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1年 >> 2021· 新春走基层 >> 正文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2020-04-01      撰文 本刊记者 王蕴聪 曹梦玥;摄影 本刊记者 郭莎莎

  认识田喜会已经是记者在卢氏县的第四天。在兴贤里社区采访间隙,社区工作人员建议我们去快结婚的田喜会家看看。

  走进田喜会家,虽然装修简单、只有基本的家具,但整洁的家里充满生活气息。田喜会今年38岁,家中还有父亲和两个兄弟。前些年,父亲因为脑梗卧床,两兄弟则患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田喜会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这个家。或许也正因如此,他迟迟未婚。38岁单身在城市里虽说并不少见,但在农村却是个大事。他曾经有过准备结婚的对象,却因为一次意外,准备好的新房被一把火烧掉,而女方家又打了退堂鼓。

  田喜会是一位就业联络员,主要为村民寻找就业机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技能培训、宣传相关政策。近几年,在他的帮助下,很多人在大城市的企业找到工作。

  201810月,田喜会搬进了兴贤里社区。

  20193月,田喜会与比自己大8岁的“同行”郭留文相识。郭留文丈夫因车祸过世,她独自带大两个孩子。两人本就是老乡,朋友开始有意撮合二人。田父生病住院期间,郭留文作为田喜会的朋友经常去医院帮忙照看,为他分担压力,两人也越走越近。

  拍婚纱照、租婚车、布置婚房……春节前,田喜会与郭留文在新家举办了自己的婚礼。

  在兴贤里采访的一周时间里,记者认识了许多像田喜会这样踏实肯干的人。搬到县城,住上楼房,生活条件有了不小的改善。这让他们对更好的生活有了向往,很多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其实有了更多的选择。

  “挣钱了,我现在想买啥买啥。”在服装加工厂上班的冯润花透露出的一句看似很简单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对生活改善的最真实感受,而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搬出了深山。

  通过不同途径,人们寻找工作机会。有些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到外省,就选择在社区附近找一份时间相对灵活的工作,可以照看家里的同时贴补家用;有些则通过不同的招工渠道,在县城服装厂、菌菇厂等地务工,收入可观;还有一些则通过社区内劳动技能培训班的学习,考取相关“上岗证”,外出务工,无论男女都有可以养家的能力……

2020.03.04东西湖方舱医院,一位患者在户外活动身体-dw(1).jpg

在现场———《人民画报》记者镜头中的2020

过去这一年,作为记者,我们也走得殊为不易。采访线索多、采访难度大、采访风险高、报道任务重。

1126438123_15989281253851n.jpg

武汉迎来百万学子返校开学

9月1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涉及学生139.9万人,百万学子重返校园。

000000.jpg

【本刊专稿】“长五”飞天 “嫦五”奔月 —聚焦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开启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顺利迈出嫦娥五号任务月球采样返回的第一步,嫦娥五号还将从月球上收集并返回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样品。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