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辛德贝格:永远的中国之友

2016-12-20      

 

九三阅兵的前一天,记者在北京见到了玛丽安·阿尔普·斯滕维格和她的丈夫。这是他们第六次访问中国,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的特邀嘉宾,他们将于次日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他们被邀请,是因为玛丽安的舅舅,丹麦人辛德贝格。这位曾在《拉贝日记》里多次出现的人物,在日本侵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时,用“最大的丹麦国旗”庇护了15000多名南京难民。

一个年轻人的南京百天

如果没有在中国南京的107天,辛德贝格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上世纪30年代的那段特殊的历史,将这个普通的丹麦年轻人与许多中国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辛德贝格全名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市。兄弟姐妹六人中,辛德贝格排行第二。在玛丽安眼里,舅舅永远是家里的“话题人物”:“在父母眼中,他是个有点调皮的孩子。他为人外向开朗,爱帮助人。当然,他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人,很受女士的欢迎。”

少年时代的辛德贝格敢于冒险,读完十年制的私立学校后,“从小就不安分”的他不断尝试往外国跑。1934年,辛德贝格来到中国上海,先后做过饭店前台接待、奶酪公司员工、枪械销售员等。1937年9月,辛德贝格成为英国《伦敦每日电讯报》派驻上海的战地记者史蒂芬斯的司机兼助手。11月11日,史蒂芬斯遭到日军机枪扫射遇难,辛德贝格则受了轻伤。12月1日,辛德贝格应聘丹麦的史密斯公司,与之签订“生死状”后,来到了南京的江南水泥厂。

江南水泥厂是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水泥制造商,丹麦史密斯公司负责为其提供主设备,而电器设备则由德国禅臣银行提供。1937年11月4日,江南水泥厂初见雏形并第一次试运行成功,而这时日本军队的脚步也已越来越近。江南水泥厂董事会以“江南厂设备款二成未付,尚未点火生产,产权仍属丹、德”为由,请求丹麦和德国公司以债权人的身份派员入驻。

1937年12月5日,辛德贝格和德国人卡尔·昆德受委托赶到江南水泥厂看护设备并协同保护工厂。12月9日,水泥厂所在的栖霞区被日军攻陷。12月11日,俩人看护的江南水泥厂开始接受难民。次年3月20日,随着日军的暴行愈演愈烈,辛德贝格被迫离开南京,这时,他已经在南京坚守了107天。

image001.jpg

影观西藏 | 大美丁青:俯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它是澜沦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00米至4600米。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001.jpg

影观西藏 | 海拔4100多米的巴青县中学

巴青县中学于2005年搬迁至布朗塘并正式挂牌成立,离县城有15公里,紧靠317国道。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