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17年 >> 2017两会 >> 正文

洛杉矶VS北京:有关治理雾霾的故事

2017-03-06      来源:中国报道

  

  春节之后,北京的雾霾时不时袭来,那些蓝天白云的日子让人格外珍惜。如何治理北京的雾霾?现在,雾霾之下喘不过来气的人们有着极多期盼,有人寄望于权威的科学家,有人寄望于治理汽车尾气,有人已经对农民烧秸秆宣战,有人寄望于可以在一两年内通过努力而恢复蓝天白云,这一切都是真实有效的吗?让我们用洛杉矶 70 多年来治理雾霾的经验来对照、比较一下。 

  

  在国人的印象中,洛杉矶是美好的。1984 年许海峰一声枪响为中国赢得奥运会历史上首枚金牌,国内的公众通过当时还很稀罕的彩色电视看到国际赛事转播,对承办这届奥运会的天使之城洛杉矶拥有了一个美好的记忆。然而,那个时候,作为美国的空气污染之都的洛杉矶,饱受了几十年污染折磨,刚刚从烟雾蔽日恢复到了蓝天白云。

 

雾霾的侵袭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目光拉回到几十年前,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洛杉矶七十多年来光化学烟雾下的众生相:饱受污染摧残的愤怒公众,直面污染危害而仗义执言的医生,想采取措施却因不知如何下手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官员,绞尽脑汁想要搞清楚污染产生机制的科学家,面对责任推诿扯皮、逃避、置之不理的工业巨头,想凭一两个奇思妙想而治理污染达到名利双收的妄人,在污染肆虐之时看到商机想发一笔大财的商人,等等。

  洛杉矶的空气污染起源于二战期间。  

  很多洛杉矶人都有这样的记忆碎片,当洛杉矶面临最大的环境危机的时候,父母的朋友们都堆积了一大堆的防毒面具。当碳氢化合物肆虐之时,体育课被被迫取消了。洛杉矶有名的橘郡(又名奥兰治县 Orange-county),这是洛杉矶一个房地产价格高昂的地区,英文字面的原意为橘子或橘红色,实际这个名字是因天空的颜色而不是水果而得名的。

  洛杉矶那个时代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拂晓时分,如同无形的野兽,毒气开始扩散、狡猾而沉寂、悄无声息、无所不至。灰色的烟雾袭击了洛杉矶,吞噬了矗立的高楼及街边的汽车,太阳也变得模糊不清,让人们失去了对于方向的所有感知,除了脸上烧灼般的刺痛。 

  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种神秘的烟雾将使绿意盎然的地球陷入恐慌,使绿色从一种颜色变成了人们奋斗的目标。

  首当其冲的是,全城的人都得默默忍受烟雾带来的折磨,吸入的污染物质威胁人们的健康,无论他们是否有过敏史都会产生急性过敏反应,眼睛红肿、喉咙嘶哑。他们紧握着手帕,渴望知道答案。洛杉矶市的官员强忍惊慌失措的情绪告知市民,要镇静不要反应过度,并说太阳一旦露面,烟雾就会瞬即散退。有着严肃科学形象的工程师们,则怀疑由于一些工厂违规操作导致气体泄漏,而异常闷热的天气又使得烟雾被困在城市周围一直出现雾霾。 

  在一片混乱之中,总有代表理性的声音存在。有一个巨大的声音就宣称:美国现代工业文明已经无所不能,治理烟雾就如同将航天员送入轨道,只需按下按钮即可做到,像使用厨具一样简单,科学将是净化空气的关键,而且还不需要过多的扰乱人们的日常生活。

整治的艰辛

  1943 8 月,当时的洛杉矶市长许下承诺,将在未来四个月内对这场令人恼火的烟雾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治!洛杉矶市的工程部门开始寻找罪魁祸首,测试人员在户外收集了空气中的一些混合污染物的样本:氨气、甲醛、硫酸、粉尘和氯气。当洛杉矶市政厅最终指出这些挥之不去的废气源头时搞错了对象,他们通过现场勘查以及对咳嗽的人进行三角测量定位,以及查看窗帘脏的方向,结果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一家位于南加州市区东边的天然气公司。 

  执法机关认为这家工厂就是始作俑者,联邦政府工作人员为此马不停蹄的忙碌着。他们明白洛杉矶作为二战军需产品供应地,有着 90 亿美元的军事合同,地位举足轻重。此种情况,类似于中国各个阶层都明白的经济增长的意义。于是,他们慎重行事,派了调查人员,请来了特约的宣传人员,对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解释。终于在 1943 年剩下的日子里,工厂停产改造,同时城市对其他烟雾源头的排放进行控制,这一切让当时洛杉矶的天空,露出些许苍白的蓝色微光。高度关注空气污染的《时代周刊》,甚至立即信心十足的宣称,这些基本措施解救了城市! 

