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朱宪民:摄影是我的爱情

2016-12-20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赠言朱宪民:“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

就坐展厅外的长凳,笑盈盈的朱宪民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头戴标志性鸭舌帽的他谦逊和蔼。采访到最后,朱宪民话锋一转,忽然谈到了爱情,当记者问到他的爱情是什么时,这位70多岁的中国摄影大家说:“摄影,就是我的爱情。”

一个名叫《百姓》的摄影展,在2016年开年之时成了中国摄影界的一件大事。据统计,开展当天来了近千人,其中几乎囊括了中国摄影界的所有重量级人物。这是首次摄影家个人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虽然朱宪民在发给受邀人的微信里表示不举行开幕仪式,但摄影界同行还是把这个展览当作一次盛事。因为,这是朱宪民的展览。

朱宪民,为什么是个例外?

摄影活动家、策展人李媚曾在文章中写道:“朱宪民,在他的同代摄影人中是个真正的例外。而这种例外,凡有那个时代生活经验的人都深知,不易。翻阅中国当代摄影史,我没有发现在他的同代人中有谁如他那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以一种具有平民性以及人情甚至是人性关注的纪实态度拍摄过黄河人。也没有发现还有谁如他那样坚决而直白地表达着民以食为天,这个最朴素且最基本的事实。正是这种异于主流的目光,使朱宪民为中国民生图像史留下了可贵而难得的一笔。”而艺术批评家杨小彦曾说:“那时的朱宪民,大概并不关心许多旁人看来属于重大的理论问题,可这丝毫也不影响他的影像行为。”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树峰说:“朱宪民先生把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来拍摄百姓。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今天,时间跨度五十年,时间价值非常高,在摄影界是很少见的。他从黄河边上的家乡——范县出发,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大东北和大西北,无论走到哪里,都把镜头瞄准百姓的生存状态。”

虽然朱宪民的拍摄是从家乡开始,但当他走向他乡的时候,也并没有丧失初心,而是将在家乡形成的关注,深植于他的创作理念中。著名策展人陈小波说:“朱宪民用朴实的图像传递着黄河流域百姓的喜怒哀乐。与其说朱宪民的黄河情结是对自己故乡故土的眷恋,不如说是对劳动者永远无法释怀的牵挂。”

每个地方的老百姓都被朱宪民视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关注他们就是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李树峰说,朱宪民的选题方式带着寻根的坚定和以百姓为圆心的辐射性,以此成就了他的宽阔视野和开放型的题材范围。从观看方式来说,朱宪民先生每到一个地方,都集中对一个区域人们的生存现状进行扫描,截取一个个生活的切片。他习惯于在大路、小路上走,边走边看,边看边拍,像个猎手;有时也在菜市场、劳作现场或群众活动现场,直面抓取瞬间。他还特别注重现场氛围的呈现,特别注意抓取到在一个场面里几个主要人物表情、姿态都是最理想的瞬间,这个很难,拍摄时需要全神贯注、面对瞬息万变的人物关系和表情,必须在眼力、速度、品质各个方面与自己较劲,才能拿到过硬的影像。

李树峰在为朱宪民的摄影所撰写的文章《影像的时间价值——朱宪民先生的摄影作品》中这样写道:“影像中的时间跨度本身就是历史。而朱宪民镜头中所呈现的各种现场,连缀起来,则是中国社会和现实生活变迁的在场证明,是五十年来各个历史节点时期百姓生存状态的直接呈现。”

image001.jpg

影观西藏 | 大美丁青:俯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它是澜沦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00米至4600米。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001.jpg

影观西藏 | 海拔4100多米的巴青县中学

巴青县中学于2005年搬迁至布朗塘并正式挂牌成立,离县城有15公里,紧靠317国道。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