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65544858644711-1.pn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推进疫苗国际合作 共筑健康丝绸之路

2022-09-20      

撰文/本刊记者 陆舟
  2022年6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周报显示,今年1月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每周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依然超过300万例。截至8月19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9亿例,死亡病例达644多万例。

  当前,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公平合理分配、保障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成为全球讨论议题。在产量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为缩小全球疫苗赤字、产能赤字作出重要贡献。

  共筑全球防疫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与世界分享了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供疫苗开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布局5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工作,率先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2020年6月开始,中国同巴西、阿联酋、智利等国家签订疫苗临床试验协议,开展中国原创疫苗首次国际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同时,加强同流行病防控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国际组织的密切沟通和科研合作。

  截至2022年3月,中国已经有29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有16款已在境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有7款获得附条件上市以及紧急使用的批准,有2款疫苗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截至2022年2月底,中国已经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无偿捐献超过2亿剂疫苗,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次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也催化了全球主要国家在疫苗研发领域的一次技术升级。之前曾有判断认为从疫苗研发到投入使用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但新冠肺炎疫苗的交付时间目前已缩短到了12个月,而且在全球首先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9种疫苗中,有5款由中国企业原创研发。无论是原创技术还是研发速度,都刷新了全球对于中国疫苗的认知。

  以科兴为例,截至2022年1月底中国科兴的新冠疫苗全球出货量达27亿剂,覆盖了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口。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科兴新冠疫苗近一半销售额来自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占比全球市场的23%左右。

  以往,中国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上海拓新健康促进中心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介绍了疫苗“走出去”所需要经历的漫长的过程,“首先我国疫苗监管体系需要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以确认其安全可靠,其次该疫苗要经过WHO专家的‘预认证’,并完成一系列技术考评,最后才能进入到联合国和国际组织采购的过程。”

  如今,中国新冠疫苗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大规模输出海外,并且大大改观了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对中国疫苗的态度,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疫苗研发、供应、生产的国际化。目前,中国与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向世卫组织提交《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循证评价研究报告》;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疗专家组;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中国疫苗持续为多国民众带去战胜疫情的希望和信心。

  弥合“免疫鸿沟”

  尽管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苗产量增加,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免疫鸿沟”仍在扩大。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今年年初表示,有超过90个国家尚未实现为40%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超过85%的非洲人口尚未接种一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筹资大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指出,在中低收入国家人群当中只有不到半数人口接种疫苗,而一些发达国家超过80%的人已经接受了疫苗注射。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差距悬殊。

  许多贫穷国家被排除在疫苗接种之外,除了受疫苗分配不公的原因,还有疫苗生产商、捐赠国和受赠国沟通不足等问题。非洲最大制药公司、南非爱施健制药控股有限公司的高级执行官斯塔夫罗斯•尼科拉乌坦言,“不幸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时期,非洲却无法大量获得新冠肺炎疫苗。在疫苗接种方面,非洲被排在了末位。”

  填补“免疫鸿沟”,需要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并且能够均等地把疫苗分配到全球。中国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抗疫中发挥领导作用,坚定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以提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推动实现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在亚洲,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南亚、东南亚的疫情大幅反弹,中国克服生产排期紧张等困难,启动“紧急支持计划”,加大向孟加拉国、越南、缅甸等国家的疫苗供应;在非洲,中国向近50个非洲国家及非盟提供疫苗,中国疫苗被非洲朋友称为“及时雨”和“隧道尽头的光芒”;在拉美,从2021年除夕之夜中国疫苗起运玻利维亚,到尼加拉瓜将中国疫苗称赞为“来自中国的礼物”,中国疫苗获得越来越多的信任票……中国疫苗跨越千山万水,护佑千千万万民众安康。“中国已经成为了弥合‘免疫鸿沟’的重要力量,得益于不断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并且持续增长的全球合作承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政策与倡导总裁加吉·戈什说。

  从共同开展国际临床试验,到疫苗援助出口,再到合作生产疫苗,中国坚决践行把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宣示,以实际行动推动疫苗公平可及,坚定地站在全球疫苗合作行动第一方阵。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12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在15个国家已经或正在建设疫苗原液灌装基地,打造当地疫苗生产中心,并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国家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同时,中国疫苗企业尽己所能对外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

  在塞尔维亚,欧洲地区首家中国疫苗工厂落地;在摩洛哥,中国医药集团与摩洛哥卫生部合作,开展新冠疫苗生产合作,提供科技支撑,共建摩洛哥非洲生物制药和疫苗创新中心,服务覆盖北非乃至非洲大陆;在阿联酋,建成了目前最大的中国新冠疫苗境外灌装基地,年生产量超过2亿剂;阿联酋本土灌装疫苗下线以来,产品已覆盖西亚、北非多个国家。“我们不是简单提供疫苗,而是贯彻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授人以渔,对有意愿并有能力进行疫苗生产合作的国家提供相应帮助和支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

  共筑“健康丝路”

  健康赤字和安全赤字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2015年国家卫计委(国家卫健委的前身)发布《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正式提出“健康‘一带一路’”的概念。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依靠中国国内医疗体系发展、抗击传染病的成功经验和对外医疗援助的悠久历史,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更进一步明确了以维护卫生安全、促进健康发展和推动创新合作为三大目标的“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方向,明确提出在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加强卫生体系建设、妇幼健康、医疗服务与管理、传统医药、健康老龄化、卫生人才培养、医药研发与健康产业等领域,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共筑健康丝绸之路、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以维护全球卫生安全、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研发创新、构筑包容伙伴关系作为四大基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卫生领域的学术交流、人员往来和项目合作,使沿线各国人民共享建设成果,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健康丝绸之路”不仅成为联结沿线各国民心的重要纽带,也是携手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目标所贡献的中国方案。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