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12月12日,以“发展与互鉴:以世界一流企业新形象共赴现代化之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论坛前夕,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塑造世界一流企业形象,对中国土木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铁建国投党委书记、总经理管嘉欣进行了专访。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土木”)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四家外经企业之一,经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央企骨干力量。
中心: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发展布局,推动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对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
管嘉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重点部署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重大任务,提出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对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国际品牌形象。十几年前我在阿联酋工作时,“Made in China”的标签还只是出现在不起眼的轻工业产品上。随着国家的逐步强大,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带来了产品的迭代升级,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中国制造”的高端品牌效应。如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中国制造已经逐渐成为高端先进、物美价廉的代名词,有效提升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心: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如何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管嘉欣: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中,中国企业要顺应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回应人文关切,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加快绿色转型等热点议题上快速响应、积极行动。一是要“向新”,投身战略新兴产业。要加大发展资源投入,实现企业发展模式转型,在国家战略和国际关注的生态环保、绿色工业和数智建造等新领域谋求新机遇。二是要“向外”,投身海外市场。要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走高质量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促进当地社区发展。
中心:作为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企业,几十年来,中国土木在海外市场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管嘉欣:中国土木最鲜明的品牌特色是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国企业在海外组织实施或参与的轨道交通类项目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其中两万一千余公里都有中国土木的参与,约占总里程的41.7%。世界闻名的坦赞铁路是我们品牌的摇篮,其孕育的“坦赞铁路精神”是我们品牌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此外,我们还是中国在海外首条高铁土耳其安伊高铁、海外首条中国标准铁路尼日利亚阿卡铁路、海外首条全产业链铁路亚吉铁路的建设者,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中土品牌的靓丽名片。同时,我们还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带路先锋”。目前,中国土木的业务范围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品牌已经家喻户晓。
中心:在深耕海外市场过程中,中国土木如何进行属地化建设,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国际品牌形象?
管嘉欣:实现属地化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一是人员构成的属地化。中国土木在秘鲁有23个在建项目,3000余名员工,其中中方员工不到100人,属地人员构成超过96%。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开展业务,也使我们得到了当地政府、社区、民众的广泛认可。二是培训教育的属地化。我们在非洲、美洲等全球市场,都会对员工展开培训。在尼日利亚,我们培训出首位女性火车司机白杨,她后来成为指导机师,切实提高了收入和社会地位。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授人以渔”式的培训,属地雇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在改善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反哺了属地国的生产建设。三是发展方向上的属地化。我们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也要匹配当地的发展策略,严格遵守国际公约,恪守当地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和当地实际需求的优势互补。四是促进与当地的文化融合。我们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加强跨文化融合,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共同发展。
中心: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嘉宾,您对论坛有哪些期待?
管嘉欣:我期待论坛能够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企业的全球形象与“一带一路”倡议等相结合,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品牌传播效能。更希望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与国内外各界朋友交流合作,共同助力中国企业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世界一流企业形象。
撰稿 | 姚琬昱
审改 | 张春侠
审定 | 董彦
珠江潮涌,迎八方来客。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在广东珠海举行。
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今日的莫高窟依山傍水,隔着大泉河与对面的三危山遥遥相对。晨曦的大幕拉开,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