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科创筑梦:一群农业博士的青春之歌

2020-09-14      

撰文/本刊记者 周瑾

  
  2019年2月19日,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广东省博士团团长刘玉涛接到一份抽调函,他被任命为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筹备组组长,即刻动身赴省城启动该平台筹建工作。
  时光转回2018年,为解决农业科技孵化与创新难题,探索解决长效通道,农业农村部在华东、华北、西南、华南设立了4大国家级区域中心。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于2018年8月2日获农业农村部批复立项,2018年12月12日正式挂牌。一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青年博士汇聚于此,开始了他们的青春故事。
  汇聚海量农业要素
  今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科技创新与转换有关。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生产能力就可见一斑: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在矮化育种、杂交育种等农业技术的持续接力下,如今全国水稻单造亩产已超过500公斤。
  然而,近些年来农业科技进步遇到了转型挑战,科技成果转化难。上游很多科学研究陷于研学产模式的闭门造车、低端重复,一些所谓的科技成果远离市场,无人问津;中游的科研经济“两张皮”,导致科学家与企业家普通农户碰不上头,擦不出火花;下游的配套缺位,导致科学家和企业貌合神离,最终分道扬镳。
  科创中心正是聚合海量农业元素的大媒介。它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孵化和创新,而是要综合引领全要素流动交易、市场匹配的机制创新和制度创设;不仅仅要热闹珠三角,更要辐射带动两翼山区;不仅仅是要局限于广州,更是要延伸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互通全球。
  据了解,自挂牌成立以来,科创中心已汇集3000余个种质圃、4096名律师、336亿产业发展基金、50万方物业、12万名退役军人等要素资源,数字直通服务超30万家商脉终端。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的中心核心区近800亩,保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区10000余种农作物种质资源,这不仅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创中心构建起直播间、电商馆、交易馆、科普苑等要素平台,目前已嫁接近200家省内外媒体、网红、快播等资源平台,可直通数10万经营主体法人和要素平台,发布媒介信息、科技资讯、商贸链接,平台传播量超120万。
  同时,科创中心链接撬动银行等机构,先后面向广东省农业经营主体推出“战疫贷”“复工贷”“胜疫贷”“企业知识产权快融贷”等系列产品,帮助涉农企业纾解受疫情影响造成的资金困难问题。今年疫情期间,中心1个月内为广东农业企业直接融资38.48亿元。
  逐梦科创之路
  广东省科学院来科创中心挂职的胡玉伟博士笑称:“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团队,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晚上12点以前交材料几乎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
  因为新班子、新平台、新通道、新机制、新关系等的原因,蹒跚起步的科创中心没有任何材料模板、统计数字、积累素材,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有心的同事统计发现,截至2019年1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科创中心这群年轻博士们撰写完成的规划、设计、文案、报告、评审、答辩等材料就超过127万字、汇聚各类图片24万余张、中英文视频和工作PPT的容量超过19GB……
  除了“内功”建设,“科学家”和“企业家”是科创中心“外功”服务的两大抓手。承担广东省农业主体联盟组建工作的广东省农科院马新燕,平时与同事说话都很小声,为了联系21地市100多个县的农业部门和数千家经营主体,手机打热了,嗓子说哑了,就微信交流。整个过程下来,胆子磨大了、口才练好了,成了创建小组中名副其实的“地方通”。
  效率是团队成员最常提到的关键词。广州交易所集团首批加盟创建小组的李洪涛感叹:“这个新平台太多事了,连轴转没有周末和假期,大家只记得日期,根本记不住星期几。而且省市区共建涉及的文件来往太多,根本没时间让你按部就班。”有一次为了办一个紧急文件,李洪涛按图索骥拿着纸质文件将7个部门全部一一走访,领导开会他就在会议室门口等,今天不行明天一早在门口等……这种方式被科创中心戏称为“无缝跟办”。