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郑佳韵
俄文名:Чжэн Цзяюнь
目前就读院校: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
郑佳韵选择留学白俄罗斯,完全是受她国内的专业老师罗东的影响。罗东早年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郑佳韵受老师的影响,也激发了对俄派音乐教育体系的兴趣,而罗东也非常希望如今的弟子能去自己当年的母校学习。毕竟,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是白俄罗斯国家艺术类专业最高学府,迄今已有90年历史,师资雄厚,人才济济。学校有多位教授被授予功勋艺术家的称号,这些教授拒绝欧美名校的高薪邀请,继续坚守在故土,为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的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4年,郑佳韵如愿考入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开始了在异国的求学生涯,也引出了下面的这些温暖故事。
郑佳韵的舍友是个非常热情的白俄罗斯女孩。郑佳韵和她无话不谈。这位室友对中国的食物非常感兴趣,最喜欢的是福建沙县小吃“拌面”,甚至学会了烹饪方法并做给她的父母吃。空闲时,郑佳韵和室友经常一起去划船、看电影、听歌剧。每逢周末,室友的父母会乘火车到明斯克,给室友带来一整周的食物,每次都会准备专属郑佳韵的一份:室友母亲自己泡的酸黄瓜和父亲晒的鱼干。跟室友同住的那一年,让郑佳韵真切地感受到白俄罗斯人民的淳朴和善良。
留学之前,郑佳韵想象中的白俄罗斯气候相对恶劣、树林里生活着熊。而当她真正来到这里后,发现白俄罗斯人大多数很友善,城市治安较好,环境优美,是个宁静且适合居住的国家。
入学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后,郑佳韵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和中国有关的出版物,内容涵盖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国音乐文化等,还会及时更新中白友好交流的各类新闻。
近年来,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中国著名院校先后开展了深度的交流合作。双方互派交换生,并展开各类型音乐艺术巡演等活动,中白音乐艺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由此不断深入。留学期间,郑佳韵参加了很多活动:她曾组织音乐学院合唱小组参加由白方主办的多国文化展览会,在展览会上演唱中国歌曲,传播中国声音;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加入了中国留白学生疫情应急防护小组,协助使馆向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分发了4批健康包;在“春苗行动”中国留白学生疫苗接种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也曾连续4年担任“中白学生新春联欢晚会”导演组成员。晚会上,中国留学生展示了中国民族舞、相声、汉服、民乐、京剧等多种传统艺术文化。白方同学们则表演展示了白俄罗斯的民族舞蹈、传统服装、音乐等。每年的“中白学生新春联欢晚会”在白大“一票难求”,备受好评,成为中白两国学生艺术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
这些年来,中白两国合作不断深化,为双方各领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经贸、科技等领域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这些合作项目为中白两国留学生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和就业方向。谈及毕业后的去向,郑佳韵更希望回到家乡工作。但她说,“如果有机会,我很愿意继续从事中白两国文化方面的工作,为推广汉语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出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