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中国 >> 正文

大美画卷 天人相融

2023-08-20      本刊记者 张劲文 周晨亮 田潇

202288日,青海果洛,航拍玛多县境内的黄河。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黄河源园区位于玛多县境内,在这里,绵长的黄河与村落共同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摄影 徐讯/人民画报

  国家公园不是无人区、隔离区,它既是许多古老孑遗物种的“世外桃源”,也是人民大众共同享有的最美、最优质的生态产品。推进设立国家公园,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和回馈,更意在让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共同执笔、携手绘制生动的“中国画卷”。

  走进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便可感悟这幅“中国画卷”的和谐之美: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牧民与众多社会机构参与到当地生物与环境的保护中来,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不断成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一批批孩子们来这里接受自然教育,与自然建立真实的连接;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巡护队伍里,为守护野生东北虎豹的跨境迁徙与繁衍默默付出;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黎族、苗族世居的社区有了新的生机;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如火如荼,在这个生态大家庭中,一个个全新的物种进入人们的视野,进而进入保护范围……

  行走在国家公园中,畅享自然之美,这里的草木丰茂、蓝天碧水,仰赖着大自然的滋养,也回应着人们对“万物和谐共生”的期盼。

20228月,青海玉树杂多县,当地的藏族牧民为迎接远方的游客举行欢迎仪式。摄影徐讯/人民画报

  共建“大猫谷”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东南部的昂赛乡,属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是雪豹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金钱豹、猞猁、兔狲等野生猫科动物的家园。因此,这片偏远荒野有一个可爱的昵称—“大猫谷”。

  几年前,由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及公益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本地牧民合作社共同发起了“大猫谷”自然体验项目。在项目中,当地牧民担任自然体验向导、司机及接待家庭,以玉树巴塘机场为起终点,全程带领通过预约获得准入资格的体验者游览自然景观、观察野生动物、体验牧区生活。2019年,昂赛乡“大猫谷”自然体验项目获三江源国家公园授权,正式启动自然体验特许经营试点。

昂赛乡峭壁上的雪豹。摄影 更求曲朋/野性中国

  在昂赛自然体验特许经营中,收益的45%归接待家庭,45%用于社区公共事务,10%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基金。“这几年,我们用保护基金多次救助了受伤的野生动物。”昂赛乡乡长才旺多杰介绍。

  才仁尼玛和云塔,分别来自参与特许经营的两个接待家庭,两人都是生态管护员。“我接待过的体验者都认为昂赛是个好地方,他们都说有机会要再来。”

  “当地群众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家乡非常令人向往,而且接待家庭获得收益、享受生态红利后更能领会生态保护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比经营收入的增加更有意义。”杂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三江源昂赛雪豹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扎西东周表示。

  自然体验特许经营也推动着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目前,一个由政府主导、以社区为主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监测网络在昂赛乡初步形成。截至目前,昂赛乡境内累计识别雪豹个体已达100只左右。“研究显示,昂赛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雪豹处于食物链顶端,这里有完整的生物链,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玉树州委副书记才旦周说。

当地牧民监测员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自然体验项目同样获得体验者的好评。“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生态保护第一和全民公益性的理念。五年来,接待自然体验者已达590人次,其中,国外体验者超百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赵翔说。

  曾到访昂赛的英国体验者丹•布朗这样评价:“我们在昂赛度过的时光出乎意料,我看到人与动物和平共存,这里是一个颇具示范性的生态项目。”

  “反馈显示,体验者对项目的平均满意度在90%以上。当地牧民的生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不会说普通话、生活中只有放牧,一步步转变到可以拿起摄影机跟外人交流生态学知识、摄影知识。特许经营项目给牧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转变。”赵翔表示。

自然体验者在昂赛“大猫谷”观察野生动物。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特许经营是生态保护的一项措施,群众可以实现增收,但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增值,刺激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扎西东周表示,未来将继续执行严格准入制度、预约制度开展特许经营,限量、限时、限地域进行沉浸式、定制式的生态游憩体验,让当地群众深度参与。

  “昂赛的故事或许可以给兼顾发展与保护带来一些信心与希望,在市场化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与自然依然可以和谐共生。这或许是昂赛能够留给这个时代最美好的东西。”赵翔表示。

四川青川,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内,参与自然教育体验项目的孩子与家长合影留念。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供图

  打造走进自然的课堂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广元青川唐家河片区是全世界自然爱好者最向往的旅游地之一。这里被誉为“动植物的天堂”“熊猫家园”。同时,这里也是低海拔地区,是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夏季,天气清凉的唐家河片区成为了学生们的“自然课堂”。

  今年,唐家河迎来了新一批暑期参加深度游的小朋友。他们在片区工作人员和家长的陪伴下,通过自然导赏、深度体验等方式,充分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近距离观察和了解珍稀野生动植物。

  “我们旅途中遇到了一只猴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保护区工作的叔叔告诉我们那是藏酋猴。”710日,参加完自然导赏活动的孟姝洵高兴地说。当天,学生们不仅寻找到了黑熊的足迹和熊猫粪便,还遇到了红腹锦鸡、小麂、斑羚等多种动物。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内,一支自然教育团队在进行野生动物观测。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供图

