脸、一段水袖,孩子们的兴趣被瞬间激发起来;一群对于传统戏剧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十年隐忍,让一个“草根”剧团发展壮大;一位“非典型”演员,尝试让外语嫁接相声,使传统曲艺发生化学反应……

  以下讲述的是关于年轻人尝试的故事。生于斯长于斯,传统是融入血脉、潜移默化的。

  新国戏:戏曲传承是一个立体工程

  “左手按门板,右手拉门闩,双手拽开门缝,向里开门,抬腿出门……”一个简单的开门动作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屈己待人”的精神品质。在一堂京剧文化体验课中,青年教师乔建宏通过讲解细小而有趣的知识,让孩子们体会京剧身段中蕴含的道德品质。

  这是北京新国戏文化创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国戏)周末组织的京剧文化体验课,该课主要面向青少年普及京剧通识,让孩子们在“玩”中体会京剧的魅力。新国戏负责人吕固亮介绍说,京剧体验课不求让孩子们都能成为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求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力,让他们都能听得懂京剧,成为合格的观众,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新国戏通过体验课上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活灵活现的讲解,不仅使孩子们从深层次上理解京剧,同时也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兴趣。谈到京剧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北京通州区范庄小学四年级学生孟奕岑兴奋地说:“我们每学一段新戏的时候,老师都会说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我觉得这些故事特别生动,让我特别想学。遇到不懂的,我还会去翻阅历史书。”

  无意中,孩子们就走进了戏曲的世界。他们又成为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

  戏曲是中国著名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中国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古老、厚重,文化底蕴及内涵深邃、丰富。

  但戏曲的特点是节奏比较慢,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当今时代,戏曲似乎不太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再加上戏曲演唱中方言发音及地方韵味比较浓厚,就又存在了难以听懂的问题。因此,对戏曲感兴趣的年轻人恐怕不多,爱看戏曲的年轻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一项调查显示,戏曲观众以中老年为主,真正称得上“戏曲迷”的主要是70岁以上老年人。由此可见,戏曲从娃娃抓起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为此,中宣部等四部门合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田中。新国戏青年教师李国霞表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戏曲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通过让学生欣赏和排练经典戏曲曲目,从而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很多孩子在接触戏曲后,不仅拉近了和戏曲的距离,提高了自身审美修养,还会自觉地戒掉身上的浮躁和娇气,变得能吃苦和更有耐心。”李国霞说。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与戏曲产生联系,新国戏还在戏曲创作和演出形式上不断创新——帮助年轻人创作,每年孵化50100部剧目,再从中挑选能够在舞台上呈现的进行创排,实现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的小剧场模式演出。他们推出了中国首部戏曲深度跨界时尚剧,第一次尝试将“骨子老戏”《通天犀》的理念、美学和情节植入当代职场生活,老戏中的“草莽精英”变成了“传媒精英”,老戏中的“资深侠士”变成了“资深主编”,为戏曲找到了老戏迷外的新观众。据介绍,新国戏目前约有150部原创IPIP,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广义上指被受众熟知、并具备巨大可开发潜力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以做成舞台剧、图书、微电影等周边产品。接下来,新国戏还打算在合适的地点尝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戏曲小镇,并融合其他行业形成产业链,从而吸引资本进入戏曲领域,实现规模化升级。

  “戏曲艺术的传承需要周边元素的支撑。我想我们的工作或未来的使命就应该活跃在戏曲艺术周边,在新的时代,发展和推动戏曲产业生态,即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当代传播’。”吕固亮说。

  海文:越剧票友的专业舞台

  北京海文越剧团是海淀文化馆下属的群众艺术团体,正式成立于1999年,团员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业职员、教师、医生、大学生等,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越剧,走到了一起。成立18年来,海文从最初不足10人的艰难起步,发展到如今拥有了30多人的固定班底。

