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和他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活着的非遗:展示 创新
自2011年起,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一场时尚回顾展,回顾过去一年中与丝绸相关的代表性事件、设计师作品以及企业产品。T台名模,灯光霓裳。2014年的时尚回顾展,名叫“筑梦”。作为这场回顾展的“总导演”,在赵丰看来,筑梦是筑丝绸博物馆之梦,也是复兴丝绸文化之梦。
在博物馆的纺织坊内,有数台两米多高的古老织机。“每台织机织出的东西不一样,这台织的是经锦,这台是宋锦,那台是绫绢……”赵丰一一解释道。在其中一台织机前,两名工作人员在认真地“穿针引线”。这是复原的两千多年前西汉年间的织布提花机。
2012年,成都地铁建设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处汉墓,于此,四部完整的西汉时期的织机模型被发掘出土。一同出土的还有一些木俑,它们或立或坐,手臂姿势也各不相同。根据木俑的形态,推断出这是一幅纺织工劳作的景象。之后,博物馆根据木俑的身高比例,复原了织机,并摸索出了织机的工作原理。“我们都是有依据地复原一些古代的织机和织物。有些工艺在社会上已经消失了,但我们还是把它复原了出来,并派人重新掌握,就是希望能够一代代将它延续下去,也期待将来它能发挥新的作用。”赵丰说。
在赵丰看来,丝织工艺的传承可做的事情仍然很多。
他倡导创建新的丝绸文化保护环境,于是建立一个蚕桑丝织技艺的保护生态园,已被提上了日程。赵丰说:“我们要在浙江海宁的云龙村做一个丝绸保护生态园。现在丝绸博物馆只是在园林、城市里保留着丝绸文化,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在农村,在环境、氛围、生态资源相对合适且广大的背景中,对丝绸文化进行更好的保护。”
而丝绸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是赵丰的一个关注重点。“目前,丝织工艺保护和传承的难点在于市场,而开拓丝绸市场,难点在于工艺的提升和创新。”在赵丰看来,当今的丝绸工艺传承都比较简单,创新力度偏小。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赵丰积极调研。他说,设计与工艺两方面都需要提升,两者结合后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另外,赵丰认为天然的、非标准化的丝绸业会更受市场欢迎。“中国走的是标准化、工业化的道路,但印度、柬埔寨、泰国等国,则是民族的、个性化的、纯天然的路线,实际上在如今的市场中,这些国家的丝织品明显更受欢迎。”这时,赵丰指着自己的蓝色丝巾,笑着说:“这条围巾是印度生产的,这种粗犷而简单的工艺,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做不出来的。”
2015年开始,博物馆启动了改扩建工程,改造场馆和园林景观,扩大展出空间。扩建完成后,新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由“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中国时装艺术展”、“西方时装馆”和临时展厅6个部分组成。同时,馆内还设有各具特色的丝绸商场、锦绣廊等,以供参观者休闲。3月起,博物馆还在每周五、周六晚上对公众开放至晚九点,以期为杭州带来一个宁静、优雅而又有文化气息的夜生活,更加自然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丝绸之路 丝路之绸
中国丝绸博物馆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丝织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更有丝绸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西汉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从中国通往欧洲、非洲的陆路通道正式开通,在这条路的西运货物中,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将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而实际上,早在“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丝绸就已走向了世界。“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丝绸成为古老的世界商品之时,也有效传播了中国的丝绸文化。
2013年,“一带一路”构想提出,“丝绸之路”再次引起世界关注。“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丝绸’,一个是‘路’。现在我们关心的比较多的是路,但实际上丝绸在这条路上起到了原动力的作用。”赵丰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唤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丝绸的好感与共鸣。
在这个征途上,沿线国家的博物馆及学术机构成为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第一批“盟友”,《敦煌丝绸艺术全集》便是通力合作的产物。赵丰介绍说:“《敦煌丝绸艺术全集》是我们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法国的国家博物馆、吉美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尔塔什冬宫博物馆共同合作推进的项目,而且在2007年、2010年、2014年陆续出版了英藏卷、法藏卷和俄藏卷。”
在这部著作中,有一张张古代丝织品的图片,或完整,或残破,并且每张图片都配写了详细说明。对此,赵丰说:“在丝绸之路的文化展示方面,壁画、文献都好做,但是丝织品就很麻烦,因为丝织品有很多层次,既有表面,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做了这部艺术全集,将丝织品进行图案复原,并配上详细的组织结构分析,让世人对丝绸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合作出版之外,举办展览也是博物馆推动与沿线国家丝绸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016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启动了“丝路之夜”项目,先后举办了“意大利之夜”“阿拉伯之夜”“奈良正仓院之夜”以及“法兰西之夜”等活动。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丝绸特展——锦绣世界。赵丰说:“这个特展讲述起源于中国的丝绸是如何传播到世界,从而表达出‘丝绸之路’与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样带给人们美好而互联互通的世界。”
在推动新时期丝绸文化交流时,赵丰发现,丝路古道已经延续了千年,沿线国家的人民十分喜爱丝绸,不少国家还有相当规模的丝绸产业。“虽然我们不是贸易机构,但是也会带一些丝织品出去,以此来增加外展的吸引力。没想到当我们到了对象国后,这些丝织品一拿出来,马上就被活动的承办机构抢光了。”赵丰笑着说。同时,他透露,2017年还计划要举办九到十场“丝路之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赵丰还建议,将每年“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跨国申遗成功日即6月22日设为“国际丝绸之路日”。他希望,让丝绸文化通过“一带一路”走得更远。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