  洛杉矶的居民,从认识到相信,空气污染的战斗将是长期的,用掉了很长的时间。

  为了限制雾霾的影响,洛杉矶专门成立了一个所谓的烟雾与废气委员会,公布了一系列规定来控制空气污染,这些措施包括:禁止在后院燃烧垃圾;垃圾回收和柴油卡车的尾气排放都被严格的限制,还投资开发制造了一种除雾的装置,声称可以有效去除雾霾。 

  极端的情况下,洛杉矶司法机构甚至对夏天众多而闷热的棋牌室开展了调查,认为它就是污染源。那个时代的洛杉矶,全力以赴投入到了与空气污染的战争之中,洛杉矶市政厅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空气污染控制局。一些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和企业家无私地将自己办公室的人力投入到了治理污染当中。洛杉矶警察局新招募的警察迅速参与其中,当时的市长鲍伦甚至要求国民警卫队的 200 名化学专家协助治理空气污染。在洛杉矶,由于有如此众多的相关人士积极参与空气污染的治理,实际已经将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予以军事化了,有些学校方面的负责人甚至表示,要动员学生也投入这场战争。地方检察官办公室,甚至聘请私人飞行员进行侦查和搜索,看看哪里有冒烟和废物燃烧的情况。那时候的整个南加州,似乎坚信仅仅需要一次全面的整治,便能让天气恢复良好。很多人依然相信洛杉矶有充足的时间,以为只要通过强有力的政策,科学家的突破性进展,就能净化整个区域。 

    

  问题是无论采取什么办法,无论怎样雷厉风行,洛杉矶烟雾覆盖的范围比之前更大了。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由于住房、犯罪率和交通问题再加上烟雾问题,人们对往日美好空气的向往,已经远远不止是因为鼻炎或者不停流鼻涕的鼻子了,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人们基本什么都看不见,包括地标,甚至是半英里外的交通标志。一系列对往日美好的追忆使社区老人和大自然爱好者,在面对往日洛杉矶独具特色的沙滩和山林的照片时变得多愁善感。一些英国和荷兰的飞行员宣称,他们基本没法看清整个加州有可降落的地方。


伪科学大行其道 

  科学,当不是以成果来论英雄的时候,科学的意义就会失去光彩。   

  1949 年,洛杉矶的空气污染控制局信誓旦旦地说,已经消除了 35%的可疑污染物。但专家们事后才意识到,低估了将近 60%的遮蔽天空的污染物,总污染物不是他们估计的741 吨,而是 2000 吨! 

  一些资金充足的机构与大企业或者当地高校有合作关系,比如斯坦福研究所、空气污染基金会、南加州空气污染基金会等,它们雇佣了大量科学家,把他们组成研究团队和无数小组委员会。这些被雇佣的科学家最初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碳氢化合物的研究上,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他们都对汽车尾气是烟雾的主因表示怀疑。 

  仅仅是空气污染基金会就资助了 34 个项目,其中就包括一个著名的催化转化剂项目,这个被广泛宣传的神奇阻碍剂项目,甚至得到了当时还极为罕见的电子计算机的支持,制作了 10 万张打孔卡片。 

  田纳西州的莫里斯除臭剂公司发明了一种油烟燃烧器,据称它适合任何类型的发动机。该公司的广告称,静电系统可以阻止大多数烟雾排出净化尾气,并能够快速安装。实际在 1961 年之后,洛杉矶档案中关于小装置没有记录的太多,因为小发明实在太多而无法一一记录。这种情况到 1978 年,热情才告消退,但平均每天仍有一个。其中,多数有关雾霾治理的建议就像 5060 年代一样不切实际:人工增雨、暴雨排水道、山顶排风、太阳能发射镜、植树以及大气空调器等等。 

  除了不靠谱的小发明之外,科学家也没闲着,但同样也不靠谱。当时的权威气象学家欧文·克里克,因为成功预测了诺曼底登陆日的天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气象学的学术权威,而他成为第一个叫卖空中排污系统的人。克里克华而不实的发明是以排风的传统理念为基础,但融合了先进的管道和推进装置。他的设计是将烟雾通过进气口吸入管道,然后发电机将气体抽入排气烟囱,这些烟囱比 150 层楼都要高,出口在天空的逆温层之上。虽然美国人天生对机械比较狂热,但还是没人敢投资这位专家的计划。 

  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以及洛杉矶最精明的商人之一贝克曼教授,认为二氧化硫浓度在洛杉矶盆地是微不足道的。他认为,二氧化硫不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烟雾的危险物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危害更大。就在这些争论继续的同时,二氧化硫排放上升到每天500 吨。 

  空中文字广告公司也处境危急,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用油状物在空中喷字会进一步污染空气。而洛杉矶的居民做出的反应是,商店里开始出现一些石棉防火服以及毒气面罩——烟雾保护服,价格不详。束手无策的洛杉矶县的官员们,有病乱投医,无限扩大监管权力,甚至要求任何人在安装或者使用价值超过 300 美元并且会产生烟雾的设备时,都要首先提交一份申请。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