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图片故事 >> 正文
回首25年的不平凡历程,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澳门开创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不断推进具有澳门特色的 “一国两制”实践,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竹苞矣,如松茂矣。”25岁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生机勃发,在政治、经济、民生建设及区域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回归之初,澳门仅有21.45平方公里。25年来,中央多次批准澳门填海造地,并划定陆地边界,澳门陆地面积增至33.3平方公里。2021年,中央正式把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粤澳双方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管理体制,澳门发展空间大幅拓展。
回归祖国前的澳门,经济连续多年负增长。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准确实施、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广阔机遇以及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回归后的25年成为澳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时期。
在中央坚强领导下,澳门加快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明确了“1+4”产业发展方向:“1”是按照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旅游休闲多元发展,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4”是持续推动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发展。
2024年
2005年从珠海加林山眺望澳门,二十余年间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在澳门半岛。 摄影 陈显耀
人口60多万的澳门,年接待旅客量数千万人次。25年来,澳门“旅游+”融合业态快速发展,“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最佳亚洲会议城市”“最佳会议商务城市”……澳门国际大都市“金名片”越擦越亮。
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澳门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2023年,澳门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回归之初的不足5000澳门元升至1.75万澳门元,人均GDP超55.9万澳门元,居民人均存款超100万澳门元,人均住房面积超20平方米。
回归祖国以来,澳门建立了涵盖生命全周期、覆盖生活各领域的民生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澳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太平洋地区典范”。澳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3.1岁,位居世界前列。
教育是澳门居民最满意的民生领域之一。澳门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教育福利在亚洲遥遥领先。
“一国两制”赋予了澳门对外交往的独特优势。在中央授权和支持下,澳门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经贸文化关系,澳门参加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数量增至1 9 0多个,已获得147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同时,澳门发挥葡语国家“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作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已连续举办6届部长级会议。
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回归25年来,澳门以祖国为坚强后盾,在向阳而生中华丽转身,在风雨历练中走向成熟,向世界展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澳门,这座融合东西方文化、古今风貌交相辉映的城市,是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澳门,这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海的波涛之中,承载着中西文化交融的辉煌历史。自16世纪开埠以来,澳门不仅是一个贸易港口,更是中西社会与文化接触的重要桥梁。
今日的莫高窟依山傍水,隔着大泉河与对面的三危山遥遥相对。晨曦的大幕拉开,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