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12天的“健康快车2024乌兹别克斯坦光明行”医疗合作项目,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返回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邵晓凤及相关处室人员专程到机场迎接。“久违了!你们辛苦啦!”“欢迎回家!”“大家都是好样的!”……鲜花、笑脸和拥抱,人们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医疗队凯旋回家。
开启第三次赴乌旅程
此次“健康快车2024乌兹别克斯坦光明行”,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次执行与该国的合作项目。
回想当初启程时的情景,全体医疗队员还记忆犹新。 2024年10月2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名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队离开北京,踏上赴乌国的旅程。经过6个半小时4363公里的飞行,医疗队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正式开启为期12天的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属于国际光明行的一部分。2022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宣布,在未来3年为上合组织国家的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为落实这一承诺,由国家卫健委指导、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具体实施的“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简称国际光明行)随即展开,组织中国医疗队分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开展相关医疗服务工作。
在国际光明行活动中,中国众多医疗队、设备和技术走出国门,让当地患者重见光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是派出精兵强将,从2019年至2024年9月期间相继参加了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行动。2024年10月的这次行动最终完成预期的目标,成为“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的收官之旅。
加强防盲合作交流
刚到乌兹别克斯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2024年10月3日上午,医疗队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专业实用医学中心,进行参观及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尤苏波夫表达了对中国眼科同仁的欢迎。他衷心期盼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开创更具活力的合作新篇章。
在随后进行的青光眼和眼底病疑难病例会诊中,众多患者不远千里甚至跨国慕名而来,很早就已等候在诊室。“我们得知中国医生要在乌兹别克斯坦会诊,特地从哈萨克斯坦赶来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医生技术好!”“我几乎失明很多年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治好我的眼睛!”……面对异国患者的期盼,医疗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德无界、大爱无疆的誓言。
2024年10月4日,医疗队专家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国际眼科大会。这也是该大会迎来的首批中国专家学者。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特邀专家,医疗队队长鲍永珍教授做了“婴儿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及远期疗效”专题发言;在10月5日大会举行的“一带一路”中国专场上,梁建宏教授做了“脉络膜肿瘤的治疗”和“激光还是抗 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主题的报告;吴慧娟教授做“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理机制新发现及临床价值”为主题的报告;元力教授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为主题的报告……医疗队专家表示,参加国际眼科大会也是一次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通过共同探讨全球性的眼健康问题,进一步加深国际合作,促进眼科医学的进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为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在塔什干完成学术交流后,2024年10月6日,医疗队经过6个小时的火车旅途到达千年古城布哈拉,在当地开展白内障手术、带教、会诊等合作交流活动。
医疗队到达当地的第二天,患者们一早就开始排队候诊了。“我们相信中国医生”“太谢谢你们了!”……中国医生的技术与大爱,早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口口相传,患者们热切期待着中国医生,期待着手术,期待着光明。
有了往年的合作基础,布哈拉眼科医疗团队和中国医疗队配合默契:核对姓名、写手术卡片、做术前准备……一套流程非常顺畅。 开诊第一天顺利完成28例白内障手术,第二天42例、第三天44例、第四天48例……随着中国制造的人工晶体被植入患者眼中,为一个个家庭带去希望的曙光。
由于当地的手术显微镜缺少助手镜,非常不利于当地医生在实操中学习手术技能。这次医疗队特意带来了录像设备,方便当地医生通过实时录像系统学习白内障手术。“这个录像系统太好了,可以使我们反复观看和练习,极大提升了我们的手术技能!”当地医生开心地表示说。
超额完成目标
本次“健康快车2024乌兹别克斯坦光明行”中,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9名队员不辱使命,12天中在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顺利完成209例白内障手术。截至目前,医疗团队累计完成白内障手术远超2000例,并与当地医生一起开展眼科义诊和疑难病会诊,参加各种业务研讨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中乌防盲医疗合作。
据了解,为高质量完成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特别挑选出素质过硬、技术精湛、有着丰富援外经验的医务人员参加光明行行动。例如,国内眼科白内障专业知名专家鲍永珍教授,从2013 年起就带领团队前往非洲、中亚的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合作项目,多次执行国际光明行任务,具有丰富的合作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此次,她作为国际光明行首席专家,已是第三次来到乌兹别克斯坦。
国际光明行受到乌兹别克斯坦民众和同行的高度评价。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专业实用医学中心主任尤苏波夫指出,在中乌防盲合作中心的框架下,两国之间互派了年轻的眼科医师进行交流与培训。比如乌兹的费勒医生曾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访问学习,郑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张娜医生曾到乌兹别克斯坦学习交流……可以说。中乌双方在眼科领域的合作已迈入了新阶段。
回顾整个医疗合作项目,中方承诺并实施的国际光明行活动,释放人间大爱,彰显大国担当,进一步增进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众的情感,有力推动了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和传统友谊。
(本文图片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提供)
当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湖南博物院三层的走廊,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的入口处形成了鲜明的光线分割。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