  韩春红,海文越剧团团长,剧团的创始成员之一,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大学时的专业是英语,现供职于一家外企负责采购——就是这样感觉和越剧产生不了交集的人,创办了海文越剧团。被问及建团的初衷时,她的回答简单而又坚定:“就是因为喜爱越剧。”

  在北方传扬发端于浙江、发祥于上海的越剧实属不易,但海文越剧团就这么办起来了。这些纯业余但苛求艺术精益求精的团员们戏说创建海文真是“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建团伊始,没有服装,自己动手做;没有乐队,挖空心思找伴奏带;不会调音,自己琢磨当调音师;不会化装,向专业演员偷学。当他们把自己的第一台大戏《红楼梦》完完整整地搬上舞台正式演出时,台下观众阵阵的喝彩和掌声是对他们的最好鼓励和最大肯定。

  因为喜爱,所以执着。韩春红在介绍海文成长历程时,不无感慨地说:“正是因为对越剧的这份喜爱,才会一直坚持下来。剧团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是业余的,每个周日的下午,各种职业背景的人们聚在一起,化身为小生、花旦、老生、老旦,演绎起心中有关‘才子佳人’的传说。终于,海文培养了自己的挑台演员,也在京城越剧圈有了自己的知名度和观众群体。”

  宋小敏,山东人,媒体行政人员,2010年加入剧团。她之前从没看过越剧,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带领下看了一场海文越剧团的演出,从此喜欢上了越剧。“我当时都没有奢想过进剧团,更没想过能登台演出。”宋小敏回忆道,“是韩团长一直的鼓励,让我有勇气坚持下来。”北方人唱越剧,台词是一大难关。宋小敏说,自己就像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天天一有空就戴着耳机听越剧的音频资料。经过无数次的模仿后,如今在台上演出的她,唱腔俨然就像一位土生土长的江浙姑娘。

  在韩春红的带领下,海文越剧团推出了一台又一台好戏,演出了《红楼梦》《玉簪记》《梁祝》《梅龙镇》《家》《西厢记》六台全本大戏,还演出了《白蛇传—断桥》《孟丽君—游上林》《舞台姐妹—送兄别妹》《虞美人—悲歌》《打金枝—闯宫》等几十个经典折子戏。

  韩春红说:“越剧的唱词优美婉约,里面有很多雅致的内容,这些使人的心境会变得很平和,对生活也更有信心。”作为一种江南剧种,越剧唱腔有着恬静、舒缓而唯美的特色,而服饰、演员扮相更有独特的韵味蕴含其中。此外,韩春红还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尝试将新鲜元素融入传统戏曲,从戏曲市场本身出发,满足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审美需求。他们自编自演的青春创新大戏《家》,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充分运用戏曲表演上虚拟写意的手法,着力展示戏中人物各自内心世界的颠覆和重建。

  业余团体的发展更需要团队内部的团结配合。今年年初,海文越剧团注册成为了民间职业剧团,标志着海文越剧团完成了从业余剧团升级为职业剧团的转变。韩春红和她的团员们非常珍惜现在的一切。“这段经历是千金难买的,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过、真正喜爱这门艺术的人才会一直坚持下来。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要去照顾,如何平衡好这些关系?每次和团员聊天的时候,时常会有人说要放弃,坚持不下去了,但真到排练排演的时候,大家全都是饱满的状态,很自觉地出现在这里。我知道大家其实很不容易,做出了很多牺牲才让海文发展到现在的样子。”韩春红十分感谢和感慨大家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目前,全团上下又在为年度大戏—《西厢记》紧张排练中。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韩春红有些动情地说:“还是不忘初心吧。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以后还会继续坚持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越剧,也让在北京喜欢越剧的票友们能找到一个‘家’。”

  闫佳宝:玩转外语相声的“90后”

  初识闫佳宝,是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演出的语言杂技剧《北京》的后台。他瘦瘦高高的,典型的“90后”大男孩。而一说起“相声”这个话题,他又会瞬间切换到老成模式,把各种思考与观点有逻辑、有层次地娓娓道来,这可能是因为像他自己说的,“真的把相声当成一回事儿”。

