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孟建交50周年暨中孟人文交流年之际,一场跨越文明的思想交流与对话在孟加拉首都达卡举办。当地时间5月1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孟读者会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中孟两国350余位政商学界嘉宾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深入研讨,探寻现代化建设密码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发展新机遇。
如果说,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帕德玛大桥与达卡地铁等标志性项目,标志着中孟两国合作的硬联通成果,那么此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孟读者会则架设起文化共赏、文明互鉴的“思想之桥”。这种现实与理念的辉映,恰是中孟务实合作与人文交流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解码中国治理的“思想之窗”
从2014年到今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经出版四卷,以40多个语种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成为各国读者感知新时代中国的思想之窗。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通过这部著作,孟加拉国读者可以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读懂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读懂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读懂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他表示,中国外文局愿与孟加拉国各界加强在出版、媒体、智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助力两国增进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其中蕴含着中华文明朴素而经典、悠久而常新的治国理政理念,汇集了中国领导人在新时代的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姚文指出,这部著作不仅为孟加拉国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也为中孟关系发展提供了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电力能源及矿产资源、道路运输与桥梁、铁路顾问穆罕默德·福兹尔·卡比尔·汗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其中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党建治理等重要议题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也反映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未来的愿景。他认为孟加拉国读者可以通过这部著作充分理解中国取得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挑战,从而更好学习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治国智慧和思想启迪对于孟加拉国读者而言是珍贵的宝藏。”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新闻秘书沙菲克·阿拉姆表示,中国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取得治理奇迹的……这些答案都蕴藏在这部著作的字里行间,值得细细品读。
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常委阿卜杜勒·莫因·汗同样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许多经验智慧和实践路径,对今天的孟加拉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孟加拉国的各年龄层读者都能从这部著作中汲取思想力量,并借鉴书中的智慧,为孟加拉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启发性的实践。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孟加拉国中国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刘宗义提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其中的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述,对孟加拉国实现零贫困、零失业、零碳排放的“三零世界”目标,促进民族解放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师杨惠则重点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关于扶贫治理的相关论述,她认为孟加拉国可以结合自身国情和独特优势,通过精准扶贫策略、加大教育投入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等方式,探索一条国家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新路径。
深化理解互信 促进民心相通
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角度看,中孟两国始终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50年来,两国关系已从经济与政治合作层面,拓展至战略、文化以及民间交流等领域。孟加拉国伊斯兰大会党副埃米尔赛义德·阿卜杜拉·穆罕默德·塔希尔指出,作为中国亲密友好的邻邦,孟加拉国认可中国对和平发展以及多边主义所作出的贡献。“期待孟中两国携手共进,树立起国家合作的新型典范,为孟中两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孟加拉国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南亚地区国家,“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为改变孟加拉国国计民生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促进了中孟民心相通。孟加拉国中资企业协会会长、中国电建孟加拉国国别代表韩鹍说,中孟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南南合作的典范。在孟加拉国的土地上,中国企业始终以“深耕本土、服务民生”为核心理念,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为孟加拉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福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思想智慧正在孟加拉国大地上开花结果,并转化成为一个个鲜活生动、亲诚惠容的实践案例。”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国际处主任、中国研究中心孟方院长沙姆萨德·莫图扎谈到,对于孟加拉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战略与经济的双重机遇,显著促进了孟加拉国的产业扩张、贸易多元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同时还开辟了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通道,推动中孟两国学者、艺术家、企业家和青年学生等开展深度交流互动,实现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深层次对话和友谊。
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布布尔·西迪奇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不但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融合了丰富的实践观察,同时也兼具文学性、知识性和思辨性。
孟加拉国《每日太阳报》主编雷扎尔·卡里姆·洛特斯回顾了中孟交往的50年历程,认为媒体在促进相互理解、加深交流合作、塑造中孟关系未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呼吁中孟媒体深化交流合作,共同书写中孟人文交流与文化共鸣的新篇章。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人口学系教授莫哈迈德·马伊鲁·伊斯拉姆在发言中特别谈到了青年在推动跨文化理解、促进孟中合作中的关键作用。他表示青年是变革的推动者,国家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持续奋斗而实现。孟加拉国和中国都拥有着庞大的青年人口,这既是巨大挑战,也蕴含着蓬勃机遇。通过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孟加拉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可以更好理解国家治理的深刻经验,为推动全球治理、助力孟加拉国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南京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红色基因镌刻于城市血脉,红色资源深入城市肌理。
2025年7月1日,北京时间09时35分,由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C909机型执飞的CA757航班,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平稳飞抵乌兰巴托国际机场,开启了国航C909运营国际商业航班的新篇章。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南京,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漫步在这座千年古都的市井巷陌间,总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