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带热“丝绸之路学术带”

2020-06-11      

撰文/袁鲁霞

  
  全球范围内从事“一带一路”研究机构的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国家之间、政府与学界、业界与学者的相互交流,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个体行为到机构行为,从一国研究到成立多国研究联盟,各种学术机构和研究力量持续涌现。沿着“一带一路”实际拓展的方向,“丝绸之路学术带”已形成规模,推动相关研究成果频频问世。
  多种形式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纷纷落地
  从国际智库层面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国智库持续加大研究力度,成立了一批研究中心。2017年11月,日本学者发起的“一带一路”日本研究中心在东京成立,促进了日本政府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和理解;2018年5月,韩国民间创立“一带一路研究院”, 促进了中韩两国交流协作;2019年10月,赞比亚首个“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它是由赞比亚大学和赞比亚“一带一路”科技学院共同成立的联合研究中心;2019年10月,意大利“一带一路”研究机构在北京正式设立办公室,成为中意两国在“一带一路”开展多元化、深层次合作的缩影。
  从院校研究机构上,世界主要名校都有中国研究中心,有的还单独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例如,匈牙利罗兰大学于2016年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英国剑桥大学2017年9月成立了首个专项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独立机构—剑桥“一带一路”国际研究中心;2017年9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成都,成立首个在华研究院;法国著名学府巴黎第一大学还为“一带一路”商学院定制中法商道5个主要课程。
  中外联合研究机构共建“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为热潮。中国高校、研究机构与许多国家建立学术联系,开展合作研究。中国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匹兹堡大学,以及英国华威大学、伦敦大学等十余所国际一流大学签署协议,将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国内开展国际合作。2018年12月18日,由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泰中“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在泰国曼谷成立,成为泰国推动泰中高端智库合作的重要机构。2019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共建首个埃及“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心。
  催生丰富研究成果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研究者遍布世界各地,国际学术交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格局,由中方倡导或外方主持的多领域联盟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共同的研究成果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得到了各国新闻机构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关新闻机构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有86个国家的182家媒体加入联盟。
  2019年4月,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家中外智库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2019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与国外46家智库开展深度合作,“一带一路”智库朋友圈扩大到100多家。中亚、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智库纷纷组织研究小组,开展“一带一路”专题研究。
  2018年10月,“一带一路”非洲研究联盟成立,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和34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专家、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与会。
  2018年6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8个城市的40家科研院所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科研院所联盟,并在沈阳发布了《“一带一路”科研院所联盟沈阳宣言》。
  跨国大学联盟促进“一带一路”研究的发展。2015年11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8个国家的47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联合发布《敦煌共识》,决定成立“‘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2016年,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所高校在西安加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18年10月,英国、美国及欧洲、亚洲的56所学术机构一起组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旨在支持和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地区的学术机构之间的联合研究。
  “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于2017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参与。在合作联盟的带动下,“一带一路”智库研究成果陆续面世。2019年,31个国家的137家智库发表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告980多篇,比2018年增加31%。其中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中,创造性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概念,预期这项倡议将为沿线国家和世界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此外还有包括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领衔的研究团队所撰写的《为“一带一路”倡议导航》,德意志银行集团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白皮书》等重大研究报告。从2013年起,海外出版“一带一路”图书出版数量不断上升,累积出版1300余种,涉及20余种语言。各国学术出版形成“一带一路”学术“朋友圈”,推动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互通与繁荣。
  “一带一路”学术论坛形成机制化
  世界各地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一带一路”国际学术论坛。论坛对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扩大各国、多领域合作,回击某些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扩大“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带动下,海内外举办相关的论坛越来越多,有的论坛已经形成机制化,连续举办。比如, 2017年11月,“一带一路”巴黎论坛首届会议在中国驻法国使馆和法国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院的精心筹备下成功召开。2019年1月10日,“一带一路”巴黎论坛第二届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举行。2018年7月,中日企业“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在东京举行;2019年6月,首届“一带一路”东京论坛在东京日本新闻中心举行,论坛通过了2019东京宣言,呼吁设立中日共同研究基金,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健全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一带一路”中国俄罗斯城市合作论坛从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已经举行了3次,其间举行了多主题的文化和商贸活动,带动了中俄文化、商贸、创造领域的合作发展。德国连续举办了三届“一带一路”与中欧合作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和多个欧洲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相关议题进行探讨交流。
  多领域的论坛活动还包括:2016年,西班牙首届“一带一路”华商发展论坛在巴塞罗那举行; 2016年11月,“‘一带一路’—巴尔干视角”国际研讨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2017年12月,中蒙俄“一带一路”新闻论坛在乌兰巴托举行;2019年2月,“一带一路”与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在新加坡举行;2019年6月,“一带一路”地区媒体论坛在巴基斯坦举办等。这些研讨论坛等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智力支持,为学术研究搭建了交流平台、课题协作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对“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和思想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专题研讨,发布智库成果,或者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搭建课题协作平台,募集资金设立非营利性的“一带一路”国际研究基金,为参与方开展“一带一路”相关课题研究提供资助支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开设官方网站和客户端,创办学术刊物,开展研究成果多语种互译,建立相关基础数据库等。
  简言之,经过近7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有效对接,更实现了世界各国各自发展与世界发展大趋势的有力对接。“一带一路”不再只是一些相关国家关注的话题,更是全球性关注的话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丝绸之路学”“一带一路学”“一带一路经济学”“丝绸之路国际学”等概念,“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活动将日益丰富,“丝绸之路学术带”亦将日益繁荣。
  (袁鲁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研究员)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页面提取自-202004-98-102_页面_2.jpg

人民画报封面:西藏的笑颜

《人民画报》的封面多次刊登与西藏相关的人物形象,这些充满纯朴微笑的面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西藏人民积极地投入现代化建设、不断地获得幸福生活的写照。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