  2012年闫佳宝和搭档随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赴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用英德双语表演传统相声,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这次演出被国家汉办称为是相声走出国门的一次有益尝试,受到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报道。

  此后,他在用外语说相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外语漫谈》《爱谈不谈》《Hello,我的中国年》等一系列用多语种来展现相声传统技艺的作品相继问世。此外,他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十强、北京市艺术节曲艺专场比赛一等奖和北京市国际青年艺术节戏剧曲艺金奖等奖项。

  面对过往的经历和荣誉,闫佳宝很谦虚。交谈中,只要提及相声前辈的名讳,他都会加上“先生”或“老师”二字。他说自己那些“不太成熟”的创新离不开传统相声的根,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传统相声艺术家们积淀的传承。而他只是在思考和实践如何将中国相声的传统规律与外国的幽默点相结合。赴德国演出,在思考如何让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能逗笑当地观众时,他们就发挥多语种的优势,结合中、德两种语言各自特点,专门找了一个德国当地广为流传的类似绕口令的“段子”作为包袱来抖,一下子就拉近了中外文化的距离,引起当地观众的极大共鸣。

  说到传统相声的传承,闫佳宝首先分享了他当年拜师学艺时的第一课—师父立规矩。干什么行当都有行规,相声也不例外。大褂拿起来怎么穿?脱下了怎么叠?这些都是有讲究的。上台前各种细节的准备更是重要,比如不能带腕表和首饰。他说:“观众的笑点是十分娇嫩的。预留的包袱早一秒太早,晚一秒就没了。设想一下,当你正要开始抖包袱时,突然一抬手,手腕上的大金表晃了观众的眼睛,这就一下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你准备半天的包袱就抖不响了。”此外,他还认为相声演员要走进百姓生活,和观众打成一片,在实践中挖掘“笑点”,紧扣人们的生活,关注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需要讽刺的地方就毫不犹豫,需要歌颂的地方就真心诚意,让观众在笑声中有所启迪。

  在谈及如今年轻人说相声容易走入的误区时,闫佳宝很有感触地说:“如今不少年轻相声演员为了吸引观众买票,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才艺的展示,这样就会让相声变成脱口秀,失去了相声原本的魅力。相声的基础是教化人们积极向善、传播正能量,然后才是抖包袱、逗乐。另外,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代同步,现在的观众都很‘挑剔’,想要逗乐观众,得有真功夫才行。”

  在谈到文化走出去的话题时,闫佳宝说,每次出国他都喜欢用汉语拼音的“xiang sheng”来翻译相声,不太喜欢用“cross-talk”(机敏的对白)或“talk show”(谈话节目,脱口秀)来翻译。问其原因,他希望相声能像功夫一样,“一说‘功夫’,老外立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希望经过他和大家的努力宣传,“xiang sheng”作为新的外来词,被广大外国友人所熟知。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撰文 本刊记者 周晨亮 段崴 摄影 本刊记者 王蕴聪) 

上一页

下一页

前世今生“画”相声
曲艺: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传统与传承:那么远?这么近!

2017-12-12      

 

  对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传承,离不开执着的坚守。而这些执着坚守的人都谈到了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尝试。他们都是因为接触了,尝试了,慢慢地,就爱上了。

  如今,大众精神生活越发丰富,新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但这也让曾经兴盛一时的诸如戏曲、曲艺等传统文化形式面临演员队伍缩水、演出舞台减少、观众群体流失的现实尴尬。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甚至认为这样的传统文化是离他们很远的事物。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情况的另一面:一个勾脸、一段水袖,孩子们的兴趣被瞬间激发起来;一群对于传统戏剧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十年隐忍,让一个“草根”剧团发展壮大;一位“非典型”演员,尝试让外语嫁接相声,使传统曲艺发生化学反应……

