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export1721206749657-1920.jpg

中文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2025年 >> 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 >> 正文

核能首步的坚固基石

2025-01-13      人民画报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漳州核电基地全景。这里地质构造稳定,是得天独厚的避风港,为核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营奠定基础。 中核集团 供图

  规划中国核能发展的“三步走”路线图,其核心内容是解决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核燃料长期安全有效供应的问题。热堆是核能发展的第一步,主要关注的是核裂变技术的成熟应用。当前,热堆技术相对成熟,是核能发电的主要形式, “华龙一号”便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还在绿色低碳发展、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中核工程廊坊研发基地。如今,中核工程的安全壳结构性能实验平台(玄武)和安全壳热工水力综合实验装置(盘古)均坐落于此。 中核集团 供图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亮丽名片。“‘华龙一号’创新性地采用了177组堆芯、能动与非能动结合的安全设计特征,实现了关键核心设备的自主化。”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刘诗华说。

  据介绍,“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双层安全壳设计能够抵御大型飞机撞击、17级台风和9度地震烈度,确保了核电站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华龙一号”还采用了先进的反应堆控制和安全系统,提高了核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在福建漳州,一个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世界最大华龙核电基地正在加速建设中。

  在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的主控室内,当班值长钟兰华正全神贯注地监控着主控台上各类精密仪表与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的数据变化,这些数据涵盖了反应堆功率、冷却系统状态、安全系统参数等多个关键领域,确保对核电站的运行状态有着全面而精准的掌握,以便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与决策,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在位于中核集团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的主控室里,电子屏幕上数字闪烁,当班值长钟兰华密切关注着相关数字的变化。在核电行业中,操纵人员常常被称为“黄金人”,因为我国大陆首批核电操纵人员每个人的培养成本,大约和与之等重的黄金价值相当。

  在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的中控室内,正在进行着值班工作人员之间的专业交接班程序,涵盖了对当前机组运行状态、系统参数、安全监控信息及待处理事项的细致交接。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2014年大学毕业后,钟兰华先后前往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和福建福清核电站接受培训,系统学习核电站的操作规范,并在一线岗位上工作了7年,不断磨练实操技能。2022年6月钟兰华回到福建漳州核电厂,现已成长为漳州核电“华龙一号”的首批值长。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龙一号”型号总设计师霍小东(左)与福建漳州核电技术人员就“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系统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能提升的具体技术细节进行深入沟通与讨论。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作为运行值长,钟兰华不仅要负责核电站日常的安全运行,还要确保每一个细节符合最高的安全标准。对于像他这样的“黄金人”而言,成为一名核电站值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严格的培训。他的故事展示了中国核电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在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的核岛主厂房区域内,专业技术人员正对反应堆及其辅助系统的运行状态、安全参数以及潜在问题进行细致核查与确认,以确保核岛设施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2024年9月27日,漳州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开始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这是漳州核电基地第4台“华龙一号”机组;10月12日,漳州核电1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为年内并网发电打下坚实基础。

  在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安全检查与任务确认后,工作人员完成了他们在核岛主厂房区域内的既定工作。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漳州核电1号机组核岛厂房换料水池。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核电建设正在提速。近年来,中国热堆发展升级换代,成功打造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家名片,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投入商运、领跑世界,多用途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即将建成。2023年12月,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机组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 供图

image017-f.jpg

幸福的笑脸就是喀什最璀璨的风景

诗人郭小川曾说:“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

2341733473215_196.jpg

盛世莲花映华章

在南海之滨,一朵象征盛世的莲花傲然绽放,历经25载春秋,见证了“一国两制”实践的辉煌成就。

GSS00708.jpg

筑文化基石 守博物初心

公元前223年,秦楚激战。黑夫和惊兄弟在战场上写下家书报平安,那一片木牍是战时暗夜里最亮的光。如今,这封家书被展出于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