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艺镜]:《丝绸之路》:用隐喻构成象征

2016-12-23      周瑾

舞剧《丝绸之路》在彩排中。 摄影 王蕴聪 舞剧《丝绸之路》舞蹈及舞台设计美轮美奂。 2016年4月22日,舞剧《丝绸之路》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摄影 王蕴聪

“海市蜃楼”式的人物造型

服装设计阿宽一开始是抵触“丝绸之路”这一题材的。但后来他很感谢杨威,因为杨导说,要有“海市蜃楼”的感觉。这句话让阿宽茅塞顿开

最开始的时候,他和导演杨威、造型设计贾雷一直在探索思考。用他们的话来说,从确立这个名字起就摆明了要难为自己。有些朋友不断提醒主创团队,“这个名字太大,要换掉。”但既然要讲丝绸之路的故事,“那就别绕了”。主创团队开始查找资料,和不同领域的专家交流,也越来越明确创作方向。

最终,阿宽设计的服饰形象趋向写意。如剧中军人的形象,一半是金属质感的铠甲,一半是土石质感的造型。阿宽解释这个创意说:“古往丝路上的金戈铁,如今已沉入了沙石,成了过去的记忆。”

而“和者”,既可以是王昭君,也可以是解忧夫人。这个人物背井离乡,远嫁西域。“她是一个新娘,而她的故事又有些悲壮。”阿宽就用了红色和白色的对比,体现和者身上的两种情感。此外,在和者的衣服上绣上大雁,表现她期待归家的情绪。

造型设计贾雷是舞蹈化妆造型的名家,几乎每个知名舞者都享受过他“专业定制”的精美造型。

这次为舞剧《丝绸之路》设计化妆造型,对贾雷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这一次“主角们”统统没有具体到某个人。贾雷说:“虽然‘和者’被定位在汉代,但我不能完全复原史书里的装扮,不可取。因为太遥远了,一千多年前的审美和现在不一样,必须让古典和时尚的元素有一个融合,这样才能吸引现代人的眼光。”从历史角度来说,汉代头饰的质地多为木或玉,但考虑到舞台效果,贾雷选择了金。上妆和试服装后,扮演“和者”的李博很快就找到了人物的气场。她说:“‘和者’不能含着胸走路,一定要仰着。因为要有‘ 和者’和尊严。”

舞剧《丝绸之路》整体人物造型的难度在于角色间并无具体联系,但又必须有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丝绸之路本身。行者与自我,使者与匈奴,护者与战场,市者与金钱,和者与故土,游者与世间,唯有引者是象征行者心中的信仰,他们都和丝绸之路息息相关,而这条路,一直走到了今天。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