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瓷言”——无声胜有声

2019-09-13      撰文 殷星/人民画报

  北京恭王府乐道堂,“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作品展”,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观音像。荷花般纯净的白瓷,加之艺术家巧夺天工的技艺,将观音柔曼静美、慈悲祥和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立意高远,匠心独具。

  颜松柳1977年生于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1993年至1996年在陶瓷职业技术学校读书时,曾跟随德化“蕴玉瓷庄”的苏玉峰、苏献忠父子俩学做瓷塑。毕业后,又先后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学习三年,1999年再次进入蕴玉瓷庄,跟随苏献忠学习瓷塑。2005年,颜松柳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取名“瓷言坊”,意为让陶瓷自己“说话”,让作品本身的形象感动众人。

  本次展览共展出颜松柳近年的潜心之作80余件套。展出的作品主要是人物塑像和艺术摆件。人物塑像既有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各路神仙和宗教文化中的各种佛道形象,如神农、文昌、钟馗、弥勒、达摩、观音、罗汉等;也有古代的历史人物和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关羽、曹操、郑成功、左宗棠、鲁迅、李叔同等。超凡脱俗的佛教人物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气质通过德化白瓷单纯、洁净、温润的材质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颜松柳的创作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得到诸多的灵感,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我的作品有很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和人物相关的。我不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它更是给了我心灵的给养,给了我关于现代的启示。”颜松柳的作品《抱琴观鹤》正式这种启示的呈现。作品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去和三五好友一起弹琴的路上,突然看到一群白鹤,虽然赶路匆忙,但他还是决定驻足欣赏这些美丽的生灵。“现代生活总是裹挟着我们前行,我们在不经意间错过了沿途美丽的风景。停下来,享受过程,其实比结果更重要。”

  无论是清瘦傲骨的《竹影潇潇郑板桥》,还是表面宁静内心汹涌澎湃的《东坡观潮》;无论是呈现“棋局人生”的《对弈人生》,还是豪情壮怀的《观沧海》,文人题材一直是颜松柳挚爱。但在创业初期,颜松柳也体会到了市场与自己艺术追求的冲突。“表现文人的作品不易被大众市场接受,观音等佛教造像更受市场追捧,”颜松柳表示。在市场和个人意趣之间颜松柳尽力地寻找一种平衡。“我要考虑生计,并养活我的工人和学徒,我必须考虑市场,而同时我不想也不愿意一味地迎合市场,放弃我自己的特色。”凭借其高超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德化泥土特点的精准把握,颜松柳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其作品有极具个人特色:设计明快,简洁圆融、去繁求精。

  2014年,故宫博物院专家来到他的工作室参观交流时,对其作品十分欣赏,遂邀请他为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临摹三尊明清观音塑像。他花了近三年时间,前后修改四次,临摹作品终于达到形神兼备。“曾经更青睐于创新,现在发现经过时间过滤留下的经典,可以教会我们很多。”此次展览,这三件观音作品也得以展出。与展览同期进行的还有“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作品展研讨会”。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邱耿钰表示,颜松柳的瓷塑创作题材广泛,但细看又会发现,尽管都是在做人物,但对于人物身份的选择有着自己的偏好。德化白瓷的材质洁净、温润,既坚硬富有刚性,又极其脆弱而易碎。用颜松柳的话来说,“德化白瓷单纯、高洁的质感,和超凡脱俗佛教人物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气质有很多相契合的地方”。

  邱耿钰说:“每件好的雕塑都是表现主题和材料材质的完美结合,陶瓷雕塑应该充分显示材质的特点,让材料本身发声说话,这大概也是为工作室起名‘瓷言坊’的意义所在吧。”

  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表示:“颜松柳的中国白瓷塑艺术,既代表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也代表着德化青年瓷塑艺术群体的风格样貌。颜松柳是这批年轻陶艺者群体中的优秀代表者之一,他的瓷塑艺术植根于德化传统陶瓷雕塑,但是并没有受到传统瓷塑法则的约束。细观颜松柳的瓷塑,他的造型简洁概括但同时又具有装饰意味,从作品上可以看出他在瓷塑表现方面的踏实与灵敏,照顾全局与协调局部细节的耐心和能力,最终通过作品得以呈现,留给观众的则是审美愉悦和感动。”

  展览将于914日闭幕。颜松柳表示:“这个展览是我前期作品的总结,也是我的一个新起点。”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