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钟扬和种子的故事

2018-07-05      本刊记者 杨云倩 胡周萌 综合报道


16年里,钟扬带着学生走遍藏北高原和藏南谷地,多次深入阿里无人区和雅鲁藏布江流域,收集了一千余个物种,四千多个标本,四千多万颗种子,占到西藏物种总数的五分之一。

  和西藏的缘分

  “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画栋雕梁;唯有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钟扬很喜欢的一首藏族民谚。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第六批援藏干部。随后,又成为第七批、第八批援藏干部。

  最初来到西藏,科学家钟扬只是单纯对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兴趣,“但在科研过程中,他发现西藏人才太缺少,这么丰富的研究资源,没有人研究。”钟扬的生前好友、西藏大学研究生处原处长欧珠罗布说。

  2009年,在被聘为西藏大学长江学者的聘任仪式上,钟扬当着全场400多位师生,说了一句拍胸脯的话:“西藏大学的博士生学位点,如果拿不下来,我绝不离开西藏大学。”

  事实证明,钟扬言出必行。他想了很多办法,切实提高了西藏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多学科之间的联动,在西藏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报批下来后,为优化招生,他还鼓励自己在复旦大学的生源到藏大报考他的研究生。援藏16年,钟扬培养了六名博士、八名硕士,并帮助藏大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

  在钟扬眼里,藏族学生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人达不到的。因为藏族学生,无论在哪里学习、深造,大多数都将回到西藏。他们必将成为科学研究中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生力军。

  德吉是在钟扬的感召下决心报考博士的,见到钟老师时,她初为人母,在藏区女孩子里已算是高学历。钟扬问她想不想继续考博士,她当场就愣住了,在此之前,她从未动过这个念头。钟老师几句点拨激发起德吉继续学术深造的渴望,现在她已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成为西藏大学理学院的副教授。因钟老师对采样工作的重视,她在科研之余也自己去采样,拉萨、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

  钟扬也喜欢穿藏袍,戴上藏帽,脸在高原上晒得发黑发红,身材高大的他很像一个真正的藏民。钟扬很喜欢听藏族学生讲藏区的习俗典故,他甚至让小儿子在上海的西藏班读书,学习藏语。

  对于自己的家庭,钟扬常说他是愧疚的。早在孩子出生前,钟扬就想好名字:一个叫“云杉”,一个叫“云实”,一个裸子植物,一个被子植物。他曾说过,如果用植物给孩子命名能够蔚然成风,这将给分类学在社会上带来大影响。为此,复旦学生当年还在学校论坛贴出告示:“钟扬教授和张晓艳博士的遗传学实验取得巨大成功。结果为两新种:钟云杉、钟云实。”

16年间,钟扬行程超过50万公里,每年100多天在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穿梭。


image001.jpg

影观西藏 | 大美丁青:俯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它是澜沦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00米至4600米。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001.jpg

影观西藏 | 海拔4100多米的巴青县中学

巴青县中学于2005年搬迁至布朗塘并正式挂牌成立,离县城有15公里,紧靠317国道。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