  以下讲述的是关于年轻人尝试的故事。生于斯长于斯,传统是融入血脉、潜移默化的。

  新国戏:戏曲传承是一个立体工程

  “左手按门板,右手拉门闩,双手拽开门缝,向里开门,抬腿出门……”一个简单的开门动作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屈己待人”的精神品质。在一堂京剧文化体验课中,青年教师乔建宏通过讲解细小而有趣的知识,让孩子们体会京剧身段中蕴含的道德品质。

  这是北京新国戏文化创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国戏)周末组织的京剧文化体验课,该课主要面向青少年普及京剧通识,让孩子们在“玩”中体会京剧的魅力。新国戏负责人吕固亮介绍说,京剧体验课不求让孩子们都能成为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求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力,让他们都能听得懂京剧,成为合格的观众,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新国戏通过体验课上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活灵活现的讲解,不仅使孩子们从深层次上理解京剧,同时也激发他们对于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兴趣。谈到京剧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北京通州区范庄小学四年级学生孟奕岑兴奋地说:“我们每学一段新戏的时候,老师都会说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我觉得这些故事特别生动,让我特别想学。遇到不懂的,我还会去翻阅历史书。”

  无意中,孩子们就走进了戏曲的世界。他们又成为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

  戏曲是中国著名传统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中国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古老、厚重,文化底蕴及内涵深邃、丰富。

  但戏曲的特点是节奏比较慢,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当今时代,戏曲似乎不太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再加上戏曲演唱中方言发音及地方韵味比较浓厚,就又存在了难以听懂的问题。因此,对戏曲感兴趣的年轻人恐怕不多,爱看戏曲的年轻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一项调查显示,戏曲观众以中老年为主,真正称得上“戏曲迷”的主要是70岁以上老年人。由此可见,戏曲从娃娃抓起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为此,中宣部等四部门合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田中。新国戏青年教师李国霞表示,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戏曲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通过让学生欣赏和排练经典戏曲曲目,从而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很多孩子在接触戏曲后,不仅拉近了和戏曲的距离,提高了自身审美修养,还会自觉地戒掉身上的浮躁和娇气,变得能吃苦和更有耐心。”李国霞说。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与戏曲产生联系,新国戏还在戏曲创作和演出形式上不断创新——帮助年轻人创作,每年孵化50100部剧目,再从中挑选能够在舞台上呈现的进行创排,实现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的小剧场模式演出。他们推出了中国首部戏曲深度跨界时尚剧,第一次尝试将“骨子老戏”《通天犀》的理念、美学和情节植入当代职场生活,老戏中的“草莽精英”变成了“传媒精英”,老戏中的“资深侠士”变成了“资深主编”,为戏曲找到了老戏迷外的新观众。据介绍,新国戏目前约有150部原创IPIP,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广义上指被受众熟知、并具备巨大可开发潜力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以做成舞台剧、图书、微电影等周边产品。接下来,新国戏还打算在合适的地点尝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戏曲小镇,并融合其他行业形成产业链,从而吸引资本进入戏曲领域,实现规模化升级。

  “戏曲艺术的传承需要周边元素的支撑。我想我们的工作或未来的使命就应该活跃在戏曲艺术周边,在新的时代,发展和推动戏曲产业生态,即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当代传播’。”吕固亮说。

  海文:越剧票友的专业舞台

  北京海文越剧团是海淀文化馆下属的群众艺术团体,正式成立于1999年,团员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业职员、教师、医生、大学生等,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越剧,走到了一起。成立18年来,海文从最初不足10人的艰难起步,发展到如今拥有了30多人的固定班底。

  韩春红,海文越剧团团长,剧团的创始成员之一,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大学时的专业是英语,现供职于一家外企负责采购——就是这样感觉和越剧产生不了交集的人,创办了海文越剧团。被问及建团的初衷时,她的回答简单而又坚定:“就是因为喜爱越剧。”

