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大美新疆】 >> 正文
“大美新疆,美在伊犁!”
5月末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满目绿色。远处,高山上的白雪尚未消融;近处,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在草场上漫步;一顶顶白色的毡房点缀其间,一派浓郁的新疆草原风貌。5月30日,中国外文局中外籍记者团走进了美丽的那拉提。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但是一走进那拉提,大家看到的却是河水流淌,绿草茵茵。为何这里的气候如此独特?这是中外记者们的疑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该州所处的位置被称为伊犁河谷。这里北东南三面环山,谷内还有两山横亘其间,形成“三山两谷”的特殊地貌。向西敞开的喇叭口地形,让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气候。伊犁河谷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常年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吹到这里,虽然水汽不多,但受到了地形的快速提升,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雨。据统计,伊犁河谷东部的年降水量可以达到1000毫米。丰富的雨水让伊犁河谷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也让伊犁成为水草丰美、盛产粮食作物和水果的地方。伊犁则被冠以了“塞外江南”的美誉。那拉提景区就位于河谷东部最深处,充沛的降水和山谷地形,让这里形成了绝美的草原风光。每年5月末到6月初,那拉提进入旅游季,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到来,这里如今成为了伊犁的旅游“打卡圣地”。
伊犁是哈萨克族聚居地之一。哈萨克族也是马背上的民族。骑马放牧是牧民的日常生活,马则是牧民们的伙伴。在那拉提景区的东门口,一支马队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许多游客在这里骑马观光,玩得不亦乐乎。
马队负责人名叫塔布斯、哈萨克族。据他介绍,马队名叫“阿拉善马队合作社”。成员主要以当地阿尔善村哈萨克族牧民为主。马队目前有70匹马,90名工作人员,如果到了旅游旺季时,马可以增加到近200匹。
马队的成立源于塔布斯的想法。塔布斯家以前一直以牧羊为业。随着那拉提景区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塔布斯发现,一些游客有体验骑马的需求,于是,他就把自家的两匹马拉到了景区,许多游客都找他骑马。后来,他的兄弟和亲戚以及本村村民们也在他的带动下到了这里,马队的成员逐渐增多。2013年,阿拉善合作社正式成立,并成为了那拉提景区的旅游服务项目之一。景区还为他们投入资金,完善了基础设施,对成员开展学习培训,规范服务。
马队负责人塔布斯(左)
随着那拉提旅游业的发展,马队合作社成员们的收入也大为提高。据介绍,现在,从5月份到10月份旅游季每匹马每天平均收入200元,年收入可达3.5万元。马队直接带动就业160多人。另外,马队的成员中,还曾有当地20户贫困家庭。通过加入马队工作,这些家庭已经成功实现了脱贫。塔布斯说:“景区旅游业发展让我们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旅游季我们在景区开展骑马服务,还有很多村民搞起了”农家乐“,再加上养羊,现在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在那拉提,有一支由许多哈萨克族年轻人组成的乐队正在演出。记者们现场聆听了他们激情四射的歌声。耳熟能详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北京的金山上》飘荡在空旷而美丽的草原上。而让人们感到特别的是,除了鼓、吉他、贝斯等常见乐器外,这支乐队中还有冬不拉和斯布孜额等哈萨克民族的乐器。这些乐器的音色与西洋乐器的声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有独特的美。
万海涛和玛合赞
乐队的队长,吉他手万海涛和斯布孜额手玛合赞在演出之余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据万海涛介绍,他们乐队名字就叫那拉提,成立于2018年。现在的9名成员都来自新源县。万海涛从小就喜欢音乐,几年前曾经独自到成都做音乐人,唱歌、写歌。2018年时,他听说自己的家乡那拉提景区正在筹建一支草原乐队。万海涛便主动找到当地做音乐的伙伴,一起组建乐队。从两个人到三个人,再到更多,乐队逐渐成立了起来,并开始演出。这些玩音乐的小伙子们大多是哈萨克族,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本民族乐器更是耳濡目染。他们一起演出,还一起创作,曾创作了《天国》《草原魅影》等原创歌曲。他们的作品还获得过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组大奖。万海涛说:“我们乐队成员都是本地人,我们非常爱自己的家乡,也特别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家乡那拉提以及知道哈萨克族文化。音乐是我们表达对家乡热爱的方式。”
斯布孜额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最初是用草类植物的茎经过加工做成,后来不断经过改良,用桃木等木质材料及加上金属吹片。形状类似竹笛,但其音色低沉,悠扬。乐队斯布孜额手玛合赞不仅是乐手,还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斯布孜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他介绍,他的父亲曾经是当地的一位知名斯布孜额手,玛合赞从小和父亲学习吹奏,很痴迷。后来,玛合赞考入当地的艺术院校,学习冬不拉专业。毕业后曾进入当地的歌舞团唱歌。去年,玛合赞加入了那拉提乐队,开始随这支乐队演出。虽然能玩很多乐器,但玛合赞对斯布孜额的热爱依然不减,平时还进行了许多研究,当地有十多个学生在跟着他学习。据玛合赞说:”现在学习吹斯布孜额的人很少,我希望这个民族乐器能够传承下去。“
“快去看,哈萨克族小伙子去娶亲啦!”当记者团们走到那拉提景区空中草原天牧台时。一场哈萨克民俗婚礼正在上演。兴高采烈的哈萨克新郎弹着冬不拉,在伴郎和亲朋好友的簇拥下,一路欢唱着来到新娘家的毡房,迎娶自己的心上人。送礼、出嫁、迎亲,一场完整的哈萨克婚礼让中外记者们看得格外兴趣盎然。许多记者也随着音乐加入到队伍中,唱着、跳着。
在伊犁,中外记者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品尝了美食,也充分感受到了当地哈萨克人风情。来自日本的京盛说:“在伊犁的几天里,我感受到这里人民的友善和热情,感受到了多民族文化的精彩魅力。我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身边的人,让他们来伊犁,来新疆,亲身感受这里的美。”
文、图:王浩
会船甲天下,一梦到溱湖。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三星堆遗址,35年后,神秘、浪漫而又瑰丽的古蜀文明再次受到了全球的瞩目。
2021年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