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17年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 正文

金砖往何处去?

2017-09-01      文/ 庞中英

  

协调金砖国家之间关于世界秩序的立场和政策应该成为金砖合作及其国际制度化的一个优先考虑。

 

201781日,上海,金砖国家第七次经贸部长会议期间,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前排右)与巴西工业外贸和服务部副部长马塞洛·马亚(前排左) 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巴西工业外贸和服务部关于服务贸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两年行动计划)》。张亨伟(上海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金砖合作国际制度化的一个最为宏观的根本问题是,金砖成员对现有世界秩序的态度与政策。对过去10年间金砖合作发表的公报和声明等文件进行分析表明,金砖各国对世界秩序的态度存在着共同点,也有差异点。其中,最大的共同点是:现有世界秩序需要被“改革”或者“完善”,以改进世界秩序的公正性、包容性、代表性和效率等。 

同时,金砖国家的这些声明也表明,尽管所有的金砖成员都是现有世界秩序的一部分,但是,在如何看待金砖合作与现有世界秩序的关系方面,各国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在当前全球治理的一系列重大议题及其进程中,金砖国家之间的立场“并非完全一致”。如,在金砖合作中,有人甚至认为金砖合作及其机构(如设在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是“替代性”的,即具有替代现有全球机构的目标和潜力。但也有人认为,金砖合作是对现有全球机构(如世界银行)的补充与合作,尽管与现存全球机构(如世界银行) 平行, 但是, 却并不替代、挑战现存的全球机构。 

“金砖合作需要制度化,首先要在世界秩序议题上取得更多共识,金砖合作制度将成为各成员国宏观政策协调的场所。” 

作为金砖国家中的重要一员,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在许多重要的双边和多边外交场合都严肃声明,中国是现有世界秩序的一部分,中国发起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国际倡议,尤其以“一带一路”为代表,所追求的“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强调,国际社会要集体行动,“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中国定义了自身在塑造世界新秩序中的角色为“引导者”。 

在现存世界秩序处在关键十字路口的今天,各国对世界秩序的未来有热烈的争论和差异的看法。因此,笔者认为,金砖国家应该就世界秩序问题举行高级会议,协调各成员国关于世界秩序的立场,形成金砖国家关于世界秩序的最大共识。协调金砖国家之间关于世界秩序的立场和政策应该成为金砖合作及其国际制度化的一个优先考虑。

2017年6月23日,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开幕影片《时间去哪儿了?》举行首映发布会。VCG


金砖组织的团结最为关键 

可以说,在金砖合作的问题上,地缘政治是金砖国家之间团结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地缘政治并未因全球化而消弭, 而是顽强地存在并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如何才能化解地缘政治给国际合作所带来的阻力呢? 除了一些国家如中国等主动带头不走“ 地缘政治的老套路” 外,还需要国际制度的设计和国际制度的建设以防止地缘政治干扰全球发展和世界秩序。 

金砖合作是新兴的国际合作,要想在全球和平、全球发展、全球治理和全球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就要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目前,金砖合作借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金融制度,但同时又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更进一步,即金砖国家合力建立的机构,如金砖国家新发展银行不是由组织内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控制,各国在其中的权力(投票权和运营权)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金砖合作是没有霸权的国际合作。可以说,已有国际关系理论对没有霸权的国际合作的探讨并不充分。金砖框架下的国际制度为没有霸权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一种可能。但是,其能否比霸权下的国际合作更有效和长久,还需接受未来的检验。 

金砖合作还应努力成为世界和平的催化剂和支柱。如何做到这一点?借鉴欧洲百年和平(1815 -1914)的历史经验,金砖要成为一个“21世纪的全球协调”。昨日的欧洲协调是今天全球治理的起源之一。只有治理了地缘政治,才能形成公共的或者共同的权力去集体行动以解决全球问题。但显然,目前的金砖合作尚未将自身定义为全球协调的制度安排。重复“ 地缘政治的老套路”就会使诸如金砖这样的合作框架陷入低水平, 甚至变成“空谈馆” 。但如果从全球和平的角度把金砖打造为全球协调,则可以避免地缘政治的恶性循环。 

如果此次厦门峰会上,金砖合作能够确立全球协调的共识,那么金砖国家的内在凝聚力就能得以加强。有一点值得注意,金砖合作的参与国,不仅仅为了利益,同时也为了和平。由于金砖合作自身带有和平的国际制度保障属性,对于那些离开这种制度就可能陷入冲突甚至战争的国家而言,一定意义上已对金砖合作产生了某种路径依赖。而今后新加入金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都要承诺接受和建设新兴的全球协调,以延续金砖合作的和平属性。 

以中印两国关系为例,历史经验表明,即使两国在许多全球性的多边合作中取得一致(当然也有不少不一致甚至冲突),这种合作对化解中印之间复杂的双边问题的作用也是有限。但可以设想,如果中国和印度共处于一个制度化的、紧密的国际协调中,情况则会不同,因为一旦离开这样的根本制度安排,两国可能更易于陷入冲突。

2017年6月10日,以“共谋合作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在福州举行。VCG


 

金砖合作推动真正的全球化 

金砖合作有几个特点: 

第一,金砖机制是全球发展计划,是为了探索“新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继续“旧的发展”。国际现实表明,旧的发展越发展问题越多。当然,要确定到底何为“新的发展”,何以能达成“ 新的发展”,并非易事。“新旧”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但是,“新的发展”应该就是国际上公认的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包容发展、公平发展等。 

第二,金砖机制强调南南合作。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南南合作已历经逾40年,但在金砖合作产生以前,全球的南南合作进展仍然有限,甚至在全球冲突中,最严重的冲突都发生在“全球的南方”。金砖合作和“一带一路”的兴起是否将是南南合作的转折点?世界是否因此迎来了南南合作大发展的时期?均值得再思考。 

此外,金砖合作在推进全球发展中承担重任。 

当代的全球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40多年了2008年以前,全球化其实并非全局性的全球化,即全球化并非达及“全球”。有美国著名学者承认,全球化是局部性的。中国、印度、巴西等具有代表性的非西方国家深度介入全球化才突破了全球化的局部性,并使全球化有可能成为“真正全球的”。 

目前的国际现实与20世纪90年代由英美等国提出和推送的全球化“不可避免”理论相悖的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全球化正遭遇明显的大挫折而放慢,有人甚至认为全球化在逆转。 

于是,在全球化遭遇挑战之际,金砖合作肩负起两个新任务:第一,使“非西方”,即亚非拉成为全球化的新动力,甚至是主动力。虽然当前欧美仍是全球化的主动力,但是未来其能否发挥好主动力的驱动作用,并不一定。同时,只有欧美等国驱动全球化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保持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将在全球化的转型、全球化的转向和全球化的创造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二,使全球化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全局(世界)的全球化,使全球化变得平衡和再平衡。只有平衡的全球化才是行稳致远的全球化。 

应该看到,金砖国家当前仍然没有超过美欧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夸大金砖国家的作用,但也不能否认,在金砖等国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局部性正有所改善。展望未来,金砖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将超过欧美。只有金砖等国关于“新的发展”的努力到位了,全球化才能真正具有全局性。 

本文作者庞中英为中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