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与方大曾同行

——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照片

2017-02-06      本刊记者 杨云倩

  

  小方跃马绥远

  一个本湮没于浩瀚历史的摄影青年,因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被还原到历史的坐标轴中;一个普通的电视台编辑,因一段不计得失、坚持不懈的追寻,而走到了公众眼前。这是一段相互成就的奇遇。

  ————————————

  20161210日早上8点,冯雪松提早了一个小时,从北京东五环外的家赶到了位于西南六环的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这是“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第14站的落脚点,也是2016年的最后一站。接近9点,教室里陆续坐满了前来“寻找方大曾”的同学们,让寒冷的冬日早晨充满了暖意。

  1999年的一个下午,29岁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无意间在办公室发现一份传真,“方大曾”三个字映入他的眼中。在见到方大曾胞妹方澄敏后,八旬老人落下的泪水和怀中保存不易的近千张底片,让冯雪松将这个选题延续了十八年。

方大曾是谁(点击小标题看更多图片)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方大曾《卢沟桥抗战记》

  方大曾是谁?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因为80年前,25岁的他就消失在了抗战最前线。

  19377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响起。710日,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三天,一个年轻的身影背着相机赶到北京长辛店。随后,署名“小方”、长达7000字的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就刊登在81日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上,这是第一篇以图文形式向世界介绍卢沟桥战地情况的通讯。方大曾笔名“小方”——方为刚正,小示谦逊。

  方大曾祖籍江苏无锡,出生在北京,家境殷实,父亲是外交官。开明的家庭氛围让他保留了摄影这个奢侈的爱好——蔡司折叠相机七块大洋,几乎是当时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生活费。上大学之前,他就带着相机四处拍照,还在17岁时成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少年影社”并举办摄影展。虽然是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学生,但他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摄影活动上,在《良友》《申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报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方大曾像当时许多进步青年一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1936年绥远抗战爆发,作为其与进步青年共同创办的中外新闻学社的摄影记者,方大曾到达前线,留下《绥远的军事地理》《绥东前线视察记》《从集宁到陶林》等多篇新闻摄影和文字通讯的报道。这些通讯报道文笔流畅、观察细致,又配以形象生动的新闻照片,深受读者欢迎,被认为“与长江(即范长江)、徐盈同负盛名”。

  修筑城防工事的军人、挖战壕的少年士兵、戴着防毒面具严阵以待的士兵、正在瞭望的指挥官……从敌人的枪口到我方的伤兵,从前线的硝烟到后方的坚强,方大曾用镜头留下珍贵的战场资料。在当时《新闻报》记者陆诒1992年写的回忆纪念文章中,小方年少、英俊,戴着白色帆布帽,身穿白衬衫黄短裤,足蹬跑鞋,胸前挂着一架相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

  1937728日,方大曾和其他三位记者打算从保定去长辛店前线采访。当时同行的记者有著名的范长江,在他的回忆文章《忆小方》中写道:“……随着平汉战局的恶化,保定失守。我们就不知道他的消息,汇款时也不知给哪汇去。问他的亲戚,回信说小方到保定时,正值保定失守。他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在蠡县曾发出一信。以后就没有了下文……”方大曾最后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是19379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北段的变化》,自此杳无音讯……

 

 

image001.jpg

影观西藏 | 大美丁青:俯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它是澜沦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00米至4600米。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001.jpg

影观西藏 | 海拔4100多米的巴青县中学

巴青县中学于2005年搬迁至布朗塘并正式挂牌成立,离县城有15公里,紧靠317国道。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