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正文

王逸平:为生命的希望“再战一回”

2018-12-12      本刊记者 周晨亮 综合报道

  30岁到55岁,王逸平一直与病魔抗争,也是在这个时期,他一刻不停地在研发新药的艰难探索中度过,直到2018年的411日,王逸平永远地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中,年仅55岁。

  今天,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王逸平研发成功的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已在全国五千多家医院临床应用,使两千多万患者受益。这种药也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201811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王逸平“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6年9月5日,王逸平在参加丹参多酚酸盐欧盟注册咨询会途中。

  春去秋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号楼5楼尽头那间办公室还挂着“药理学第一研究室王逸平研究员”的名牌,同事、学生走过都会放轻脚步,仿佛王逸平还像从前一样在里面办公……

  2018411日,药理学家王逸平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当人们发现倒在办公室沙发上已经停止呼吸的王逸平时,茶几上还放着他应急时注射的解痉止痛针。

  “在我的心里,那昼夜不停流淌的沙漏,就像昼夜不停工作的王老师。他总是教导我们,新药研发,失败总是比成功多,只要坚持再战一个回合,是不会被打垮的。”王逸平的博士生李惠惠含泪这样说。

  中药现代化之路的奋进者

  业界公认,“1个新药等于筛选1万个先导化合物再加上1015年时间”。能做成一个新药,是新药研发者一生的荣耀。这个荣耀,王逸平在他42岁时拿到了。

  丹参入药,在中国有悠久历史,《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医药文献中都记载。但丹参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明。是王逸平带领科研团队经过长达13年的艰苦攻关,终于揭开了丹参的有效成分之谜——他们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丹参乙酸镁的生物活性特别强。经过进一步研究,王逸平大胆推测这可能就是丹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

  基于这个重要发现,王逸平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以丹参乙酸镁为质量控制标准,来研制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后经临床使用证明,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可控。

  迄今为止,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已在全国五千多家医院临床应用,有两千多万患者受益,累计销售额突破250亿元,被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医药品种,成为中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药学研究的每一份付出,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 王逸平曾说。他生前最大愿望是在生之年能做出“世界各地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

  此后,王逸平又主持了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硫酸舒欣啶”的药理学研究,目前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该药可使药物发挥更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已获得了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

  王逸平还领导团队构建了包括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先导化合物筛选、候选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为全国药物研发企业完成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面对病魔,工作是延续他生命的“药”

  1993年,30岁的王逸平不幸被确诊患有克罗恩病——一种人类尚不明机理、无法治愈的免疫系统顽疾。同年手术,王逸平1米多长的小肠被切除了。学医的王逸平非常清楚,克罗恩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控制,他的健康从此只会越来越恶化。而要追逐人生梦想,就要时间赛跑。

  王逸平去世后,人们在整理他办公室遗物时发现了一本工作手册。手册上,王逸平用科学家的冷静严谨,记录下自己2009年以来病情发作、用药的情况。185篇日记中,提到疼痛42次、便血6次,头晕、腹泻更多。

  在同事们眼里,王逸平是个典型的“拼命三郎”。如果不出差,他每天早上7点多出现在单位,常常要工作到深夜,周末也经常来单位加班。多年来,为了节约时间,他总是自己给自己看病,在办公室冰箱里常备药品,连针也自己打。一次,他和同事们到德国汉堡出差,到达的第二天疾病发作,尿血、腹痛。疼痛难耐时,他就一次次泡在浴缸里,让热水缓解疼痛。

  几乎每天,病魔都在折磨着王逸平的身体,却从未击退他。他经常提及自己的“3万天理论”。他说:“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其中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老所长白东鲁曾劝他半天工作半天休息,王逸平却说,到了实验室,思考的是药物研发,反而能减轻病痛。妻子方洁曾怨他把单位当家,他对妻子说:“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不信你来看,晚上的药物所有多少窗户都亮着灯。”

  药物所原党委副书记厉骏是少数了解王逸平病情的人之一,“王逸平是一个把为什么要活着想得很明白的人。研发新药、造福人类的执着信念,是他生命的强大支撑。”

2012年11月6日,王逸平(左)与同事宣利江在办公室。

  继续做下去是最好的纪念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是中国新药研发的国家队。其前身是创建于1932年的“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在中国新药研发历史上,留下过许多辉煌纪录——它是青蒿素最终研制成抗疟药物蒿甲醚的诞生地,也曾研制出美国唯一仿制中国的原创药物重金属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

  王逸平1988年进入药物所工作,1996年在所里入党,先后担任过药物所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委员,是该所担任党支部书记时间最长的一位科学家。他特别珍视药物所老一辈科学家“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传承。他说:“作为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是要时时刻刻体现出先进性;作为科研人员,就要有为祖国科学发展而献身的精神。”

  进入21世纪,在开发浦东张江的战略部署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于2003年从岳阳路搬迁到张江祖冲之路555号。与此同时,响应国家对人口健康的战略需求,该所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出论文”向“出新药”的转变。

  2001年,王逸平向所里主动请缨,前去北京的国家新药评审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的新药审批制度,才能更好地做好“出新药”的科研。这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切实转变坐而论道“出论文”的科研思路。

  王逸平带回的第一批宝贵经验,在药物所整个科研流程的再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药物所科研人员不断前往药审中心学习。

  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评选,要求每人写一句人生信条,王逸平写的是“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同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他这样叮嘱年轻人:“不仅要注重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耐力,还要具备善良和正直的品格,它会让你终身受益……能够坚持‘再战一个回合’的人,是不会被打垮的!”

  如今,虽然王逸平离开了,但他的同事同行们继续着王逸平未竟的事业和梦想。李惠惠说:“王老师中断的研究我们一定会完成,这是我们与王老师最后的联系了。”

  王逸平去世半年之后,他的老搭档、与他共同合作研发丹参多酚酸盐20多年的宣利江研究员再次走进他生前的办公室。“此前都不敢再来这里,甚至看到他的照片都忍不住挪开目光。”他说,告慰王逸平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尚未完成的新药继续认真做下去。

  (本报道图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image001.jpg

影观西藏 | 大美丁青:俯瞰布托湖国家湿地公园

布托湖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它是澜沦江支流色曲河的两个平行排列的高山湖泊,海拔4500米至4600米。

snap_screen_20200730091443.png

113名“一带一路”建设者出境返岗复工

7月29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的113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集结,启程飞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001.jpg

影观西藏 | 海拔4100多米的巴青县中学

巴青县中学于2005年搬迁至布朗塘并正式挂牌成立,离县城有15公里,紧靠317国道。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