正是这种执着,让科创中心迅速成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2019年6月28日至30日,科创中心处女秀 “水稻矮化育种60周年纪念暨水稻产业科技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吸引了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地的3000余名专家、企业家参加,大会一改过去的展示、会议、论坛“三把斧”模式,借着水稻矮化育种技术成功60周年契机,不但把水稻产业良地、良种、良法、良具、良制、良品、良艺、良商全链条进行了线上线下展演展示,更为重要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全国联网构建起真刀真枪的要素交易市场公开大平台,为“有真经”的科学家和“有料”的企业家牵线搭桥、媒介撮合,为真材实料的科技成果摇旗呐喊,为真落地的科技转化平台全链赋能。此举得到了业界高度肯定,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CCTV1、2、4、7频道和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网、新华网、香港大公报等50余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一周内传播阅读量超1.5亿次,科创中心“一会成名”。
  会后,科创中心创设的“围点搭环”模式一下跃升为业内关注焦点,引发科学家、企业家、要素平台的广泛关注。随后接着一场又一场的“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交易大会”“退役军人农业科创资源对接大会”“全国老区农业科技资源对接会”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短短一年时间,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及国内19个省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6.7万家企业、3.3万个专家加盟。
  华南农业大学挂职科创中心担任交易部部长的冯东东总结道,科创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企业家向科学家(或其他社会平台)抛出科技需求“绣球”,经过专家自荐—中心遴选—对接洽谈—技术预研—预挂牌—正式挂牌等环节,最终促成科技成果的衔接、交易、落地。更重要的是,围绕双方合作,构建起产出来、卖出去、火起来、全链条的要素汇集、资源匹配闭环支撑体系;通过市场导向,引导健康的“产学研”研究,通过“超级媒介”撮合科学家和企业谈成恋爱,通过“要素匹配”为双方合作赠送“嫁妆”,为他们的“联姻”送彩礼,扶一把、助一程,为科技转化提供全链赋能、全程呵护、多维服务。
  有业内人士感慨,这种“围点搭环”模式不但穿珠成链,促成了专家技术集成与生产主体、农户的供需合作,最终一揽子提升了行业技术水平与产能效益,还能够在“专家与专家”上下游科研合作和“企业家与企业家”上下游商业合作中起到撮合作用。例如,因为3D打印体系的撮合,不但以柚子为载体串联起遴选—削皮—烘干—粉碎—萃取一体化技术链,还促成了柚子果酱、精油等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由物理反应升级到化学反应,一举多得。
  科技无界 全球互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吃饱饭”“吃好饭”“防疫治病”成为全球的共同愿望。科创中心按照这一思路排兵布阵,不但立足湾区谋划全国布局,更在布局“一带一路”的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
  大豆栽培起源于中国,种子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南方大豆在亚洲、非洲国家的试点试验捷报频传,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疫情期间,华南农业大学科学家和粤港湾大湾区很多企业家多次汇集中心谋划“一带一路”大豆合作计划,让大豆农业科技在“一带一路”开出灿烂之花。
  除了大豆,合作项目中心正在汇集中医中药大资源体系,发挥广东省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优势。计划于2020年9月在大湾区举行“养病科学配药,养生四季汤啖汤”集药食同源文化、产业、市场、科技于一体的要素交易大会。将专门构架中药产业“一带一路”合作板块,目的是统筹统配土地、劳动力、科技、资本等要素资源,为中药产业布局“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种植加工在内,定制生产在外)的合作大格局体系。
  截至目前,科创中心人员已经从起初的“动员加盟”1.0时代走到了“排队挂职”2.0时代了。来自江西、海南、广东、北京等地的33名博士和少数紧缺专业的硕士汇聚于此,不但锤炼了自我,更在科创中心和原单位之间构建起了稳固桥梁,为科技成果孵化与创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群青年博士的致青春故事才刚刚开始!
 

 

  

DJI_0233.jpg

走进梁平百里竹海,置身天然森林氧吧

百里竹海是西部最大的高山竹海,拥有成片竹林35万亩,竹品种180余个;这里是“中国首批森林氧吧”。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2020-09-03 142846.jpg

安居、乐业:走进甘江头乡谢家坝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甘肃省宕昌县甘江头乡谢家坝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甘肃省宕昌县2018年实施的易地搬迁工程之一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