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艺述]:王家新:我用笔墨向书法经典致敬

[艺述]:王家新:我用笔墨向书法经典致敬

2016-12-23      周瑾

展览的火爆,道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的渴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文化”与“经典”的回归。 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王家新说:“在我的人生历程中,书法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5年12月10日,“向经典致敬—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展”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 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看到报告厅通道里都挤满了远道而来的白发老人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副主席、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家新颇有些意外。

应“向经典致敬——王家新临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展”的观众们的要求,主办单位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专题讲座。本以为只是跟中小学生们讲讲如何学习书法的,却没想“来了不少大朋友和老师、前辈”,王家新略带腼腆地开讲,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展厅中陈列的不是我的书法作品,更应该称之为近十年来的‘作业’。”

少而描红

王家新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督导他从六岁开始写字。父亲把范字写在报纸的左边,填补右边的空白就是当年王家新每天的书法作业。那时候,王家新还不认识几个字呢,也根本买不到字帖,他父亲写的是柳体楷书,像“毛主席万岁”、“为人民服务”等词句,王家新要把每个字大概写上十遍,晚上交卷。

“就是这样起步的,后来有了《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鲁迅诗词选》等字帖。”王家新回忆道。小朋友们在楼下玩耍嬉闹,而家住二楼的他却端坐在书桌前认真描红仿影。

上小学和初中时,有了每周一次的书法课,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家新对书法“有了感觉”,他常常感到意犹未尽,回到家里接着写。13岁时,王家新在暑期青少年书法竞赛中获得一等奖,颁奖的是时任辽宁鞍山书协主席的王廷风先生。这个小小的奖项让他在学校里出了名。

王家新印象中,第一次买到古代碑帖是在上高一时,“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仅仅几毛钱。那时字帖很难买,要从北京邮购。天天盼着字帖能早些寄回来。”就这样,他陆陆续续买来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书画和文物出版社的字帖,有了《多宝塔》《颜勤礼》《九成宫》《神策军》《玄秘塔》《阴符经》《倪宽赞》等。这些唐代楷书经典成为他书法开蒙筑基的主要范本。

之后,王家新进入东北财经大学读书,与许多志同道合的同窗一起延续着书法梦。1989年,还在读大四的王家新在大连青少年宫举办个人书法展,作为当时最早举办的在校大学生书法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0年,33岁的王家新当选中国书协理事,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因为他的年龄,书界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有老先生为他解释:不能只看年龄,他写字都快30年了,算“老”书法家了。

出生于1967年的王家新,如今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从2008年起,他接受老父亲的建议,重新捡起儿时的书法功课,买了上百册描红本,原大的、放大的、全本的、选字的,开始一丝不苟地临摹,力求最真实的再现原帖。

一支有笔帽的毛笔、一个铜墨盒和一本描红本,就是王家新全套“简易版”练字工具。

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后到单位才7点多,可以写上一个小时;即便是出差,也会带上一册描红本,再加上一支便携式毛笔;在家中,则用熟宣或者硫酸纸蒙在字帖上摹写。王家新说:“我临帖都是通临、实临,力求毕肖、原汁原味。” 如此这般,方能“做到全天候、可持续”。这种坐冷板凳式的习书范式,他一坚持就是8年,家中的临摹之作倚墙堆积已有几尺高。

唐  柳公权—神策军碑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