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第三方市场合作:1+1+1>3的共赢模式

2022-09-20      

撰文/本刊记者 静图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创立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主要指中国企业与有关国家企业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成为各国企业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受到发达国家及相关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欢迎。

  推进合作的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欧及北非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整体水平偏低,需要借助国际力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此,2015年6月,中法两国政府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第三方市场合作”概念。截至2019年,中方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实践中,中国与欧洲相关国家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举办工作会议,并与有关国家签署示范项目清单。

  “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就拿2022年上半年来说,尽管仍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一带一路”建设第三方市场合作仍稳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2022年2月,中国与法国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包含基础设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7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7亿美元。

  2022年3月,中国与英国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示范项目——肯尼亚A13公路LOT3段升级项目在中英企业间达成融资协议。该项目采用PPP(公私合营)模式,总投资1.8亿美元,中方联合体负责项目总承包,英国担保机构盖兰特公司为项目提供还款担保。

  2022年6月,中国与新加坡在互联互通项目金融领域的首个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在泰国成功落地实施。渣打银行重庆分行联动渣打银行泰国分行,向重庆洪九果品泰国子公司发放首笔300万美元贷款,以推动该公司在泰国的商品出口。

  ……

  对此,众多专家指出,作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第三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实现1+1+1>3的效果。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也多次表示,中方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与有关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第三方市场合作发挥各个主体在产业链上中游的比较优势,可有效衔接各方供给与需求,推动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强全产业链合作。这在秘鲁地铁建造中得以充分体现。

  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拉美国家,秘鲁一直面临着交通设施落后的局面。首都利马总人口约900万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近年由于城市化及机动车拥有量上升,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为缓解交通压力,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秘鲁政府共规划了6条地铁,目前正在修建2号线和4号线部分路段,全长约35公里,共有车站35个,总投资约53亿美元。

  2015年,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与韩国Dohwa公司和秘鲁当地公司组成监理联合体,中标利马地铁2号线的综合监理服务合同,为利马地铁2号线提供设计审查、机车车辆监造和施工监理等综合性咨询服务。项目开展7年来,通过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国企业的专业技术经验和业绩优势、韩国公司丰富的管理和国际化运营经验、秘鲁公司熟悉当地法律、商业环境以及语言方面的优势均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上述合作为秘鲁引入国际化项目管理模式,使2号线项目的管理更加专业和规范,为今后更多国际企业进入秘鲁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这样的案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还很多。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列举了5个类别21个案例,涵盖铁路、化工、油气、电力、金融等多个领域。同时,该报告阐述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涵、理念和原则,并强调,在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过程中,中方秉承开放、绿色、廉洁理念,遵循三方共商共建共享、第三方受益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商业原则、国际惯例,坚持质量优先、因地制宜,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

  多层级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9年来,中国在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中,从中央政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到央企、大型国有企业带头示范,再到地方企业积极广泛参与,形成一定规模。

  首先,从顶层设计到制度构建,国内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日趋完善。在政府搭建平台方面,中国已与14个国家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共同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设立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例如中国“丝路基金”与欧洲投资开发银行建立了第三方合作的市场基金等。

  其次,第三方市场为国内大型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范式。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与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开展了诸多大型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在国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最后,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各界力量已被广泛动员,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新开放格局,不少内陆省份也在对外开放中寻找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以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为例,2013年至2019年底,湖北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有一定规模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多达90余个。安徽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有基础交通、贸易平台、产能合作和人文交流4类重点项目100余个,总投资额近万亿元。目前,仅对德合作重点项目就有115个,总投资超过104亿美元。湖南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库滚动更新,项目累计达142个,总投资3461亿元。

  新形势 新挑战

  对中国而言,发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不仅可以帮助中资企业获得更多总包项目,扩大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出口,也有助于其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参与这种合作给了中国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资本对接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其风险评估和资本管理能力。而发达经济体则希望通过组建合资企业分担风险,分享收益,并在全球基础设施竞争格局中树立自己的地位。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下,发达经济体不仅能够输出其在某些细分领域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其在项目准备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可以与中国的项目总包优势形成互补。此外,来自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可以获得风险平衡的全球投资机会。

  尽管成效显著,但随着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面临着诸多难题。为此,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鼓励中国企业遵循国际通行标准,以满足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多边金融机构和长期投资者的需求,积极参与第三方合作。

  世界正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缺口,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是零和游戏,而是“1+1+1>3”的难得机遇。各参与方借此都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不断调整落实其可持续发展议程。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