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艺镜]:魏建民山水解读

[艺镜]:魏建民山水解读

2016-12-23      李一峰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讲,山水画最重要的精华是以神法道,山水画的创作应以思维着的精神去探求人对自然的感应。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然大道的真质,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观核心。

山水画家魏建民就是坚持这样的创作观。魏建民早年受北方雄浑山水的蒙养,遍临宋人山水作品,得浑厚华滋之气象。他对现代画家石鲁的山水精神尤为神往,近年又师从第二代长安画派代表性画家苗重安,使得他的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投身山水间时,最让他心驰神往的是山水的空间感。他的画多在捕捉山水雄浑中的神奇幻化之变态,以求尽物之变,这是山水画之所在。魏建民的《天路》、《太行山高》《雪域圣山》等作品都较好地体现了这种山水的空间感。

在后来的创作中,魏建民又将空间意识贯穿到山水之中,贯穿到山水结构的里。他创作的《风雪无阻》《黄河岸边》的水墨性,更增加了雄浑山水中的人文沧桑。在他的大青绿作品中,或大青大绿,或色墨交混,墨彩兼施,及其强调整体的势态和大的色彩关系,在构图、手法、意境上都有自己新的理解和突破。

魏建民的山水在形象塑造上,重体貌、重骨法、重神韵,以结构强调雄浑庄严,以笔意墨韵来表现物象内在的变化,以山势的变化整体统筹画面的效果,在气脉贯通、恢弘浑成的山势变化中,求得生动自然的和谐以空间体积的显现。他画山石以侧锋阔笔挥扫,苍劲淋漓;他画水有盘涡动荡之势,与山势走向及内在的骨气合为一体,在云霞掩映之中表现出了博大而空灵的境界。

有了山水空间之与体貌内质之,笔墨之成为魏建民运化丘壑山川的形式语言。中国画的笔墨是在一点一画、一笔一墨中通过皴擦点染,把笔墨本身的力度、韵律生发出的生命力流露出来。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他的笔墨于老辣中蕴藏润泽,于率意中包容着严谨。对浓淡的掌控,对水的运用,对色的包容,包括线条的节奏变化,都能恰到好处。

魏建民的山水画在造型上有一个整体的势态,以形达意,以势取胜。这与其的创作观以及画中的气象像应神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山水首先要像,画山是山,画水是水。但山有四时,有虚有实,有动有静,有表有里,有血有肉,是一个生命的整体。山势连绵、横亘千里、博大苍莽的大山,其寓于中的山水的生命感,在魏建民笔下全其骨气是整的、活的。

山水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最具有生命精神和永恒意义的表现。作为山水画家的魏建民,如何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语言,丰富自己的艺术形式,强化自己的生活底蕴,是今后创作有新的、有时代风貌的作品的关键。魏建民说:山水中有无限的生命,传统中有无限的内涵。老实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勤快地投入自然的怀抱,肯定会使创作中得心源,别出蹊径。愿他的山水画创作能不断变化,思与境偕日臻佳境。

 

魏建民,河南襄城人,1998年毕业于湖北襄樊大学美术学院。200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创作高研班结业。近年来,国画作品《天路》、《太行山高》、《雪域圣山》三次荣获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魂系天路》、《古源流韵》两次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盛世青绿中国画访问学者工作室教务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专业画家,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