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63132269-1111.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光明行

2024-03-04      撰文/本刊记者 金萱


2019年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走进锡林郭勒暨“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在二连浩特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供图)


  2023年9月12日,中国“光明行”医疗队携带全套医疗设备,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医疗队由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7名医疗专家和工程师组成,在吉开展为期14天的白内障复明医疗救治工作。这是中方践行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承诺的实际行动,也是中吉两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密切合作的重要内容。

  白内障患者塔兰特·穆塔利波夫曾是一名医生,为了治疗眼疾,多年来他和老伴阿依古丽二人辗转多地求医,但因病情严重、手术难度高而未能如愿。在此次光明行医疗救助公益活动中,穆塔利波夫接受了中国医生一系列细致专业的检查和康复操作。医疗队队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侯宪如成功地将带有矫正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穆塔利波夫的眼睛,同时还针对他受伤引发的瞳孔粘连和角膜粘连,进行了瞳孔成形、角膜粘连清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术后第二天,当覆盖眼睛的纱布被轻轻移开,穆塔利波夫激动地说:“我又能看到了,感谢中国专家!”

  吉尔吉斯斯坦属于大陆性气候,紫外线辐射强烈,加上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白内障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过去70岁以上患者居多,现在很多人40岁就患上了白内障。”吉尔吉斯斯坦国立眼科主任巴克特古丽·马梅托娃在观看中国医生的手术后,惊讶地说:“他们的手术堪称完美,还带了人工晶状体和先进设备。”据介绍,吉尔吉斯斯坦目前还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使用硬性人工晶体,因而手术切口大,需要缝合,患者恢复期较长,很多贫困患者无法支付高昂的手术和材料费用。中国医生的到来,为治疗吉尔吉斯斯坦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活动期间,中方医疗队共完成33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在当地举办了多场眼科教学培训活动及学术交流会,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带教方式培训当地医生。马梅托娃表示,中国医生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材料和设备,还传授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中国的无私帮助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希望吉中医疗卫生合作越来越深入。”

  “小而美”的民心工程

  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白皮书阐述了世界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的生动实践,作为民生合作领域的品牌项目,“光明行”就是其中之一。

  “光明行”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开展的一项医疗领域的民心工程,中国医疗团队、设备和技术因此走出国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合作,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

  在2023年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专门播放了一段国际光明行医疗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现场视频,讲述了一个带去光明的感人故事: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家医院手术室,一场白内障复明手术正在进行中,当人工晶体正要植入患者眼中之时,突发的停电让一切陷入黑暗,此时,一个灯、两个灯、三个灯……越来越多的手机灯光加入,照亮视野、点亮希望。当视频中一次次中亚人民的笑容呈现,全场响起经久不衰的掌声,有的嘉宾轻轻用纸巾拭去眼角的泪水。

  这段视频中的主人公,就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医疗团队。“患者的信任和感谢让我们深受感染和鼓舞。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为增进当地民众健康出一份力。”中方专家组领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鲍永珍说。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支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团队先后9次赴非洲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足迹遍布马拉维、吉布提、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并于2019年和2023年远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开展国际光明行活动。十年来,中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向58个国家派出医疗队,赴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近万名。这样“小而美”“惠而实”的民心工程,给“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从派遣医疗队、实施人才培养,到传染病防控、开展卫生援助,再到推广中医药、签订合作协议……中国积极深化与共建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为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卫生健康合作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中方先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公共卫生合作网络、热带医学联盟、包虫病防控联盟等平台,加强与有关国家的传染病防控合作。我国5支国际紧急医疗救援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派遣公共卫生专家赴西非、菲律宾、尼泊尔等地开展埃博拉疫情防控及自然灾害紧急医疗救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34个国家派出38批次抗疫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余剂疫苗,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谛。

  如今,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医院合作联盟、卫生政策研究网络、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计划(2020-2022)等项目,为共建国家培养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学科研人员;与41个国家的46所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派遣医务人员赴巴基斯坦、柬埔寨、苏丹、牙买加等国,免费治疗当地白内障患者、先心病儿童,赴斐济、汤加等太平洋岛国开展义诊;与湄公河流域国家、中亚国家、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开展跨境医疗服务合作。不仅如此,中国还结合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防治等科技专项,深化与相关国家科研机构在重大新药创制和疾病防治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卫生创新领域合作;建立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联盟,提高相关国家健康服务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将继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增进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

image001.jpg

南昌舰党委•奋进深蓝写忠诚

寥寥星光伴航,中国海军航母编队正组织夜间训练。首次加入航母编队的国产万吨大驱南昌舰担负伴随警戒任务。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