  深度游期间,学生们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了红外相机布置与安放、动物痕迹识别、生态摄影等野外科考技能,并开展了森林徒步、步道观鸟、观兽等活动。此外,学生们还探访了原始村落、体验古法养蜂、参观青溪古镇、感受三国历史,收获了自然体验的宝贵经历和地理历史知识。

  作为一种早期儿童教育方法,自然教育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中越来越受欢迎。在发展自然教育方面,四川省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近年来,这里的森林、湿地、保护区开始成为传播自然知识、开展自然教育的天然场地。在四川省的自然教育课程设计中,还有不少非政府组织和公益机构参与进来。在各方努力下,四川省的自然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巡护员在唐家河石板沟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供图

  开展具有大熊猫特色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是四川省自然教育的特色,唐家河片区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唐家河不断加大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现在唐家河的自然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接待的自然教育访客可达2000人次以上,深度体验团50团次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唐家河还会为周边社区群众和本地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公益自然教育服务,名额为每年5000人次左右。

  “在唐家河等地,已经建立起涵盖观鸟、观兽、观虫等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受众分层教学。‘深度体验’替代了‘走马观花’。”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614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市局巡护员们进行夏季日常巡护。摄影 卢攀

  “百兽之王”也有守护者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朝鲜毗邻,是中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在这处国家公园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在野外,忍受闷热或严寒,不惧危险和枯燥,识别虎豹足迹,架设红外相机,检测栖息地质量。从前,他们有的是林场职工,有的是捕猎能手。如今,他们放下油锯,扔掉猎夹,做起了珍稀动物的家园守护人。

  对于巡护员李冬伟来说,每天工作最高兴的事,就是捡到野生东北虎的粪便。他不嫌臭,也不嫌脏。“这证明东北虎来过,也能看出它们的健康状况。”李冬伟笑着说。

2023110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局监测人员在分析红外相机收集到的影像资料。摄影 王兴林

  41岁的李冬伟居住在中朝俄交界处的吉林省珲春市,这里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内,又与俄罗斯的虎道相连。2012年,在家务农的李冬伟加入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队伍。一年四季,李冬伟和队友们都要跋山涉水,定期巡山,清除猎套、猎夹、粘网、毒饵等各类捕猎工具。

  在巡护工作中,李冬伟目睹了珲春地区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改变。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体制试点,将珲春自然保护区等19个自然保护地纳入其中,至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成立,仅仅4年时间,珲春地区又出现了过去口口相传的“众山皆有虎”的盛况。

  看虎豹的脚印,可以辨别雄雌和行进路线;观察周边环境,可以判断猎套隐藏的位置……凭借多年户外工作经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科研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岩对东北虎豹的习性早已熟稔于心。

202011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展清山清套专项行动。摄影 王兴林

  38岁的赵岩,在山里面工作已有13年。2014年末,深山雪地里还有油锯伐木声,转年开春,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于是,在30岁那年,他从一名林场工人变成了动物巡护员,后来又成为了一名科研监测负责人。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赵岩都在基地观测和山里巡护。巡护工作的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虎豹经常出没的区域架设和检修红外相机。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实时传输红外相机已经超过2万台。截至202210月,公园已记录到超过3万次东北虎、东北豹影像。这些影像通过无线传输实时反馈到监测与研究中心,然后通过相关高科技手段,就可以分析出园区内所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红外相机记录下的东北虎与两只幼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202210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迎来正式设立一周年的纪念日。那时,监测工作者监测到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新繁殖幼虎在10只以上、幼豹在7只以上,种群数量实现了稳定增长。此外,监测工作者发现,雌性虎、豹分布范围大幅向园区腹地扩展,东北虎豹三大主要猎物—野猪、梅花鹿和狍,都有一倍以上的增长,绝迹多年的獐、斑羚也重现身影。

  在这处国家公园里,东北虎豹是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它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反映着区域生态系统的状况。保护东北虎豹,也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老虎回来了,证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赵岩说。

原高峰村(左)处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村下辖的方红、方通、方佬三个自然村依山而建,山道蜿蜒盘曲,曾是白沙黎族自治县的深度贫困村。为更好地保护好生态资源,新高峰村(右)成为海南首个生态移民搬迁试点项目,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摄影 袁琛

  搬离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内,曾有许多雨林村落。“一间瓦房三石灶,一条野藤挂家当”,这是过去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打猎、砍树,传统生产方式不仅给村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也早已无法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020年底,为了更好地助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公园核心区第一个生态搬迁的村庄—位于鹦哥岭腹地的白沙南开乡原高峰村,整村搬至毗邻县城的牙叉镇新高峰村。118户村民自此搬出大山,住进崭新的59栋联排两层民居。

  菌菜轮作大棚内,垂吊在藤蔓上的瓜果长势喜人;远处农田连成片,玉米、地瓜等农作物拔节生长;村广场上,村民们有的聚坐在一起拉家常,有的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村里的学龄儿童全部被就近安排至县城的学校上学—不到三年时间,搬出大山后的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新高峰村村民,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

