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擘画大战略 打造新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四年进展综述

2018-02-26      

  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

  天安门向东直线距离34公里,通州潞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地一派忙碌景象,正在为市级行政办公功能搬迁做最后准备。

  “强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联动,促进二者错位发展、比翼齐飞。”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谈绪祥说。

  首都北京一度承载太多功能,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极限。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年来,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为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和发展水平腾出空间。

  2017年9月,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成为重要一章。

  “这是发展思路的转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说,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北京正通过主动瘦身、创新驱动,向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

  昔日热闹的北方世贸轻纺城西门广场上,一辆辆客车缓缓驶出,载着老商户们驶向沧州的一座轻纺城,开启新一程发展。

  这是北京大红门一座服装市场关停疏解时的一幕。2017年,“动批”12家市场全部完成撤市疏解;大红门45家市场全部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大兴区六环内61个工业大院全部关停……

  从聚到疏,因舍而得。四年来,一系列疏解示范项目有序推进——

  近四年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992家,调整疏解各类区域型专业市场594家;全面落实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

  金融机构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等劳动密集型后台服务逐步向京郊和京外转移;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京郊的新校区累计入驻学生近3万人;天坛医院丰台新院区投入试运行……

  疏解提升,有机结合。四年来,伴随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城市空间加快重塑——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环球主题公园开工建设,公共服务建设同步推进……

  “北京正着力从以零散项目、点状疏解为主的‘小疏解’向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央地协同、整体推进的‘大疏解’转变。”谈绪祥说。

  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百姓享有更多获得感

  北京一路向北200多公里,河北承德滦河水畔,一个绿色大数据小镇正在崛起。

  “首批1716个机柜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最终将建成拥有3万个机柜的大数据中心。”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井学豹告诉记者。

  北京城六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而河北承德、张家口地区具有土地成本低、能源供应良好、温度适宜等诸多优势,迎来难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目前,承德已与京津沪等地30余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大数据战略合作,项目总投资约685亿元。

  承德的变化,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四年来,三地理顺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联动机制,实现“1+1+1>3”的效果——

  北京现代汽车沧州第四工厂、首钢京唐公司二期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石家庄(正定)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等一系列措施出台实施。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三地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800多公里“断头路” “瓶颈路”打通扩容;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实现京津冀主要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

  环保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三地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不断建立完善生态管治制度——

  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地百姓更多享受协同发展的实惠——

  由于实现异地就医直接持卡结算,“跨省异地养老”的北京老人在河北燕达医院看病省去了两地奔波、繁琐报销之苦。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四年来,三地教育合作不断加深,医疗卫生紧密协作,京津两市助力河北张承保地区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富含的人本理念,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深化改革创新为协同发展清障除碍

  位于河北沧州的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前,一条笔直的马路更名为“北京大道”,而更具意义的是另一条“路”的修通——异地监管。

  过去北京药企到河北建厂,审批周期至少两年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潮下,京冀携手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入驻园区的北京药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水区迈进,政策壁垒是三地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贵说,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切实为协同发展清除了障碍,为百姓带来真实惠。

  37岁的张晓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中心员工。2017年2月起,她的单位开始从河北保定市整体搬迁至天津东丽区。然而,陆续转移的职工却对未来的生活划着问号,户口问题是大家最担心的。

  2017年7月,由天津公安部门牵头,联合人社、教育部门,主动向壁垒“开刀”,对京冀成建制引进企业、科研单位职工在原企业所在地缴纳的社保,视同在天津缴纳,准予在天津申报成建制落户。张晓娟成为新政的首批受益人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三地通过自身实践为全国改革探路的过程。

  三地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一体化带动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一体化;京津冀率先实行通关一体化改革,通关时间平均缩短41天;京津冀区域银行业风险分担、支付清算和异地存储互惠互通等进展加快……

  面对前行中的困难,既要寻求最大公约数,积极稳妥推进;更要着眼长远,协调好短期和长期利益。“京津冀协同发展破浪前行,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打破行政壁垒,为推动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说。

  刚过去的2017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近期目标收官之年。随着中期目标的展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吹响新的动员令。

  瞩目未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将呈现在人们面前,京津冀将更具生机和活力。(记者安蓓、孔祥鑫、李鲲、高博、齐雷杰)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