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2021年海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 国际传播的综合分析

2022-06-28      

撰文/周夏宇 袁露芳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周年。同时,2021年度海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无论在出版数量、语种和主题等方面,都较过去几年有所发展。以下在总结2021年海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总体情况的同时,重点分析海外受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评论。

  海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总体情况

  根据最新数据,2021年度海外涉“一带一路”图书共92本,相比2020年(88本)有所增长。海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图书出版规模继续扩大,出版国别与语言更加丰富,作者身份更加多元,图书内容更加丰富。“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新时代海外中国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从出版语言来看,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图书包括英语(52本)、韩语(19本)、日语(9本)、法语(8本)、阿拉伯语(2本)、葡萄牙语(2本)。

  从作者身份来看,包括大学教授、研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人、公司高管、跨国旅居者等,他们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学术、企业、新闻报道和日常生活等多样化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深入分析,使中华文明呈现出更立体、更公平的文化背景。

  图书内容主要以“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国际影响为中心,涉及到国际关系、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法学、环境、科技等多个方面,既有扎实严谨的学术著作,又有可读性较强的调研报告与纪实作品。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传播效果

  相比于早期的海外传播,如今民众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概念和实施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读者期待获得更多的事实与视角帮助他们理解“一带一路”,读者评论观点与关注焦点如下:

  受众主体多元,对“一带一路”倡议看法积极。通过对多家知名海外图书网站上总计205条、15.3万字的读者评论及144位评论者信息的梳理与分析,大致勾勒出海外“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读者画像——20-59岁的男性居多,国籍、社会身份及所用语种多元,大多对中国具有研究、投资需求或长期对中国抱有兴趣,且对“一带一路”倡议看法较为积极。

  其中,新加坡学者廖振扬(Joseph ChinyongLiow)等人的著作《“一带一路”倡议研究手册》(比利时爱德华埃尔加出版公司)和巴西学者合著的 《当代中国:六大解读》受到较多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没有鲜明的国别差异。

  基本概念更加明确,具体实施情况尚待宣介。早期,各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提法上不统一,基本概念也不明确。如今,无论是图书作者还是读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表述和基本概念都有了较为统一的认知,并通过多种渠道对“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发展情况以及前景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读者期待通过阅读书籍获得更多具体细节,如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最新进展等。

  结合中华文化语境,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对“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概念的理解,读者试图从中华文化中寻找“一带一路”的核心概念。如,强调团结与亲善和睦的“天下观”“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观、儒家文化的道德观,等等。在海外读者看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带动沿线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包含着中国希望实现天下大同、获得沿线国家尊重的期望。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从“全球中国”到“全球东方”。长期以来,全球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往往陷入要么是绝对威胁、要么是宏伟远景两个极端。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崛起,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愈发显著。在此背景下,海外读者们更多地从东西方价值观差异角度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摒弃意识形态偏见,渴望实事求是地反映“一带一路”倡议真实情况、回应相关利益方现实问题的图书。

  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还有“丝路文化圈”以及中国在全球东方的重要性。同时,海外读者对中国通信技术在海外的广泛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等也保持持续关注,并希望中国进一步提高项目的透明性,以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

  “一带一路”图书国际传播的思考

  全球受众对“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大的兴趣与强烈的获知渴望,“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新时代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场域,在多元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的受众中形成了巨大的讨论空间。为继续提升“一带一路”图书的海外影响力,需要在语言、专业性、素材选取和主题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

  1.语言简洁生动,增加出版语种。“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应减少使用较为严肃的政治和外交辞令。应通过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结合,对“一带一路”进行立体化解读。据调研显示,用中国周边国家母语出版的“一带一路”相关书籍较少,大多是非英语母语的作者出版的英文著作,给非英语国家海外读者造成了理解困难,应增加多语种著作出版。

  2.关注读者多样性,兼顾著作的学理性和通俗性。“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既要有符合专业读者需求的学术性著作,具有扎实、严谨的理论建设和学术的想象力,又要有符合一般读者审美的大众化读本,以“事实报道+案例分析+前景预测”的内容组合形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避免使用枯燥理论观点论证问题。一方面,读者希望看到更多项目成败的案例。例如,“一带一路”项目的资金流向、覆盖国家数量、不同信息来源给出的数据等。另一方面,读者期待听到更多人性化的故事,了解普通人在经历“一带一路”给全球带来重大经济变革时的感受。“一带一路”倡议相关著作应该关注更广泛的受众对于“一带一路”的兴趣点,更多地采取实地调研与个人口述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故事。

  周夏宇:中国外文局与北京大学联合培养

  博士后;

  袁露芳;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1071619504099_.pic_hd(1).jpg

水韵姜堰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DUAN9831.png

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北京市公安局于9月11日上午在反恐怖和特警总队举办“听民意办实事 锻造公安铁军”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主题开放日活动。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