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为“绿色丝路”提供智力支撑

2023-11-27      撰文/本刊记者 周瑾

  2023年9月9日,“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研讨会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科学路径与案例》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政府、行业、科研、学术等部门和机构的70余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包括“一带一路”学术共同体建设倡议、特邀报告和主题研讨三个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成功之处、成功之谜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新十年“一带一路”怎么干等主题互动交流,广聚智慧,对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与挑战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旨在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学术力量。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丝路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方向和工作内容。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发言中强调,环境变化贯穿人类和人类文明的整个历程,是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由于沿线地区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地质条件、差异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独特但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因而共建“一带一路”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之路。

  气候变暖影响下的环境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地区受气候变暖影响大,生态系统脆弱。如以青藏高原为核心,涵盖东亚、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地区的泛第三极地区与古丝绸之路沿线高度重合,也是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区域,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亟需研究的重点区域。

  2018年3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启动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简称“丝路环境专项”)。“丝路环境专项”旨在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示范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全链条组织方式,开展泛第三极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研究,评估并应对重点地区和重大工程的环境问题,提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019年,“丝路环境专项”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五年来,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外专家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取得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创新性突破,贡献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中国方案,创新丝绸之路绿色发展的中国技术及示范体系,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高质量生态保护是绿色丝路建设的关键领域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也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更是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领域之一。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的底色。在政策体系方面,出台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及生态环保、能源合作、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等政策文件;在伙伴关系方面,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实施“绿色丝路使者”等合作计划;在务实合作方面,中资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力发电等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在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等项目时修建动物通道等设施,为共建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介绍,201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领域开展了30多项研究,包括“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年成效评估、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指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具体行动,更是一种国际话语权——关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共识,关于环境标准的共识,关于发展观的共识。他介绍说,《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科学路径与案例》一书从多个维度系统探索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路径,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他同时透露,《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科学路径与案例》是在中国科学院“丝路环境专项”支持下“一带一路”专题研究系列完成的第五部学术专著,该系列最后一部学术专著《“一带一路”怎么干——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思考》,也将于2023年年底前出版。

  中外科教合作渐成体系

  中国科学院自2013年开始打造“人才、项目、平台”相结合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体系,组织开展了一大批“一带一路”研究,有力地支撑了相关规划和决策工作。同时,在共建国家建设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分别是: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智利)、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巴西)、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中亚药物研究中心(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尼泊尔)、中—斯联合科教中心(斯里兰卡)、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缅甸)、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泰国)、中—巴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巴基斯坦),成为与共建国家开展深度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

  借助这10个海外科教合作中心,中外科学家可以携手攻克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疾病防控、清洁水技术、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此外,在如何用好国际创新资源等方面,也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积累。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表示,十年来,海外科教合作中心持续拓展和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在服务国家科技外交、服务科技创新、应对可持续发展共性挑战、惠民生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原司长欧晓理认为,不论是智库、研究者还是媒体,都应该用事实和数据正本清源,梳理、研究和宣介共建“一带一路”在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王一军认为,“一带一路”是世界之需与中国优势的结合,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是重要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工程的结合,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经验“走出去”的结合;未来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更加聚焦重点区域、周边国家,更加聚焦战略资源的重点合作、更加聚焦风险防控。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倡导尊重各方追求绿色发展的权利,响应各方可持续发展需求,正日益形成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发展共识。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