菌菜轮作种植基地内,村民在查看哈密瓜长势。摄影 李天平

  生态搬迁之后,村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有了提升,土生土长的高峰村村民符昌怀见证了这一过程。2008年,符昌怀便成为高峰管理站的一名护林员,此后15年间,他活跃在雨林里,守护着这里的生灵。“以前村民住在林区,毁林种地、砍伐树木的行为时有发生。搬出核心区,这样的行为少了许多。”

  在白沙县完成生态搬迁后,越来越多的本土力量加入护林队伍。目前,白沙护林公益岗吸纳了十几名本地村民,其中不乏曾经的老猎手、伐木工。现在,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便有村民整理好装备向雨林深处进发。巡护数十公里、管护上千亩雨林,成为了他们新的生计。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护林员在原始雨林中巡护。摄影 李天平

  随着搬出雨林的村民奔向了新生活,位于核心保护区的村庄原址正在开启从一个村子到一片森林的蜕变。符昌怀说:“整村搬迁后,高峰管理站还设在老高峰村。如今,我时常在管理站上看到小动物,有猕猴、山猪、野鸡……原来这些动物都是不敢靠近人的,现在人搬走了,它们就能自由自在地活动,也不怕人。”

  把空间“退还”给雨林的动植物,最直接的办法是先打通迁徙通道,把小种群重新连接,改善遗传多样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搬迁项目工作人员孙湘来介绍说:“村民搬出后,我们将陆续拆除村庄旧址的房屋建筑,在关键区位架起人工生态廊道,扩展动物觅食区域。后续则通过‘自然恢复+人工修复’的方式,补齐低海拔基带植被。”目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已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开展科研项目,修复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受损的天然林和受干扰的次生林。

  眼见村民世代生活的大山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符昌怀的骄傲感溢于言表:“生活好了,生态也更好,我们作为护林员更要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守护好生我养我的大山。”

科研人员深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原始地带考察。摄影 黄海

  以科研擦亮“世界生物之窗”

  摊开中国地形图,东南一角,武夷山脉巍峨耸立。地球同纬度的很多地方都是荒漠,武夷山却罕见地保留着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这片区域森林覆盖率达96.3%,植被类型多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为了揭开这处生物学宝库的面纱,一批批科研人员造访大山,穿梭在林海中。

  正值盛夏,福建农林大学的30多名学生在老师林文俊的带领下,在武夷山黄溪洲1200米的样地上开展2023年植物每木调查(对全林分或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的逐株调查)。每天早晨六点吃过早饭,他们便带着设备上山了。林文俊带着一名学生铺设样地,其他学生每四人一组进行样地里的每木调查。四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站在树前测量胸径等数据,一人负责站在高位测量树高、枝下高等数据,一人负责记录,一人为新选的植物定位,挂上金属牌,做好标记。

2020121日,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植物专项调查。摄影 黄海

  通过与五年前记录的数据对比,调查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植物的生长变化。调查期间,他们的足迹遍布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海拔800米至2100米间的14块样地。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将反映出武夷山国家公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森林大样地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综合性平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观察森林群落特征和植物功能性状的长期变化,还可以探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变化效应。”林文俊介绍。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武夷山化身地理演变过程中的生物“天然避难所”。这里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也是生物学研究的“神山圣地”,是“世界生物之窗”。

2021516日,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两栖爬行类动物专项调查。摄影 黄海

  为了掌握武夷山地区生物资源状况,自20214月起,武夷山国家公园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组织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开展为期三年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调查对象囊括了主要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包括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水生生物、昆虫、微生物等。

  六七月份,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彭凌飞团队在公园的核心区桐木村进行昆虫资源本底调查。站在一片分布有草丛、灌木丛和阔叶林的区域,彭凌飞介绍说:“最近在这一带,我们频繁捕获到一种名为‘寄生蜂’的昆虫。寄生蜂的身体有闪亮的金属光泽,翅膀呈现透明或者半透明。它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寄生在其他昆虫,特别是一些害虫身上。它以害虫为食,最终导致害虫死亡。通过本底调查,可以摸清楚这个区域有哪些天敌昆虫(寄生或捕食其他昆虫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寄主是谁。今后,一旦某个害虫病暴发,可以‘以虫治虫’,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2021128日,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内,工作者在展示物种资源本底调查相关成果。摄影 黄海

  昆虫调查是本底调查中的一部分。目前,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进程已经过半,截至20237月,科研人员共开展实地调查131次,布设样线1021条、样点3120个、样地145个、红外相机743台。调查记录到高等植物1850种、脊椎动物561种、昆虫4506种、大型真菌444种、地衣128种。先后发表武夷山卷柏、武夷林蛙、璞云舟蛾、小老伞、武夷山黄隐肩舞虻等新种共24种,还观测到了一些久未露面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黑麂等旗舰物种。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生物资源调查成果的应用转化,编研武夷山生物志书图鉴,建立完善生物资源监测体系,指导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公园是展现壮美河山的窗口,也是开展科普教育的基地。我们将充分利用调查成果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够走进武夷山、了解武夷山、爱上武夷山,积极参与武夷山生物资源的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主任张惠光表示。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