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阎肃: 把岁月写成一首未尽的歌

2016-12-20      

 

三十多岁时,写出了家喻户晓的《红梅赞》《绣红旗》;五六十岁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七八十岁时,又拿出广为传颂的《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他的军旅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当兵前的那个晚上》等,更是一直在军营内外唱响……

这些年来,观众更多地在荧屏上看到了“从幕后走向台前”的阎肃,他幽默诚恳,经常妙语连珠,既不失大家的风度,又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他的身影还出现在一百多台国家和军队重大文艺演出中。

他就是阎肃,一位战士、词作者、剧作家、艺术家,一位可爱可敬的长者。

2015年9月底,刚完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策划、顾问工作的阎肃突发脑梗陷入昏迷。而就在病发的前几天,他还在念叨着今年春晚的事儿,因为他已经连续为20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出谋划策了。阎肃的病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切,人们都祈愿,这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能早日康复。

1950年,20岁的阎肃成为了西南青年文工团团员。此后至今的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1000多部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阎肃创作歌词的歌曲被广为传唱。“阎肃”二字,成为了新中国音乐创作史上奕奕放光的名字。2015年底,阎肃被中宣部授予了“ 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赞》的歌词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阎肃的词,极具革命浪漫主义情怀。阎肃曾说:“我这一生,是在用一种歌唱和赞美的方式来爱党爱国爱军队。”

阎肃,一个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革命军人,年轻时却差点成了一名神职人员。幼年的阎肃随信仰天主教的父母迁往重庆,受过洗礼,并在一家教会学校读书。原本要被培养成为一名“神父”的他,却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5年,阎肃考入当时迁址重庆的南开中学,接触到了革命思想,也参加了一系列进步学生运动。怀揣朴素之志和追求真理的决心,阎肃成为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的成员。最终,在1953年,阎肃如愿入党、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军队文艺战士。

回望阎肃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一大批像《忆娘》《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这样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的文艺舞台上大放光彩。剧中所咏唱的,都是像江姐这样丹心向阳的中华好儿女。60余年的辛勤耕耘,阎肃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在这长长的荣誉单上,“优秀共产党员”是他最为看重的。“得意时不要凌驾于组织之上,失意时不要游离于组织之外。”这是阎肃一生的格言,也是他一生的坚守。

此次生病住院后,儿子阎宇曾在父亲偶尔清醒的时刻问过他,有没有什么想做但没做成的事情。阎肃告诉儿子:“没有,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自己想干什么,全是组织的事。”

image001.jpg

影观西藏 | 大美丁青:俯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它是澜沦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00米至4600米。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001.jpg

影观西藏 | 海拔4100多米的巴青县中学

巴青县中学于2005年搬迁至布朗塘并正式挂牌成立,离县城有15公里,紧靠317国道。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