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17年 >> 2017两会 >> 正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这已经是“中国制造2025”连续第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着重强调。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2016年则是进入到了“启动实施”的阶段,今年则再次提出“深入实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今后,中国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这一方案的部署,一步步由“制造大国”向着实现“制造强国”前进。
中国“智造”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积淀,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在500多种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
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说,与工业强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还体现在工程机械、家电、电子消费品等模块化架构产品,以及通信设备、高铁、核电装备等大型复杂装备领域,但在需要前沿科技支撑的核心零部件领域,仍相对缺乏优势。
就在两年前,李克强总理曾就中国尚造不出“圆珠笔头”问题提问“中国制造”,问出了中国制造的“尴尬”——能生产飞机汽车,却生产不了小小笔头。“圆珠笔头之问”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制造”如何升级换代的思索。《中国制造2025》正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方案。
首先,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变,迈向中高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机器人,3月11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就“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有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副部长辛国斌特意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做了介绍。
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下一步,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辛国斌表示,第一是要推进创新。进一步整合产业的创新资源,推动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第二是要补齐短板。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第三是开展机器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推进机器人在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第四是培育人才。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大对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办好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 摄影 人民画报 徐讯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真正的智能制造,不是高级自动化,而是要以数据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将数据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产生价值,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孙丕恕还指出,中国各级政府都在强化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的支撑服务,必然对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产生大量需求,为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平台资源的整合应用,应从国家层面考虑合理化配置使用。
“智能制造是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缓解我国制造业日益高企的人工成本问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也指出,中国应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力开发自主人工智能芯片并形成标准,让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信息时代创新驱动的引擎,进而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加速度。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