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共识缺失与知识分享 —新型智库的发力方向

新型智库的发力方向

2023-02-27      

撰文/孙敬鑫
  2022年9月2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发言中警告,世界“已陷入大麻烦之中”“没有合作,没有对话,没有集体解决问题之举”。他为此呼吁国际社会形成世界联盟,克服分歧并共同行动。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国际社会共识缺失的现实,作为新型智库应认真研究表象背后的成因,发挥自身专长,为形成人类发展共识贡献力量。

  共识的缺失

  共识缺失首先表现在对历史发展潮流缺乏统一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否已经发生逆转?和平与发展是否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类应当坚持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各国应该选择“拉手”还是“脱钩”……对于这些重大问题,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争论越来越多,达成共识成了“奢侈品”。

  共识缺失也表现在对人类共同价值缺乏统一认可。长期以来,美西方一直强调所谓“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但实质是借“普世价值”的名义干涉他国内政、进行价值观输出。中国则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此外,西方世界内部对传统的民主价值观也已产生动摇。2021年1月的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再次证明美式民主的光环受到严重冲击。

  共识缺失还表现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缺乏统一行动。面对延宕反复的世纪疫情和日渐紧张的地缘政治,各国的态度大相径庭。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有的国家选择遏制、打压、制裁对手,中国则主张劝和促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顺应历史的发展脚步。此外,面对世界金融、经济、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很多西方大国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传统大国的退缩与分裂,是导致共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结束以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发挥了根本性作用。传统大国在这一秩序建立和维护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近年来,少数西方大国在踟蹰不前甚至不断倒退。以美国为例,近年来频频出现“退群”事件。1982年,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率先开启美国历史上首次“退群”,到2021年,美国先后退了17个群,其中存在“退了又返、返了又退”的情况。欧盟方面先是经历英国的退出,现在也因能源问题等出现严重分歧。

  新型智库的作为

  首先,生产有用知识,回答时代之问。智库区别于媒体和普通社会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思想、智慧等深层次的“知识供给”,这是真正影响世界的重要工具。站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智库需要研究提出更多的中国方案,列出更细的中国举措。特别应着眼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生态、健康等重大公共议题,通过严谨、科学和专业的研究,给出更多解决方案。

  其次,有效分享知识,搭建合作平台。知识只有在分享中才会日渐完善并发挥更大作用。2017年8月,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成立,旨在为研究交流发展理念、促进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积极贡献。2020年10月,“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立大会”举行。2021年6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吉诺·赫尔玛尼研究所、巴基斯坦巴中学会、法国桥智库举行在线签约仪式,成立三家“当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并启动“当代中国与世界知识分享计划”。这些探索,都是为了更高效、更便捷地传播知识。

  最后,专业信息供给,对冲虚假信息。虽然来自社交平台的信息具有实时的便捷性,但海量信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不为人所察觉的虚假信息,容易引发“信任赤字”。2021年10月,美国盖洛普公司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美国人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已经降至史上第二低,接受调查的民众中有三分之一“根本”不信任美国媒体。2022年初,一家民调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广播、纸媒、互联网等四种信息媒介无一获得法国人半数以上的信任度。鉴于此,基于知识研究与信息分享的定位,智库应该以专业的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科学的数据和结论,以科学知识的传播,使民众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信任感和确定感。

  孙敬鑫: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特聘教授

  

   

“奋进新时代 聚力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宣传海报征集展示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