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17年 >> 2017两会 >> 正文
——2017全国两会热点前瞻
2017年中国两会于3月初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农历鸡年开年后的首件大事,全国两会的每个细节与变化不仅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而且备受世界瞩目。今年中国两会有哪些看点,哪些话题可能成为海内外关注的“中国之问”?本刊记者梳理出了十大话题。
【热点一】“十三五”规划:“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冲刺的五年。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实干之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继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落地?这些问题需要两会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不仅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这一进程中,增加百姓获得感至关重要。
【热点二】经济增长:能否稳中有进
2016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7%的增长。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在世界上仍属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7%左右的经济增速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及欧盟的经济增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在这个基数上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量就会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的增量。可以说,2016年中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创造了耀眼的经济增长亮点。但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下,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是否依然比较有力?两会上将传递出重要信息。
【热点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进展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明确,2017年将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继续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同时,政府将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如火电、建材、水泥、平板玻璃等领域。
各界人士关心,中国政府如何进一步坚持分类调控,在因城因地施策前提下,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如何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如何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如何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所以去产能、去库存、降产能时间窗口非常短,“十三五”头两三年十分关键。
【热点四】精准扶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既定目标。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强调,扶贫资金违纪违规等老问题虽有改善,但未彻底解决,一些新问题又逐步显现,比较集中的是形式主义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会影响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必然会阻碍脱贫攻坚的进程。
【热点五】民法总则草案:向统一民法典迈进一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民法典被誉为生活的百科全书。这是因为民法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丧嫁娶,都需要民法来调整。此次民法总则草案中有不少亮点,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由“十周岁”降到“六周岁”;涉及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作了明确规定;将现行两年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等。民法总则草案的每一处内容,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人们期待,“依法治国”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热点六】区域协同:中国方案潜力巨大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重要倡议,“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有三年半时间。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实现了从顶层设计到项目落实,实现了在建设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一带一路”如何进一步扩大合作,为更多的国家创造发展机遇?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中国经济将在今年继续推进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中国推进更高层次开放发展的路线图将在今年两会上更加明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员邵峰认为,新形势下,中国将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开放格局,加快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
【热点七】创新驱动:中国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创新创业平台到处落地生根,创业投资快速增长……一系列创新标志性事件,透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发生重大变革。如何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仍将在两会备受关注。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说,“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将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创新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紧迫。
【热点八】环保:“美丽中国”如何驱霾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中国民众对于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社会各界对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充满期待,“美丽中国”的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认为,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各领域制定切实的具体措施和路线图。约束性指标要更明确、考核监督要更有效,关键是加强执法监管。
【热点九】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中,民生短板该如何尽快补齐?公共服务又该如何完善配套?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民生期待,将成为两会热点。中南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吴晓林说,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热点十】反腐:“打虎拍蝇”剑指何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不移“打虎拍蝇”,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成效显著。反腐倡廉推动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提升了政府公信力,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今年的反腐利剑将指向何方?反腐“治本”工程将如何深入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今年两会的议题。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要求。人们期待着进一步明确政府权力边界,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消除寻租腐败的空间。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