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3年1月22日,土耳其最快地铁开通,“中国造”伊斯坦布尔地铁列车上线运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图)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来,不仅推动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也推动了中外金融业的合作发展。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金融机构要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还必须面对并克服一系列的挑战。
良好的合作基础
2023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151个国家、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越来越多国家展示出与中国共同发展和合作的强烈愿望。其中,土耳其就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土耳其不仅地理位置很特殊很重要,还是一个多元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旅游业优势明显。由于土耳其的经济和工业增长迅速,导致国内能源需求增加,必须通过加强能源基础设施来满足。作为重要的投资贸易伙伴,拓展与中国间的金融领域的合作尤为重要。在能源领域,土耳其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合作,这种合作侧重于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各种能源领域,包括水电站、火电站、天然气储存、风电站、太阳能电站和核电站建设等。在这些项目中,金融投资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2023年以来,土耳其不但连续五次加息,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逐步复苏。
尽管近期土耳其货币贬值,但土耳其银行的资本水平和资产质量前景良好,公共债务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近年来,穆迪与惠誉评级机构将土耳其评级展望上调至稳定,并将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上调。摩根大通、美国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土耳其通胀预期纷纷上调。这也充分体现出土耳其经济政策的变化给土耳其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在经贸合作领域内,中土政府不断鼓励两国企业加强互利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与土耳其公司在铁路和能源、港口、电信、电子商务以及金融等领域内开展合作,两国企业在交通、电子信息技术、贸易、工业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发展相辅相成。
近年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计划对接不断深化,两国贸易发展迅速。土耳其利用其优势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亚欧两大陆的能源通道以及交通和物流枢纽。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土双边贸易额逐年递增,目前有上千家中国企业在土耳其开设商贸机构,而金融投资在国际项目合作中的引领和支持作用尤为明显。中国金融业这些年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已在境外拥有4602家金融机构。这些都为中土两国开展金融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发展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外金融合作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要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中国金融机构必须加强本地化运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同时也需要提升服务质量,研发创新产品,加强合规管理,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互惠互利,实现共赢。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深入理解并适应各个本地市场的特性和需求。
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土耳其纺织银行。土耳其支行成立后并未进行大量裁员,而是通过当地员工了解市场,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习惯、支付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本地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竞争格局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本地市场量身打造了产品和服务,满足了本地化的需求。
另外,土耳其工商银行还作为本地企业和中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桥梁,协助中土双方企业更好地合作,帮助中资企业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像通过参与盐湖天然气储库项目、胡奴鲁特火电厂项目、Kuport港口建设等大型项目,在促进中土经贸合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除了提供传统的存款和贷款服务,中国金融机构还提供贸易融资、项目融资、资产管理、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金融机构作支持,更多的中国企业才能“走出去”,获得更多更好的项目。从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到风电、火电等能源项目,这些项目合作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不断为中土双方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不仅可以进入新的市场,获取新的业务机会,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因此,中国金融机构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会,推动自身全球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政府应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对挑战,抓住机会。企业也要努力打造自身形象,符合项目所在国政策要求、产业要求、绿色环保要求,创造与金融合作的条件。
总之,金融机构的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金融机构、政府、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期待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更多的智慧,为中国与土耳其乃至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玉宝:浙江外国语学院经贸产投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