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Русский язык한국어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 >> 丝路瞭望 >> 正文

“一带一路”上的茶文化传播

2018-08-09      

撰文/蔡圆圆

  
  古代丝绸之路的茶文化传播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是贸易之路,承载了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为代表的无数商品,以及来自西亚、欧洲的种类繁多的特产。又是技术交流之路,传播了来自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和航运、农业等重要技术,以及来自沿路地区西方的某些工农业技术。又是文化交流之路,通过这条路,东西方文化双向传播,相互影响。
  其中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茶。来自中国的茶,最初只有贵族和富有阶层才享受得到,随着贸易发展,茶逐渐走进平民生活,以至于18世纪末,仅英国人年消费茶叶总量达到6800吨,而当时英国的总人口还不足5000万。茶兼具物质与文化双重属性,还是诸国互相交流与理解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切入点。
  中国茶文化由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成,综合了儒家思想、道家伦理以及中医药文化等,体现了中国人遵从天时、注重养德、归于修心的朴素的和谐大同思想。这一点,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谐、稳定、幸福生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是关乎人内心的深层次精神需求。中国茶与茶文化与各国各地区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茶文化形态,如韩国的茶礼、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以摩洛哥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的茶饮方式等民族的、地域的茶文化,丰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2006年英国BBC网站对“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票选,“茶”以35.03%的得票率在12个选项中高居榜首。可以看到,茶与茶文化是古今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商贸物资和文化力量之一,是“一带一路”上许多国家的重要文化象征。
  “一带一路”倡议文化布局中的茶文化
  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有着重要角色的茶和茶文化,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又处于何种地位呢? 
  在中国,发现茶树,利用茶为生活作贡献已有近5000年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书、战国时代的《神农本草》一书,便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茶解之”的记载。这充分说明,中国早期文明中,茶已经有着极高的地位。在西周时期,茶甚至被作为祭品使用。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战国时期茶叶则可以入药,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随着茶叶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不断提升,茶也开始从入口之物成了入心之品,具有了精神图腾意义,成为一种行为或者一种关系的标识,更有甚者,茶成为人生格调的直接表征。至此,茶就是文化品,是文明发展的见证和载体。
  放眼世界,茶成为国家文化重要构成的不只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地区和国家中,茶都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全球茶叶年消费量500多万吨。
  茶有着多重的角色:茶是饮品;茶是药物;茶是食品;茶是饮料;茶是品味;茶也是依赖;茶是生活方式……总之,茶是各国各地的重要文化载体。
  茶起于自然,归于人文,自然滋润与社会人性有机融合,源远流长。茶生百年,离不开水,也必然于水中方得全滋全味,润泽包容。茶从不喧宾夺主,不夺自然之美却成自然之根,低调从容。
  茶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包容性、亲和力和凝聚力等属性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十六字精神高度契合,有利于凝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形成“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中国茶文化再传播
  丝绸之路开辟之初,西汉、东汉的中央政府便频繁派出使者西行。他们带去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和平的愿景和合作的期望。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丝路精神,更是将“和平、合作、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中国的茶文化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呢?实际上,中国茶和茶文化需要一次面向世界的“再传播”!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茶叶年产量已逾200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40%以上,但出口量却不及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中国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能与一百多年前相比。中国茶和茶文化影响力的再传播可参考如下路径:
  重建中国茶在世界市场地位。茶是茶文化的载体,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直接决定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就种质、品种、栽培条件和栽培技术来讲,中国茶在世界上有着领先的水平。但就商品茶来说,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约着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因此,国家应参考国际标准尽快制定出更加严格的种植标准作为中国茶的出口标准,树立中国茶最安全的世界形象,进而在世界茶市场重新崛起。
  发扬茶文化传播的引领性。前面提到,茶文化是由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成的,要站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摒弃门户之见、学科之别,以茶文化传播为牵引,通过不断研究创新茶叶种植、制作技艺,弘扬茶的自然之美;运用吉祥图腾、装饰纹样、民族图案甚至民间剪纸作为包装设计元素,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朴素之美;带动茶文化周边产业发展,如茶具、茶盘涉及的瓷器、陶器、木雕、根雕等艺术形式,弘扬中华文化小中见大、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发挥茶文化传播的渗透性。茶自古以来就是和平友好的使者,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沿“一带一路”诸国与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商业与文化交流历史,了解“一带一路”诸国自身的茶文化的发展与内涵,找准文化交流的切入点,以兼容并蓄的姿态与“一带一路”诸国进行深入的民间文化交流,将“茶为国饮”确立为茶文化国际传播的目标:即茶为“中国之饮”“国人之饮”和“国际之饮”。
  区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文化发展的不同层面,做好布局规划,立足国内,扎根东亚,放眼世界。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借力儒家文化推广、加紧编修茶文化教材,加强茶文化作品外译,开发茶文化旅游,搭建茶文化交流国际平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步建立以中国茶叶种植、制作技艺为基础的世界茶叶生产标准,同时构建以中国茶文化为基础的世界茶文化体系。
  融入大文化传播体系。茶文化传播只是中国特色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国际传播的一个有机构成。因此,茶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符合大文化观,将茶文化自身特点与其他文化形态有机结合,共融共进。一方面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成为其他文化形态国际传播的载体,为其他文化的传播穿针引线,架桥修路;另一方面,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还要借助其他文化渠道,甚至成为其他文化形态表达的内容。只有实现了茶文化国际传播的“系统思考”才能有其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茶文化才能更加多元化和多层次,从而在国际传播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蔡圆圆: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博士、理学博士后)
 

 

  

image009.jpg

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 | 武汉大学樱花开

武大校内樱花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四种为主。

09.jpg

澳门,共同的家园

澳门,一个充满传奇充满特色的舞台……

2.jpg

大洋上的追“星”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蹈海探天、追星揽箭”。

【寰球观战疫】