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士澍,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书法丛刊》主编。 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5岁那年,苏先生在爷爷的督促下开始学习毛笔字,写的是《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苏先生名士澍,生于1949年,自2015年起至今,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一职。
笔笔皆有轨迹
苏先生说,幼时习字迫于家长压力。别的小孩子都在玩推铁环、拍洋画,偏他得端坐桌前写大字,实在无甚兴趣可言。但爷爷要求严格,写不好就打手板。“我有点胆小,就服从了。”
以中国传统观念看,书法近乎门面,可窥见一个人的教养与品行,故老辈人极为看重书写水平。恰如二十世纪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画家俞剑华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言:“若书法优良,则不但自己挥洒便利,应付裕如,且可以辅助友人,使人敬重,增进地位,提高职业。社会上诸般事业既离书法不能办理,故工书法者,不便于提任职业时,有胜任之愉快,即于改业时,变有充分之勇气。”
苏先生经历,全然验证了俞剑华先生对书法重要性的言说。
6岁上小学,因为字写得好,苏先生被选作课代表,又被推荐去出黑板报。板报出得好,就被选为班长。二年级,做少先队的中队长。三年级,做大队长,开始参与全校的宣传事宜。12岁时,北京市少年宫金石书法组招生,老师建议他去报考,一考即中。至今苏先生还记得考试内容:书写“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神州瞩目,苏士澍有感而发写下《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