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团圆
中秋前一晚,赏月会的彩排一直持续到了中秋当天凌晨两点。为了让菲菲多休息一会,我们将采访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
上午大约十点半,我们见到了菲菲。
菲菲很爱笑。见面后,她开心地打招呼,礼貌地握手问好。
在她的住所,菲菲拿起自己的尤克里里(夏威夷小吉他),为我们边弹边唱。她说她最喜欢看的书是《史蒂夫·乔布斯传》,最喜欢吃的中国菜是西红柿炒鸡蛋,最喜欢的花是郁金香……她还特意介绍了自己创立的香水品牌Mo(i 我)。而对于晚上的演出,她坦言:“有点兴奋,但又有点紧张。”
离开菲菲的住所,记者与菲菲驱车前往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区分局与合唱团汇合。也是在那儿,我们见到了侯祥炜警官。他今年52周岁,头发有些花白。见面时,他是小跑着过来和我们握手的,十分和蔼可亲。
记者问侯警官:“22年后看到现在的菲菲,开心么?”
“开心,当然开心!”侯警官爽朗地回答。
“有没有想过自己当年的救助会有今天的重逢?”
“没有,确实没有想到。不过,说实话,搁谁谁都会那样做。”侯警官觉得自己当年做了很多人都会做的事。他说,那是人的本性。
汇合后,大家集体前往宛平古城。车上,菲菲与侯警官坐在一起。侯警官不时地笑着看看菲菲,目光很温柔。他夸赞菲菲中文进步快,侯警官说,五月份第一次跟菲菲见面时,她还说不好中文,但现在一般交流已经没有问题了。不一会儿,侯警官问菲菲:“你是不是该睡觉了?”菲菲笑了起来。侯警官转过头来对记者说,菲菲一上车就爱睡觉。几分钟之后,菲菲靠着窗户,睡着了。
到达宛平古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下车后,菲菲边走边背歌词,一旁的民警会时不时地纠正一下菲菲的发音。
走到宛平古城里的一片葫芦藤下,侯警官与菲菲坐下就聊了起来。为了能让菲菲听懂,侯警官特意放缓了语速,那画面,像极了父女俩坐在四合院里聊天。
下午五点多,菲菲和民警们进行了晚会前的彩排。结束后,菲菲一直在城墙上来回走着背歌词,因为在彩排时她忘词了……
中秋赏月会在晚上七点半正式开始。候场的菲菲站在舞台角落欣赏着台上舞蹈演员们的表演。她喜欢看穿着古装的中国女孩子跳舞。她说自己得学习中国历史,多多地了解中国,因为这里是她的家。
菲菲和警官们的节目在八点左右开始了。菲菲首先点亮了没有姓氏的家灯,而在合唱《在柏树下》的时候,她紧紧拥抱了侯警官,然后两个人在没有姓氏的灯笼上贴上了一个字:“家”……
“二十二年/我一直想着家/漂洋过海/又回到了这棵柏树下/黑黑的脸庞/慈祥的眼睛/两鬓生出白发/终于找到你/这一刻/我的心中开满鲜花……
菲菲的心愿
菲菲在15岁时第一次回到中国,从那之后,她每年夏天都回来到不同的孤儿院做志愿者。菲菲刚到美国时,养父就支持她继续学习中文,但因为自己的中文在退步,家里的兄弟姐妹母语都是英语,这让她对中文学习产生了抵触。12岁那年,她彻底放弃了学中文。但养父对她说,总有一天她会后悔的。
当她回到中国后,她发现爸爸是对的。20岁时,菲菲大学毕业,养父更告诉她要寻找自己的生活,菲菲便回到北京长住,并重新系统学习中文。
与侯警官重逢,向侯警官表示感谢,菲菲做到了。在家乡过中秋节的梦想也实现了。
但菲菲心里始终有个希望,那就是能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重逢,也希望他们愿意见自己。她坦言,对于过去,她不计较也不沮丧。她更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兄弟姐妹,想要了解自己小的时候……
菲菲还希望能够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做些事,比如把香水销售额的一部分捐给北京的孤儿院……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