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繁荣之路”

2017-08-03      文/宋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一带一路”成为了全球政治经济进程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对于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共同繁荣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

  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国家超过60个,覆盖人口数量约44亿,占全球的63%;但是国内生产总额加在一起只有23万亿,仅占全球的29%。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还比较低,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技术支持都有着强烈的需求。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到2030年,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将近2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还是在完全没有考虑到“一带一路”框架下非洲大陆需求的情况下得出的。因此,“一带一路”的首要目标就是成为一条“繁荣之路”,让沿线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在现实中,“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一带一路”的蓝图不断充实,范围不断扩大,取得的成果超过预期。到目前为止,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进来,中国同4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协议。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指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也就是说,“一带一路”正在朝着一条“繁荣之路”的方向发展,正在不断给沿线国家的经济和民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基础设施改善是繁荣发展的基础

  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已经呈现出诸多的亮点。首先,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推进和完成,畅通了沿线国家的对内对外交通、通讯,保障了沿线国家的电力、能源供给,加强了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例如,2017年5月31号通车的肯尼亚蒙内铁路预计将给肯尼亚每年带来1.5%的GDP增长,并且已经创造了4.6万个就业岗位。通车的10天内,蒙内铁路就已经运送了超过2万人,上座率超过70%,将成为肯尼亚名副其实的生命线。

  类似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中国企业接收瓜达尔港的运营权,使得这个长期处于萧条状态的港口正在朝着港口和自由区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瓜达尔港自由贸易区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展开,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巴基斯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中巴产业对接互补平台。瓜达尔港正在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得益于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幕式讲话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设施互联互通是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其次,中欧班列的快捷交通,正在拉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一个繁荣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国内的27个城市出发,中欧班列的轰鸣声取代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成为了丝绸之路展现活力的新方式。根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593列,同比增长175%;回程班列198列,同比增长187%。目前,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已达27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

  从中国的重庆或西安出发,中欧班列到达欧洲的匈牙利等国家,最快只需要半个月。比起耗时超过35天以上的海运,中欧班列的优势无疑是明显和巨大的。2017年4月20日,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7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为中欧班列的畅通运营提供了更有力的机制保障。中欧班列运行的轨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习近平主席在分析如何建设“繁荣之路”时指出,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关键项目,联结陆上公路、铁路道路网络和海上港口网络。主席强调,我们已经确立“一带一路”建设六大经济走廊框架,要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我们也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

  产业园建设是繁荣发展的 增长极

  “一带一路”建设中正在出现的产业园模式,为沿线国家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典型模式。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如何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繁荣之路时指出,“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目前,中国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了56个经贸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充分借鉴中国的经济开发区模式,利用所在国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为当地的产业一条龙建设、就业岗位提供、财政收入增长等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例如,在泰中罗勇工业园,这里已有80家中资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涉及汽摩整车及零配件、机械电子、通讯、光伏等行业。罗勇工业园累计已实现销售额65亿美元,向当地政府累计缴纳税收已超过8000万美元,解决了当地2万人的就业问题。罗勇工业园的成功,引发了“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所引领建立的一系列机制以及为这些机制所提供的资源,都是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公共产品。正如习近平主席2016年9月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系列重点项目和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重要进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正在同步推进。”

  中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公共产品

  总的来说,作为一项开放、包容的区域发展倡议,“一带一路”蓝图的目的在于发挥成员国的互补优势,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共同繁荣。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大背景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保护主义抬头的诱惑和风险。而中国方面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出资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提供区域合作的公共产品—既有理念,也有资金、技术。

  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与中国领导人所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扩大中国的地区影响力,也有利于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为低迷的全球经济注入一股新的、强大的动力。在可见的将来,“一带一路”将会成为带动丝路沿线各国实现共赢的一条“繁荣之路”。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