  在北方传扬发端于浙江、发祥于上海的越剧实属不易,但海文越剧团就这么办起来了。这些纯业余但苛求艺术精益求精的团员们戏说创建海文真是“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建团伊始,没有服装,自己动手做;没有乐队,挖空心思找伴奏带;不会调音,自己琢磨当调音师;不会化装,向专业演员偷学。当他们把自己的第一台大戏《红楼梦》完完整整地搬上舞台正式演出时,台下观众阵阵的喝彩和掌声是对他们的最好鼓励和最大肯定。

  因为喜爱,所以执着。韩春红在介绍海文成长历程时,不无感慨地说:“正是因为对越剧的这份喜爱,才会一直坚持下来。剧团的所有演职人员都是业余的,每个周日的下午,各种职业背景的人们聚在一起,化身为小生、花旦、老生、老旦,演绎起心中有关‘才子佳人’的传说。终于,海文培养了自己的挑台演员,也在京城越剧圈有了自己的知名度和观众群体。”

  宋小敏,山东人,媒体行政人员,2010年加入剧团。她之前从没看过越剧,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带领下看了一场海文越剧团的演出,从此喜欢上了越剧。“我当时都没有奢想过进剧团,更没想过能登台演出。”宋小敏回忆道,“是韩团长一直的鼓励,让我有勇气坚持下来。”北方人唱越剧,台词是一大难关。宋小敏说,自己就像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天天一有空就戴着耳机听越剧的音频资料。经过无数次的模仿后,如今在台上演出的她,唱腔俨然就像一位土生土长的江浙姑娘。

  在韩春红的带领下,海文越剧团推出了一台又一台好戏,演出了《红楼梦》《玉簪记》《梁祝》《梅龙镇》《家》《西厢记》六台全本大戏,还演出了《白蛇传—断桥》《孟丽君—游上林》《舞台姐妹—送兄别妹》《虞美人—悲歌》《打金枝—闯宫》等几十个经典折子戏。

  韩春红说:“越剧的唱词优美婉约,里面有很多雅致的内容,这些使人的心境会变得很平和,对生活也更有信心。”作为一种江南剧种,越剧唱腔有着恬静、舒缓而唯美的特色,而服饰、演员扮相更有独特的韵味蕴含其中。此外,韩春红还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尝试将新鲜元素融入传统戏曲,从戏曲市场本身出发,满足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审美需求。他们自编自演的青春创新大戏《家》,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充分运用戏曲表演上虚拟写意的手法,着力展示戏中人物各自内心世界的颠覆和重建。

  业余团体的发展更需要团队内部的团结配合。今年年初,海文越剧团注册成为了民间职业剧团,标志着海文越剧团完成了从业余剧团升级为职业剧团的转变。韩春红和她的团员们非常珍惜现在的一切。“这段经历是千金难买的,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过、真正喜爱这门艺术的人才会一直坚持下来。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要去照顾,如何平衡好这些关系?每次和团员聊天的时候,时常会有人说要放弃,坚持不下去了,但真到排练排演的时候,大家全都是饱满的状态,很自觉地出现在这里。我知道大家其实很不容易,做出了很多牺牲才让海文发展到现在的样子。”韩春红十分感谢和感慨大家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目前,全团上下又在为年度大戏—《西厢记》紧张排练中。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韩春红有些动情地说:“还是不忘初心吧。这么多年都坚持下来了,以后还会继续坚持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越剧,也让在北京喜欢越剧的票友们能找到一个‘家’。”

  闫佳宝:玩转外语相声的“90后”

  初识闫佳宝,是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演出的语言杂技剧《北京》的后台。他瘦瘦高高的,典型的“90后”大男孩。而一说起“相声”这个话题,他又会瞬间切换到老成模式,把各种思考与观点有逻辑、有层次地娓娓道来,这可能是因为像他自己说的,“真的把相声当成一回事儿”。

  2012年闫佳宝和搭档随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赴奥地利等欧洲国家,用英德双语表演传统相声,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这次演出被国家汉办称为是相声走出国门的一次有益尝试,受到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报道。

