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深圳地铁出“海”记

2018-07-10      

撰文/种亚图

 

  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深圳地铁”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在越南的河内,“深圳地铁”这四个字路人皆知;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深圳地铁”总是成为媒体的焦点……因为这些地方的居民已经或将要乘坐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地铁)运营的轨道交通。不知不觉中,“深圳地铁”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也难怪。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深圳地铁,在二十年的发展中,一举跃升为中国轨道交通的标杆企业。特别是最近五年,他们逐渐将拓展的步伐从国内转向国外,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契机,演绎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外拓展史。

 

  进入高端市场

  2017年11月10日 ,由深圳地铁、中土集团与以色列最大的公交运营商艾格德巴士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与乙方业主正式签署了特拉维夫“红线轻轨”运营维护项目合同,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企业首度进入发达国家。

  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是以色列近年来最大的交通枢纽发展项目之一。它全长23公里,设有地下车站10座,地面车站23座,沿线途经市区最繁华商业中心地段,计划于2021年正式开通运营。该项目合同服务期为14年。

  据了解,中标后,深圳地铁将与联合体成员共同成立项目公司,采用“运营+维护”模式,对特拉维夫红线轻轨进行管理。其中,深圳地铁集团主要承担轻轨运营管理、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机电设备的维护及对业主指定的维护承包商进行管理和监督。

  此次投标,是深圳地铁真正意义上与法、德、英等国的老牌优秀运营商展开的正面对决。这不仅是管理理念的融合,更是管理与技术标准的对接,也是对标欧洲标准、对标发达国家经营企业的税务、保险等法规制度的过程。在企业战略思考、文化与品牌打造、精细化成本核算、关键过程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较大收获,这与深圳地铁目前倡导的“经营地铁、服务城市”理念高度一致。

  经过近两年的投标准备,深圳地铁参与的联合体最终脱颖而出。对此,国际众多主流媒体指出,这一结果证明了中国装备、技术和服务的优势,标志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能力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认可,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响中国品牌

  深圳地铁之所以能赢得发达国家的认可,一是公司成立以来,致力于引入国际标准,如6S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RAMS管理和美国卓越绩效标准等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并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夯实了管理基础,在运营安全、质量和成本管控方面取得良好业绩;二是有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具有丰富海外经验的管理团队;三是具有海外运营的管理经验。

  2018年6月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天空蓝得透彻,阳光下,绿白相间的轻轨列车穿梭在林立的高楼间。而这条长达30公里的轻轨线路就是由深圳地铁运营的。两年多前,由中国中铁承建、深圳地铁提供运营服务的亚的斯亚贝轻轨正式开通运营。按照合约,深圳地铁和中国中铁组成的联合体将提供三年的运营服务。

  为保证轻轨的正常运营,深圳地铁集先后派出了数十位高级专家,同时组织了182名员工常驻埃塞,按照国际标准对埃塞本地员工进行了专业培训。截至目前,轻轨运行里程达400万公里,客运总量达6000万人次,最大日客流量达18.5万人次。

  城市轻轨带给这座“非洲屋脊”上的城市的变化是惊人的。“非常现代化,非常舒适!”特意来体验轻轨的乌干达军官古蒂表示,“有了中国帮助建造的轻轨,这里才有了大城市的样子。希望我们国家的城市未来也能有这样的设施。”轻轨列车快速平稳地前行,古蒂和他的乌干达军事学院同事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纷纷拍照留念,并竞相伸出大拇指。

  更让当地人惊喜的是,轻轨不仅方便了他们的出行,更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以前由于缺乏公共交通,到了晚上8点,亚的斯亚贝巴整座城市就进入了睡眠状态。现在轻轨运营到晚上10点,商店、餐馆可以开得晚一些,城市的商业因此活跃起来。

  “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是埃塞俄比亚乃至东非地区第一条现代化城市轻轨,也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建和运营服务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随着该项目的运行,标志着深圳地铁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输出到国外的地铁公司。”深圳地体集团运营总部线网管控中心总经理谷素斐介绍,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项目的成功运营,使得深圳地铁的品牌效应在国际市场凸显,随后越南河内、以色列特拉维夫等轻轨项目纷至沓来。

 

  引领行业发展

  目前,深圳地铁的海外项目正在高速发展。除了上述已签约的三个轨项目外,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尼、埃及等国家的城市轨道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为何众多国家对深圳地铁情有独钟?

  2018年3月31日,深圳地铁集团市政设计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成为深圳院士工作站首批获授牌企业。三位知名专家成为工作站首批签约院士。据了解,该工作站旨在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一个集科研、设计、创新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平台,为提升深圳地铁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持。

  事实上,深圳地铁自创建以来,始终把将创新放在首位,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致力于打造轨道交通行业的标杆。二十年来,深圳地铁先后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编制,先后创造了28项中国企业新纪录,获8项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如今,深圳地铁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近百位专业人才。

  除了致力于技术创新,深圳地铁还在融资体系、发展方式等领域积极探索新模式,努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世纪初,立足于运营资金需求大等因素,深圳地铁创造性地提出“轨道+物业”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地铁物业的开发,以及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反哺地铁建设及运营,推动地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针对海外拓展的特点,深圳地铁在开发模式上积极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即寻找一个或多个合作方,共同开发,共担风险。例如,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城市轻轨项目中,深圳地铁就与中土集团、以色列艾格德巴士公司组成联营体,既提升了项目的中标率,又借鉴和学习了世界先进企业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正是秉承不断创新的理念,二十年来深圳地铁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国内到国外,一路大步跃进。如今,深圳地铁已经开通运营265公里新线,在建线路273公里,累计安全运营10.80亿公里,安全输送乘客68.78亿人次,已经成为中国轨道交通的标杆企业。

 

  再创新辉煌

  随着深圳地铁蜚声海内外,国内外众多考察团纷纷来到深圳地铁集团洽谈合作事宜。然而在成绩面前,深圳地铁人仍然保持冷静。因为他们知道,国际市场复杂多变,再加上面对众多知名跨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深圳地铁在海外拓展中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而长期从事海外拓展业务的谷素斐,则从国际化人才、本土化策略和全球化视野等三个维度,指出了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投身国际市场会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激烈竞争。所有这些竞争的成败,最终都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可以说,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谷素斐以深圳地铁为例指出,该企业刚走出国门时,首先面临着语言障碍。公司内部员工已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技术能力,主要欠缺的是语言能力,因此深圳地铁的外派人才不仅需要懂技术、懂管理,同时也需英语流利、语言沟通无障碍。这样综合性的人才对一个新兴的“走出去”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

  同时,谷素斐还提到了中国企业本土化策略的重要性。“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在互利共赢中寻求发展空间。”她建议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要尽快对海外人员、组织管理、资本、产品、技术等各个层面进行梳理,使之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法律等环境。

  此外,谷素斐还从国际合作、决策机制、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很多建议。

  尽管挑战多多,但深圳地铁人信心满满。众多调研报告已经显示,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作为国际上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很多发达国际和地区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能,但像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新兴市场,市场需求巨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随着世界许多国家对基建投资的持续加码,都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谷素斐表示,未来深圳地铁将继续积极参与海外项目的拓展,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国内外更多地城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