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中白工业园建设经验浅谈

“一带一路”建设者之声

2017-10-16      

撰文/ 宋哲(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园区事业部总经理)

 

 

  近年来,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由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元首共同确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和招商局集团主导开发运营的中白工业园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总占地91.5平方公里,毗邻明斯克国际机场,是我国目前开发面积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海外园区。随着基础配套设施的建成和完善,中白工业园发展日新月异,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入驻,成为中国 企业借船出海开拓欧洲市场的重要平台。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

  2010年3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白俄罗斯,与卢卡申科总统就在白俄境内合作建立开发区达成共识。2010年10 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下属企业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工国际”)利用进入白俄市场较早、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的优势,积极主动承担央企责任,与白方经济部签署了《在白俄罗斯共和国境内建立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的合作协议》。2011年9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白工业园的协定》,园区项目正式纳入两国合作的范围。2012 年,中工国际与白方股东共同发起设立了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白合资公司”),该公司成为了园区开发主体。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期间,提出要把中白工业园建设作为合作重点,将园区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和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中白工业园是中白务实合作的“升级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标志性项目。卢卡申科总统还表示,将中白工业园打造成奠定中白友好合作的巨石。5 月12 日,中白两国元首共同莅临中白工业园现场视察,共同见证了工业园管委会向首批7家入园企业颁发入园证书以及14家意向入园企业向园区管委会递交入园意向协议。

  目前,在中白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白工业园一期起步区建设工作顺利完成,招商引资呈现向好态势,园区开发初见成效。

  园区一期占地面积 8.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3.5 平方公里已完成“七通一平”建设,包括 13 公里双向六车道和地下管网,以及给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泵站等,形成可供招商引资对外租售土地 303 公顷,还建成了 8000 平米标准厂房和 12500 平米办公楼,为迎接各国客商入驻做好了充分准备。

  园区面向全球开展招商引资,截至2017年9月,入园企业达19家(其中中国企业12家,还有来自美国、奥地利、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国家的企业入园),协议投资总额达6.7亿美元。此外,签署意向入园协议的企业近30家。入园企业开工建设总投资1.26 亿美元。园区实际纳税总额达1367万美元。股东投资中白合资公司资本金达到 1.18 亿美元。当地采购、设备租赁、分包工程总额达1.21 亿美元。

  中白工业园:海外园区建设的典范案例

  中白工业园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境外产业园区。中白工业园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品牌,从规划投产到建成招商,在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发展经验是值得总结和借鉴的。

  一、争取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园区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

  中白工业园项目得到中白两国政府持续不断的推动和大力支持,中白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园区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外部政治环境,中国商务部、国资委,白俄经济部等多个国家部委组建中白协调工作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全力推动园区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园区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总统签发《总统令》,赋予园区项目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白俄卢卡申科总统在北京会晤,再次强调推进中白工业园建设的重要性。园区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做好选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工国际作为最早推动中白工业园的中方企业,在项目开发初期完成了许多扎实细致的工作,得到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作为中白合资公司的最大股东,国机集团充分调动集团及所属企业各方面优势资源,举全集团之力推动园区各项工作开展。中工国际克服困难,仅用了一年半时间,按期保质完成了一期起步区3.5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七通一平”,建成了园区首栋12500平方米办公楼和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了园区招商引资步伐。中工国际不仅完成了从最初的园区选址、可行性研究和总体规划,还完成了招商局中白商贸物流园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中工国际下属的中工武大设计院完成了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CMEC以“中国速度”顺利地完成中白工业园110千伏输变电系统,为中白工业园区提供了供电保障,把援外项目实实在在地建设成了象征两国友好的项目。

  三、注重优惠政策、融资支持,充分挖掘园区市场潜力

  为了使园区政策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增强政策竞争力,中白双方共同组建了专家组,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中白工业园的特点,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政策建议,推动白俄政府实现政策创新和改革,卢卡申科总统先后签发了三版园区项目总统令,以国家最高立法形式确立了中白工业园优惠政策,如企业所得税自企业盈利年度起十年免收,之后直至2062年6月5日减半征收,免除土地税和不动产税,土地租用年限最长可达99年,也可以转为私有,园区内可经营保税区业务,外汇兑换自由等等。

  中白合资公司对研发、生产一体化的项目、投资规模5000万以上或用地规模1000亩以上的项目、原创性高新技术项目、填补园区空白形成产业基础的项目、全部产品出口的外向型项目在现有优惠政策基础上实行“一案一策”,给予进一步优惠,大力吸引项目入园。

  融资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园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优买贷款,并且与国家开发银行一同对入园的中国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白俄罗斯当地银行也可向入园企业提供项目融资。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园区加快形成优质产业集群效应,园区还专门设立了两只基金,分别是① “中白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近6亿美元,在白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寻找高科技创新项目,为未来可以落户中白工业园的项目提供融资支持。②“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2000万美元,用于投资拟入园项目或已入园企业提出的项目,特别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入园项目,促进和带动园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欧亚经济联盟涵盖人口达1.76亿,白俄罗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是连接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的重要贸易通道,中白工业园内企业的产品不仅可以免关税销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还能便捷地销往欧盟国家,市场潜力巨大。

