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影像世界 >> 专题图片 >> 正文
长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浩荡东流,穿越崇山峻岭,滋养了广袤的华夏大地。它不仅是中国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长江之畔的湖北,在浩荡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遥远的先祖“郧县人”与“长阳人”在这里栖居繁衍;以江汉平原为腹地的“三苗”与尧、舜、禹的部族有过艰苦的斗争。夏商时期,鄂东南的铜矿资源成为青铜时代的原动力,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西周时期的昭王南征与星罗棋布的小国,推动了湖北的文明化进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的楚国以湖北为中心,创造了与古希腊文化并驾齐驱的优秀成果;三国时期的荆楚大地,演绎着英雄与时势的生动传奇。密集分布的大明封藩体现了湖北的富饶;而近现代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在祸福相倚的过程中应验了先祖们“亡秦必楚”“勇武刚强”的坚定誓言。
2024年11月7日,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人头攒动。“曾侯乙”展览位于南馆一、二层,展览分为 “敬天崇祖”“金声玉振”“所尚若陈”“观象授时”“车马仪仗”“永保用享”等部分,多角度阐释曾侯乙文物,体现古代的礼乐文明,凸显文物艺术特色。 摄影 郭莎莎/人民画报
湖北省博物馆将这些历史的碎片拼接,将湖北的文化记忆重现: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这片土地上远古生命的遗存,在厚土下熠熠生辉,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越王勾践剑,寒光闪烁,剑锋所指,是中华儿女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
曾侯乙编钟,悠悠古韵,穿越千年,不仅是青铜铸造的巅峰,更代表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物证;
黑夫木牍家书,让宏大的历史叙事有了最小、最鲜活的注脚,是中华儿女对家国情怀的诠释;
近代史上,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城打响了辛亥首义第一枪,成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
现当代湖北,英杰辈出,文运昌隆。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以历史瑰宝为线索,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寻湖北先民的辉煌,感受其在构筑中华文明伟大篇章中的杰出贡献,见证湖北省博物馆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书写传奇。
诗人郭小川曾说:“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时光荏苒,25载的辉煌历程既是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也是澳门人民世代携手共进、共同努力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