  此后,他在用外语说相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外语漫谈》《爱谈不谈》《Hello,我的中国年》等一系列用多语种来展现相声传统技艺的作品相继问世。此外,他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十强、北京市艺术节曲艺专场比赛一等奖和北京市国际青年艺术节戏剧曲艺金奖等奖项。

  面对过往的经历和荣誉,闫佳宝很谦虚。交谈中,只要提及相声前辈的名讳,他都会加上“先生”或“老师”二字。他说自己那些“不太成熟”的创新离不开传统相声的根,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传统相声艺术家们积淀的传承。而他只是在思考和实践如何将中国相声的传统规律与外国的幽默点相结合。赴德国演出,在思考如何让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能逗笑当地观众时,他们就发挥多语种的优势,结合中、德两种语言各自特点,专门找了一个德国当地广为流传的类似绕口令的“段子”作为包袱来抖,一下子就拉近了中外文化的距离,引起当地观众的极大共鸣。

  说到传统相声的传承,闫佳宝首先分享了他当年拜师学艺时的第一课—师父立规矩。干什么行当都有行规,相声也不例外。大褂拿起来怎么穿?脱下了怎么叠?这些都是有讲究的。上台前各种细节的准备更是重要,比如不能带腕表和首饰。他说:“观众的笑点是十分娇嫩的。预留的包袱早一秒太早,晚一秒就没了。设想一下,当你正要开始抖包袱时,突然一抬手,手腕上的大金表晃了观众的眼睛,这就一下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你准备半天的包袱就抖不响了。”此外,他还认为相声演员要走进百姓生活,和观众打成一片,在实践中挖掘“笑点”,紧扣人们的生活,关注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需要讽刺的地方就毫不犹豫,需要歌颂的地方就真心诚意,让观众在笑声中有所启迪。

  在谈及如今年轻人说相声容易走入的误区时,闫佳宝很有感触地说:“如今不少年轻相声演员为了吸引观众买票,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个人才艺的展示,这样就会让相声变成脱口秀,失去了相声原本的魅力。相声的基础是教化人们积极向善、传播正能量,然后才是抖包袱、逗乐。另外,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代同步,现在的观众都很‘挑剔’,想要逗乐观众,得有真功夫才行。”

  在谈到文化走出去的话题时,闫佳宝说,每次出国他都喜欢用汉语拼音的“xiang sheng”来翻译相声,不太喜欢用“cross-talk”(机敏的对白)或“talk show”(谈话节目,脱口秀)来翻译。问其原因,他希望相声能像功夫一样,“一说‘功夫’,老外立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希望经过他和大家的努力宣传,“xiang sheng”作为新的外来词,被广大外国友人所熟知。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撰文 本刊记者 周晨亮 段崴 摄影 本刊记者 王蕴聪) 

  • _YC_3476-2.jpg

    青年相声演员闫佳宝在相声体验课上教孩子们如何打快板。

  • DUAN3234.jpg

    青年京剧教师李国霞、乔建宏与体验京剧的孩子们合影。

  • DUAN3188.jpg

    通州区范庄小学四年级学生孟奕岑第一次体验京剧勾脸。

  • _YC_2300.jpg

    青年京剧教师李国霞在教孩子耍花枪。 

  • _YC_2785.jpg

    海文越剧团年度大戏《西厢记》在紧张排练中。

  • _YC_2835.jpg

    海文越剧团年度大戏《西厢记》在紧张排练中。

  • _YC_2711.jpg

    越剧台本和鼓板

  • DUAN3499_副本.jpg

    海文越剧团部分成员合影

  • _YC_3746.jpg

    青年相声演员闫佳宝

  • WechatIMG58.jpg

    闫佳宝随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赴西班牙巡演时与当地观众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_YC_3170.jpg

    闫佳宝和搭档韩雪松在相声体验课上即兴表演相声。

  • 微信图片_20171127174342.jpg

    闫佳宝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打快板。

前世今生“画”相声
曲艺:从民间来到民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