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艺博
摄影/赵溪
5月24日,中国外文局20多位中外记者抵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切实感受新疆民族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第一站来到新疆首府乌鲁木齐。
“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小的时候,父辈都是靠自己的双手采摘棉花,非常辛苦,所以我们非常希望有机器能够代替手工采棉。很荣幸我们迈入这个行业,研发了自主产权的采棉机。”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底盘研究所副所长,哈萨克族姑娘阿依仙姆向中外记者介绍道。
中国外文局中外籍记者赴疆采访。(王凤娟 摄影)
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组装采棉机。
2018年,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利用新疆区位优势和科技引领,成功转型高端农机。自主研发的产品型号有4MZ-6六行厢式采棉机和4MZD-6六行采棉打包一体机。英籍记者Jamie对此非常感兴趣,并对采棉机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问题。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宋立新表示,“相同时间内,一台采棉机采摘量相当于1200多人的手工采摘量。今后,公司将立足新疆、精耕国内市场,并逐步深入中亚、欧美市场,实现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宋立新向中外记者介绍4MZD-6六行采棉打包一体机。
中外记者随后来到金晟集团卓郎新疆智能机械产业园。在毛军副总经理的带领下,中外记者团参观了细纱机、全自动转杯纺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机器。走进装备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正在运行的高科技机器。外国记者纷纷惊叹车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英籍记者Lee激动地说道:“这里的机器比人多,甚至几乎看不到什么工作人员。”
全球最长的自动落纱细纱机。
全自动转杯纺机。
全自动络筒机。
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备定制。
伴着夕阳,中外记者们来到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红山公园。登上红山最高处的远眺楼,远眺天山群峰美不胜举,近看繁华市容尽收眼底。与乌鲁木齐最高建筑中天广场遥遥相望,河滩公路和西大桥近在眼前。接下来,记者团还将赴塔城、伊宁等地深入体验、了解新疆的文化、经济发展情况。
乌鲁木齐市最高建筑中天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