  园区规划初期,即明确了面向全球的招商思路,不仅是吸引中国企业入园,也要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落地发展,中白工业园定位是国际化园区。我们在聚集中国企业的同时,也在逐步拓宽国际投资者的引入渠道,特别是俄罗斯、中亚、欧盟投资者的进入,塑造园区国际形象。

  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吸引优秀人才汇集

  一是为当地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传递中国工程价值。中工国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努力克服白俄设计、供货和施工标准造成的困难,结合了中国和白俄建设企业的特点和优点,同白俄本地的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了良好的互补合作,有效规避了两国标准产生的差异,保障了项目的质量符合白俄规范,同时也保障了项目建设可以按照“中国速度”顺利的完成。通过加强双方合作,也让参建的两国企业之间结下了扎实的友谊,塑造了中国企业高效、高质量的良好形象。

  二是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公益,树立企业公众形象。例如,2016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州遭遇了大的暴风雨自然灾害,得知这一消息后,国机集团和招商局集团第一时间向白方伸出了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到灾区抢险工作中,并向受灾严重的明斯克州捐款。

  三是在中白工业园区内从事工程承包的中国工程施工单位提高当地劳务人员用工比例,尽可能地使用当地劳务人员,或向当地施工企业分包工程;加大在当地采购建材、生产资料、设备租赁、生活物品,促进当地生产,间接支持当地就业。在建设过程中,已经累计为当地提供超过5000多个就业机会。

  四是国机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委派了高级管理人员在合资公司担任管理职务。随着中白工业园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很多人才也是慕名而来,向中白合资公司投递简历,希望参与中白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园区正在筹划设立科技孵化中心,吸引高科技企业和高水平研发、技术人员在当地稳定发展,促进中白工业园成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汇集发展的高地。

  五、努力克服两国差异,增进相互理解和融合

  中白两国由于历史、体制、区域等因素形成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由此导致双方在发展理念、工作效率、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存有差异。我们在园区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从双方共同点出发,努力化解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解、提高办事效率,如:

  1、园区采取中白合资共建共管的模式,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既有中方人员,也有白方人员,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积极沟通交流,找到共同点。

  2、通过中资企业商会促进两国经贸发展。2015年6月29日,在白27家中资企业在明斯克注册成立了白俄罗斯中资企业商会。中白合资公司总经理李海欣任商会会长。中白合资公司将会同所有在白中资企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加强中白两国企业间在产品、技术和文化方面的融合,促进中白两国经贸发展作出贡献。

  3、定期安排白方员工赴北京与中方同事联合办公,参加中国国内招商推介活动,增加双方了解和交流。

  4、商务部组织培训班,专门利用援外资金,安排白方政府和企业代表赴中国开展园区考察和业务培训。

  中工国际长期开发中亚东欧市场,在俄语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也成为了一大优势。

  六、开展精准招商,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引入“对”的企业

  开展精准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招引符合主导产业,具有较高层次的大型企业入园,拟举办电子信息、新材料研发、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多场行业对接会,开发入园项目。

  白俄当地企业对中国企业赴白开展合资合作表现出较积极态度,已入园的和在谈的几个大型企业均与当地企业开展了合作,根据中白工业园产业定位需要,从国际产能合作角度,策划大项目入园,如:

  中国一拖已在白俄成立一拖白俄技术公司,在园区内实施一拖东欧研发中心项目,将与白俄罗斯最大的拖拉机厂—明斯克拖拉机厂合作,实现东方红发动机配装在白俄罗斯拖拉机上。

  中联重科与白俄马兹公司合资成立中联重科—MAZ合资公司,生产汽车起重机,环卫设备以及混凝土设备。

  潍柴动力与白俄马兹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生产柴油发动机。

  成都新筑与明斯克市政机车厂合作研发生产车载超级电容器,填补白俄行业空白。

  在谈的中航工业等意向入园企业也都积极开展与当地企业的合资合作。

  七、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型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新型高科技产业园区,园区总体规划中保留了现有居民点和生态保护区,总体绿化率达到50%,各项环保设施齐全,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多措并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1、聘请了通过欧盟认可的EMAS环保管理与审核系统公司,对中白工业园进行环保评测和认证,使中白工业园在环境保护上符合欧洲的统一环保标准。

  2、制定了中白工业园区环保及绿化保护措施制度,要求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入园企业的建设均按照措施内容执行,最终使园区符合总体规划的绿化标准。

  3、目前已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道路两侧的绿化全部建设完成,并要求后续入园企业在完成自身建设后需及时植树绿化,以保证与园区整体对绿化率的要求。

  八、企业赴白投资建议

  企业赴白发展初期,可能会面临市场准入、业务平台方面的困难,可积极与当地的同行企业开展合作、合资,双方各占一定的股份,可以出技术,也可以出资金、出设备、出场地,这样可以借助当地企业更快、更全面地融入当地及周边市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

  全面掌握白俄吸引外资、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欧亚经济联盟的法规、政策,做到合法办事,有序开展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加大力度填补白俄高科技产业空白领域,在当地培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和产品。这也是白俄罗斯最希望引入和发展的内容。争取投资所在国政府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中白工业园作为中国最大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将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和感召力,更好地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在坚持市场运作的前提下,争取更多更好的境外合作区政策和机制在中白工业园内先行先试,探索在“一带一路”双边或多边框架下,形成政府和企业联手的长效协调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打造“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为各国企业在园区内实现集群式发展创造最优的营商环境。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