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关注 >> 正文

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写在“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之际

2016-12-25      

新华社利马11月21日电 特稿: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写在“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之际

  新华社记者裴剑容 李文清

  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和历史博物馆早上一开门,慕名前来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展览的当地民众就络绎不绝。表情庄严的兵马俑、纹饰精美的玉器、巧夺天工的瓷器…… 作为“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压轴大戏,这次展览为秘鲁人民献上了一场中国文化的盛宴。

  近一年来,“中拉文化交流年”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数百场文化活动覆盖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近30多个国家,华夏文明与拉美文明相互碰撞、对话、交融,拉近了中拉双方人民的距离,夯实了双方交往的民意基础。

  “中拉时间” 精彩纷呈

  3月18日下午,初春的北京暖意融融。作为“中拉文化交流年”开幕式演出前的一次社区暖场活动,来自哥伦比亚“激情加勒比”舞蹈团的艺术家身着民族盛装现身北京三里屯街道,与中纺里社区“莺歌燕舞”舞蹈队的大妈们“以舞会友”。

  六天后,题为“中拉时间”的开幕式演出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一场集古巴萨尔萨舞、阿根廷探戈舞、墨西哥“玛利亚奇”音乐等为一体的拉美艺术表演,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拉最大规模文化交流盛事的大幕。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巴西期间提出了在2016年举办“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热烈回应。今年3月起,数百场文化活动在太平洋两岸同时举办,涵盖艺术、文学、电影、图书、旅游等多个领域。你来我往间,中拉人民心与心的距离不断贴近。

  大洋此岸的中国,贵阳夏夜音乐节上,巴巴多斯乐手艾莉森·海因兹把富有激情的加勒比摇滚乐带进西部大山,和山歌直接对话;哥伦比亚艺术大师费尔南多·博特罗的雕塑和绘画等作品首次来到中国,实现了大师的平生夙愿,京沪两地观众总数超过一百万人次,创造了空前的观展记录。

  大洋彼岸的拉美,兵马俑造型彩灯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被点亮;《盛世繁华——清朝宫廷生活展》将275件国宝远渡重洋送到智利;“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郎朗在阿根廷、智利的演出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国家京剧院在墨西哥艺术宫一场别开生面的《白蛇传》引来当地观众掌声阵阵……

  文化交流活动高潮不断,思想文明的互鉴如火如荼。中国作家访问拉美,与当地读者作家深入交流;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来华与中国青年导演举行有趣的圆桌对话;中国二胡演奏家墨西哥多所大学开讲中华音乐传统;《中国与拉美:山海不为远》中西双语版也在“中拉文化交流年”期间出版……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拉文化交流年的举办契合中拉关系的时代进程,促进了中拉之间的民心相通、文化相融,为中拉人文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全方位合作创造了全新的历史机遇、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

  文化为桥 沟通民心

  “一次终生难忘的奇妙经历!”看完阿根廷“欲望探戈”舞团在北京的演出,探戈爱好者郭瑶难掩内心的震撼。演出结束后,这位学过三年探戈的中国女孩作为幸运观众上台和阿根廷专业舞者共舞一曲,随后还被请到后台与演员们交流。

2020.03.04东西湖方舱医院,一位患者在户外活动身体-dw(1).jpg

在现场———《人民画报》记者镜头中的2020

过去这一年,作为记者,我们也走得殊为不易。采访线索多、采访难度大、采访风险高、报道任务重。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000000.jpg

【本刊专稿】“长五”飞天 “嫦五”奔月 —聚焦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开启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